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晋江是“鞋的海洋”,走在大街上,迎面而来的都是鞋及与鞋有关的五颜六色的广告。晋江的鞋厂之多,影响之大,使晋江在中国享有“鞋都”之称,在世界同业眼中,这里算得上是鞋业的虎踞龙盘之地。  相似文献   

2.
李建辉 《中国发展》2008,8(1):100-102
晋江是一片经济发展的热土,一直以来,晋江人致办于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世界茄克之都”、“中国鞋都”、“中国拉链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产品基地”等产业品牌花落晋江,更有人将中央五套昵称为“晋江频道”,如今,越来越多的晋江民营企业登陆国内外的资本市场,“晋江板块”正在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张旭 《中国保安》2006,(14):4-6
晋江,是福建省一座县级小城。由于历史上许多人飘洋过海,寻求生路,目前,晋江籍侨胞共有200余万人,散布于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相对集中于东南亚各国。晋江也因此被誉为”侨乡”。近一二十年来,各地侨胞纷纷回乡投资兴业。目前,全市已有“三资企业”近250万家。晋江,这座东望台湾海峡的小城也已迅速崛起为“中国鞋都”、“运动鞋都”,闻名海内外。在企业追求效益,投资者也越来越把治安环境作为投资环境来看待的今天,保安,也越来越成为三资企业中的重要一环。华利鞋业(福建)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当地老板和在香港的兄弟联合投资的,现…  相似文献   

4.
在福建省“鞋都”晋江,有一位民营企业家领导他的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从一家只有一台缝纫机的家庭作坊发展为本地区规模最大的鞋底专业化生产企业。他就是省政协委员、福建宏玮鞋塑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响亮。  相似文献   

5.
鞋都的迷途     
袁茵 《今日广西》2008,(7):38-41
在古老的乌桥下。流淌着无数传说的乌河已经干涸。乌桥两旁。—边是密密麻麻的鞋材商店。另一边是交错的三四层楼的制鞋工厂。小楼中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日复一日。这是福建晋江陈埭镇——中国鞋都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在桥边并不宽敞的马路上,这个小镇上的各色人等摩肩接踵,昂贵的宝马奔驰路虎、体积庞大的集装箱贷车与各式的“摩的”川流不息。  相似文献   

6.
鞋“世界”的金凤凰杨大力浙江温州市有“中国鞋都”之誉,5000家工厂每天生产的皮鞋达数百万双,这其中,有“奥康”牌皮鞋一万双。奥康集团是一家以鞋业为主,兼营餐饮、医疗器械等多种产业的综合性企业,去年的产值、利税分别在两亿元和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面...  相似文献   

7.
漳州110和晋江刑警是我国公安战线上的两面旗帜,也是全国其他行业道德建设的榜样。作为深受全国人民欢迎的110报警服务的原创单位,漳州110的先进事迹早已广为人知,而被人们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有纪律,特别能战斗”的晋江刑警,则是近几年才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尽管这两个典型有新老之分,知名度也有高低不同,但他们在道德建设上的成功却是相同的。如果考虑到这两个典型同属于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公安系统,再考虑到他们又都身处于我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他们的成功就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展》2008,8(1):115-121
晋江是我国最早走上市场化道路的地区之一,早在改革开放之前,晋江就利用当地的“闲钱”、“闲人”、“闲房”,搞家庭作坊式小工厂,生产日常生活用品。晋江之所以选择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有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原因。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仅仅靠农业不能养活自己是其内在的原因之一。1949年,晋江全县人口44.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3.4%。全县耕地约3.67万公顷,人均0.09公顷,而且大部分是贫瘤的旱地,水田面积只占耕地总面积的27%。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差,出于生存的需要,晋江人在内在的压力下,选择了发展市场经济。这与温州模式的早期发展原因是非常相似的,都是属于内发型的。  相似文献   

9.
杨梅 《今日广西》2007,(16):78-78
菲律宾地处热带,终年炎热潮湿,国民素有穿拖鞋的传统。无论在高档购物中心的名牌鞋店还是卖鞋的地摊上,拖鞋总是无可争议的主角。如果有机会走访菲律宾的“拖鞋之都”里琉镇,你甚至还能看到一年一度的“拖鞋时尚秀”。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闽南晋江市采访时,许多民营企业家都会自然而然地谈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其感激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并不在乎有什么优惠政策,但很在乎政府的办事效率。晋江政府的办事效率很高。”全国最大的卫生巾和日用纸生产商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说。 “晋江政府是学习型政府,工作富有前瞻性,甚至能做到未雨绸缪。”西裤销量居全国之首的九牧王集团董事长林聪颖说。  相似文献   

11.
在温州人嘴里,“鞋佬”是个丝毫不带贬义的词,务实的温州人向来把“臭皮匠”视为讨生活的好路子,而且只有行业影响力最大的鞋匠才配称“鞋佬”。如今,坐在挂满皮件的门面后头,指点徒弟叮叮当当做鞋的“鞋佬”形象早己湮没在温州人的记忆里,整个温州制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同步的是新一代“鞋佬”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22日,对晋江人民来 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对晋江保安来说 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这一天,两件盛 事在福建晋江举办:一是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晋江“品牌之都”大 型演唱晚会;二是晋江市“慈善日”万 人踩街活动。 两场大型活动同时举行,安全防 范成了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市委、市 政府专门召集相关部门部署安全保卫 工作,各级领导把目光投向了福建省 晋江市保安服务公司。近年来,该公司 多次承揽并较好地完成了大型活动的 安全保卫工作,赢得了良好的信誉,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接受任务后,公司总 经理吴辉表信心百倍,向市领导保…  相似文献   

13.
活力晋江     
李晋田 《福建通讯》2002,(10):22-24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周年。时光飞逝,沧海桑田。福建和我们的共和国一同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晋江——这座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最具活力的城市,经过多年的打拼,晋江人的智慧和汗水不但凝成了“晋江模式”,更化作了辉煌的业绩。晋江人以他们的毅力和智慧,完成了从爱拼、敢拼到善拼的跨越,打造出这个时代的传奇故事。从一定意义上说,晋江的巨变是福建的一个缩影。在“话巨变,庆国庆”的日子里,让我们再次聚焦——  相似文献   

14.
闽南沿海人居,特别是泉州城居,当汉末始置有“东安县”的建制以来,至中唐又迁置了“唐城”后,其城居东南面临海峡,便一直是其人居总体的最主要环境特性。而历史上的泉州人大多源自中原移民,中原传统的基本人居观是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入居泉州后基本沿袭这一人居传统观念思想。先是依“葵山”、傍“晋江”水的城居“东安县”(在现今南安丰州),后又依“泉山”(即清源山)、仍傍“晋江”水的再城居“唐城”(在现今泉州鲤城);而且,都是依北山、傍南水,在“北山”与“南水”之间择址营构城居,从而均得“坐北朝南”的传统人居的朝向要旨,只是东南面临台湾海峡,常年都有源于菲律宾群岛两侧而来的强“台风”的登陆侵袭,这在传统人居观看来,是应该有所考虑其所址的宜居性的。  相似文献   

15.
年龄自尊     
你是从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老”了的?我猜大部分人都像我一样,在某年某月某一刻碰到某事,惊觉自己老之将至,甚至是老之已至:或许是在路边上,有人让小孩子喊你“爷爷”“奶奶”;或许是你去买鞋,售货员说“这种鞋特别适合老年人”;或许是在公交地铁上,有人起来为你让座;或许是洗完脸,你在镜中看见了自己的眼袋……  相似文献   

16.
娄正江 《现代领导》2009,(12):45-45
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走了,妻子收拾着他的遗物:泥巴还在鞋子上,鞋边都穿烂了:他留下的日记:“如果能用生命换来小岗村的繁荣和发展,将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7.
有道是“天下水皆东流,惟汀江独南也”。 汀江,发源于上坪山(长汀与宁化两县交界处),汇众山之水于一溪,南流至涵前,穿龙门峡而下。按八卦所示,南方属丁,故名“丁水”,后丁水合“汀”字,所以叫作“汀江”。汀江全长328公里,在福建境内285.5公里,是福建西部最大河流,与闽江、晋江和九龙江合为福建四大水系。  相似文献   

18.
晋江地处福建厦门、漳州、泉州的“金三角”内,它是改革开放后新兴的工贸城市,其综合实力位于全国百强县(市)的前列。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其中保安业的发展更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晋江保安已基本取代当地的内保、经警,他们的服务遍及城镇、乡村。晋江保安服务公司向农村派驻保安员的模式为同行业所借鉴;晋江保安押运以其规范的运作、全方位的管理走在了前列;晋江保安的犬防服务、为出入境人员提供中介服务亦开行业之先河……本刊记者借公司成立15年之际,走近晋江保安,解读晋江保安。农村的治安稳定是全社会治安稳…  相似文献   

19.
武汉一个年逾六十的阿爹,竟然脚穿芭蕾鞋,身穿芭蕾裙。装扮“小天鹅”。跳起了芭蕾舞。这位老爹爹姓涂。从小就喜欢跳舞,目前从事婚庆服务。据说在一次婚礼上,他受到客人鼓励。萌发了“男扮女”、“老扮小”跳芭蕾的念头,苦练一阵,居然把一个“小天鹅”跳得像模像样。真个是太平盛世,有志者都能心想事成。  相似文献   

20.
秦俊勇 《小康》2005,(1):24-24
做事很有冲劲的领导施永康是泉州晋江人。他的从政轨迹是:晋江县政府秘书;副县长、县长;晋江(已升格为县级市)市委书记;泉州市长;泉州市委书记。“这是一个本色的领导,做事很有冲劲的领导,很平易近人的领导。”泉州市的官员这样评价说。而在超过一半的普通民众眼中,施永康“温文儒雅,像个书生”。在他们的印象里,一副宽大的眼镜总是与市委书记相随相伴。施永康也确实体现出一个学者式的思考和理想,所以有些媒体径直称他为学者型官员。在晋江市委书记任上,他就提出“诚信为本”,使得诚信成为晋江政界、企业界的信条。其时,诚信的概念还没有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