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及社会多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地方治理体系也初步形成。以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与权力多元化为特征的地方治理,在形塑地方治理环境的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执政党的传统权力实现方式。这种冲击具体表现为民众政治认同感弱化、权威决策系统运行受制、政府治理能力与策略短缺等多种形式。通过对执政党介入地方宪政结构、党政结构、司法结构、层级结构与网络结构的实然方式和实际作用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政府部门必须以理念创新达成治理共识为起点,以结构创新理顺治理权力关系为基点,以职能创新确定治理格局为支点,以机制创新提升治理动力为着力点,全方位推进地方治理体系中执政党权力实现方式的创新,才能应对好当前的治理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民主宪政是中国自清末立宪运动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目标;而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这两大目标紧密相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了和谐社会,才能为我国的民主宪政的孕育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实现民主宪政,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和健康发展。民主宪政与和谐社会的实现须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宪法至上的权威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建立法治社会,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离不开司法机关的独立执法。本文从司法独立的含义,实现司法独立的必要性,影响司法独立的因素以及我国能够实现司法独立的条件这四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宪政体制下的司法独立状况,同时也结合我国的司法体制现状提出了实现司法独立的制度构建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过程。宪政在近现代政治文明中处于核心地位。离开现代意义的宪政体制,政治文明就无从谈起。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要加强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宪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宪政发源于西方的事实,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宪政建设面临诸多理论问题。宪政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贡献,但可以与社会主义兼容。宪政核心的价值是限制政治权力,保护人民的自由。社会主义宪政与资本主义宪政一样,同样追求权力的限制和自由的保护。但二者在防止国家权力侵犯个人自由的制度设计上存在本质区别。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必须保证宪法的正当性,建立一套违宪审查机制,同时还要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  相似文献   

6.
已有的宪政概念或者没有摆脱西方具体宪政模式的影响,或者没有注意到宪政理论的最新发展,往往对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与建设产生误导,因而应该抽象出一个普适性的宪政概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即宪政是指有限度的公权力规范化产生和行使、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和发展的一种政治组织形态。在此前提下,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模式,它的特色就表现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百年宪政历史,一代代中国人付诸了努力,直至今天,社会主义宪政仍在义无反顾的向前发展。作者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宪政也必将不断完善直至开出璀灿之花。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依据宪法有关精神制定的一部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中国的民族自治模式与"功能自治"、"民族领土自治"等模式不同,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模式。从宪政理论的视角来看,民族区域自治拓展了中国宪政建设的现实内涵。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民族问题实际情况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实现宪政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实现宪政的过程中,本文提出了宪政构成的基本要素,分析了影响我国宪政构建的因素,提出了我国宪政建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范舟轶 《工会论坛》2007,13(4):130-1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宪法的保障。人权保障与权利制约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内在要求,为其构建提供了根本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保障的关键,在于进一步优化国家权力资源的配置模式、加快完善人权保障机制、以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责任,以期使宪法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和谐保障法。  相似文献   

11.
政府执法部门是国家行政执法领域权力、法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行政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者.其执行法律法规的效果和力度直接影响到政府和国家职能的实现.政府部门执法要获得社会的承认,其权威的形成既取决于政府部门执法的法律地位和制度性功能,又取决于政府部门执法自身的运作过程及其结果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国家的执法系统里,其执法主体角色、执法行为、执法运作过程、执法结果等等,都会对社会是否信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权威涉及执法的正统性和服从,它来源于确信和承认.政府部门执法是行政执法的一个子系统,其权威的形成必然要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成为一种权威的现代社会的政府部门执法权威应该在政府部门执法人员,政府部门执法程序,政府部门执法结果等要素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中国共产党依据现代宪政的本质要求、按照民主政治的价值取向、依法行使和控制国家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权利的能力。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按照现代宪政的要求,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努力实现、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4.
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生相随。当前我们应从加强警察权的保障作用、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其定位,并重点强调警察权的公共性、服务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5.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坚持行政监督,是政府工作必须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政府法制机构作为法制工作的载体,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大力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即提高认识、健全机构、保障经费、增强素质、创新工作、强化职能,是加强对执法活动监督的重要组织基础,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关于我国检察权的性质有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及行政司法两重性说三种观点,这些学说各有利弊。我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应为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17.
宪政下的公共财政与预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财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财政转型的目标定位。宪政下公共财政问题的实质,是公民财产权与政府财政权的互动。公共财政应当体现以保障人权为宗旨,以充分实现财政民主为核心,以财政法治为保障。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政府预算基础之上的财政制度,预算制度是关于民众赞同和监督国家财政活动的法律规范。在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中,我国应坚持财政法定原则,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完善预算法,加强预算监督。  相似文献   

18.
权力是一定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力量,也是一种对资源占有和分割的支配力量。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权力,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权力,都需要有严格的权力制约,否则就不能有效遏制权力滥用与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最终会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已经有党内权力监督机制,就不必再搞权力制约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必须在强化党内权力监督的同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制约的经验教训,建立科学严密的权力制约机制,促进党的团结,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与劳动价值 ,出现了许多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情况有很大不同 ,有了新的性质和特点。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没有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而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依法行政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因此 ,依法行政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