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云  育欣 《湘潮》2006,(1):55-56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随着《为人民服务》的发表和《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出版,李鼎铭的名字响遍全国。那么,李鼎铭究竟是如何与我党合作共事的呢?又是如何受到毛泽东重视从而被写进“毛选”的呢?早在抗战初期,李鼎铭就积极投身反法西斯抗战前线,成了我党我军的好朋友,毛泽东曾多次接见了他。1941年初冬,李鼎铭当选为副主席。他虽身为边区副主席,但对自己是否有职有权表示怀疑,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他面前…  相似文献   

2.
在我党历史上,“精兵简政”政策的最先提出,缘于党外人士李鼎铭的一个提案。 1941年11月6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延安开幕了。在这次会议上,李鼎铭当选为副议长,就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提案。  相似文献   

3.
孟红  高文彬 《党史文汇》2006,(11):24-27
王若飞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他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军委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出席过党的五大、六大,并在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他先后参加和领导过党务工作、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党的宣传、组织、统战、少数民族和军事等方面的工作,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少白是晋西北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毛泽东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曾对他给予高度赞誉:"晋绥边区的刘少白、陕甘宁边区的李鼎铭等人,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给我们以相当的帮助……"(《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正是革命战争年代共同的追求、信仰和奋斗,使王若飞与刘少白相知相交,革命情谊笃深.  相似文献   

4.
李鼎铭,因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他而闻名,其人及其提案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往往成为人们的话题。李鼎铭出生于清光绪年间,幼年时家境贫闲,只好寄居舅父家读书,其舅父杜良奎是抗日名将杜聿明的父亲,他精读史书,文墨见长,受其影响,少年李鼎铭就打下了很好的国文、史  相似文献   

5.
几十年来,随着毛泽东的著作《为人民服务》传遍全国,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名字也几乎家喻户晓。这位身材矮小、面容消瘦的陕北乡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更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李鼎铭,陕西米脂人,生于1881年,幼年时家境贫穷,寄居在舅父杜良奎(杜聿明的父亲)家读书8年,兼习中医药学,医术精湛,远近闻名。民国以后,李鼎铭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过短暂的从政经历。从政时,他有自己坚定的操守,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绝不跟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相似文献   

6.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毛泽东那篇著名的短文《为人民服务》。文中提到三个人:张思德、司马迁、李鼎铭。文末对李鼎铭的注释是:陕北的开明士绅,曾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副主席。  相似文献   

7.
1947年春天,国民党胡宗南的军队大举进攻延安,为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的安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决定让李鼎铭先生转移到晋绥边区山西省临县的曲峪镇。3月下旬,李鼎铭先生来到曲峪镇的前曲峪村,在这里前后生活了半年多时间,直到1947年11月中下旬才回到。  相似文献   

8.
陈文胜 《党史博采》2009,(11):26-28
熟悉毛泽东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的人都知道李鼎铭这个名字。文末对李鼎铭的注释是:陕北的开明士绅,曾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副主席。那么,这个简短的介绍后面又有着怎样的更多的人物故事呢?本文特将"爱国曲范"李鼎铭与毛泽东交往的一些故事搜集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赵赓 《世纪风采》2008,(4):11-13
李鼎铭,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社会是无人不晓、妇孺皆知的一位历史人物。因为他的名字跟当时人人必读的“老三篇”中的《为人民服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田斌 《党史文汇》2004,(11):30-32
陕北的米脂县被称为西部文化县.毛泽东在他《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的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他的家乡就在此地.  相似文献   

11.
李鼎铭先生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著名的开明绅士,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人民民主事业中,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成为一位爱国民主的代表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李鼎铭,1881年诞生于陕西米脂县。幼年家贫,寄居舅父家就读,勤奋攻读经史,兼学中医。1903年,赴绥德应考,取为廪生。后在家乡教书和兴办学校。辛亥革命后,他拥护孙中山  相似文献   

12.
成国银 《党史纵览》2003,(10):19-23
李鼎铭,原名半功,1881年9月28日出生于陕西米脂县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勤奋攻读经史,兼学中医,学有所成.1903年,赴绥德应考,取为廪生.1904年,回乡任教私塾,1910年起,在绥德地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兼行中医.辛亥革命时,他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思想进步,曾在当地提倡放足、剪发、禁赌、破除迷信和兴办学校等.  相似文献   

13.
李鼎铭,因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他而闻名,其人及其提案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往往成为人们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几十年来,随着毛泽东的著作《为人民服务》传遍全国,“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名字也几乎家喻户晓。这位身材矮小、面容消瘦的陕北乡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更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李鼎铭,陕西米脂人,生于1881年,幼年时家境贫穷,寄居在舅父杜良奎(杜聿明的父亲)家读书8年,兼习中医药学,医术精湛,  相似文献   

15.
1 1941年11月6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在延安大礼堂隆重开幕。毛泽东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30分钟的重要演说,号召共产党人和党外人士密切合作。议员中有一位个子矮小、两眼炯炯有神、拄拐棍的老人,他就是米脂县参议会议长李鼎铭先生。毛泽东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李鼎铭的心。他根据陕甘宁边区老百姓负担重的情况,提出了一个“精兵简政”方案,其主要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抗日救国大业,兵要精,政要简,行政机构要以质胜力,提高工作效能。毛泽东对这个提案非常重视,反复翻看着这个提案,拿起红笔把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和理论家,高君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地方组织的创建都作了大量艰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他同其他我党早期的革命者一道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崔雅宁 《党史文苑》2014,(10):23-25
习仲勋作为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体现了他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18.
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宣传家。在他短暂的、光辉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是他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一九一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年仅二十  相似文献   

19.
陈燕 《湘潮》2023,(4):40-41
<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团结带领人民探索、形成、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奋斗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民主这一主线贯穿于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建设过程中,民主潮流尤其是协商民主深入民心、作用重大。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李鼎铭是谁?中国共产党为何会采用他的意见?这条意见为何会成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十大政策”之一?回顾“精兵简政”的提出与实施过程,有助于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历史进程的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过卓越贡献。在他的努力推进下,马克思主义开始以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他较早提出“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这一重要命题。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并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