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应急管理》2014,(1):F0002-F0002
1月2日19时30分,我国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考船在澳大利亚“南极光”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配合下,成功营救在南极遇险的俄罗斯籍“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上的52名乘客。“雪龙”号船准备撤离浮冰区继续执行后续考察任务时,所在地区受强大气旋影响浮冰范围迅速扩大,造成“雪龙”号及船上101名人员被困。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极考察队载誉归来后,在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南极考察队队长郭琨同志。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寒暄一阵后,我们的话题便转到了南极考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到南极去,为祖国争光“为什么我国要在南极建立自己的科学考察站?”我们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马上回答。看得出,他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3.
进军南极中国有了“重炮”张继民可以预见,1994年,不管从我们东南沿海港口开出何样的船舶,也不会有“雪龙”号巨轮出航南极更具特色,因为它是中国的第一艘破冰船,有了它的极地远征,就等于中国有了进军南极的重炮。这艘1993年购自乌克兰的破冰船,现在锚泊于...  相似文献   

4.
张东亮 《侨园》2022,(7):46-48
<正>2月19日,国际奥委会将“奥林匹克奖杯”授予了中国人民。鲜为人知的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位幕后“造雪”英雄。他就是七旬老人、中国第一位横穿南极大陆的勇士,也是“中国造出冰状雪第一人”的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勇闯极地前他拔掉十颗牙齿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本世纪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冲国国家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将于7月1日从上海启程。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组织形式对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科学考察。也是中国科学考察船首航北冰洋(沿北纬80度左右环行半个北极地区),并破冰前进至北纬88度,从88度起有直升机送考察队员前往北极考察。考察队由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际测绘局等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在北极考察队出征前夕,记者采访了论证此次北极考察的部分专家组成员,就北极…  相似文献   

6.
可以断言,1994年,不管从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开出何样的船舶,也没有“雪龙”号巨轮10月28日出航南极更具有特色,因为它是中国的第一艘破冰船,有了它的极地远征,就等于中国有了进军南极的重炮。这艘1993年购自乌克兰的破冰船,长达167米的黑色船身,仿若一头巨鲸浮在海中。与船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乳白色高耸的船楼,在蓝天的映衬下给人以净洁娇美之感。总吨位为14400吨的“雪龙”号,其不寻常处不在于它在17.5节的速度下,燃油的续航能力达8000英里;也不在于它的经济航速可达14000英里,干货存储的自持力90天,淡水存储可用于航行50天。“雪龙”号的特别之处,是它在每小时1.5节速度上,能够咔咔地连续破1米厚的当年冰。如果换算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行船三分险”这句俗语成立的话,那么,在南极冰区行船还要加上一个“更”字。由于南极远离内陆,一旦出现船只破损或困在冰原,不仅救助困难,而且极易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澳大利亚灾祸连年澳大利亚在这方面是灾祸连年。1987年12月3日,在南极水域航行26年之久的澳大利亚租用丹麦的“内拉丹”号考察船,搁浅在马阔里岛,船只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8.
蔡永飞 《团结》2013,(1):22-26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发布于1982年1月1日,这一文件首次肯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3年1月发布的第二个“三农”问题一号文件起,中央在全国推广这一新的农村土地制度。经过若干年实践,《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02年8月29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自此,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实现了法制化。1986年6月2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土地管理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分别于1988年、2004年进行了修正)。自此,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上升为法律。  相似文献   

9.
“七五”计划时期(1986—1990),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改革开放迈开了较大步伐,国民经济获得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基本上完成了“七五”计划的任务,但是,由于新旧体制交替和工作上的某些失误,加上“六五”末期经济过热的滞后影响,国民经济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不得不在“七五”后期进行了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经济大调整。因此,认真总结“七五”经验,无论是对于克服当前的困难,还是对于制定“八五”计划和10年规划都是十分重要的。根据1986—1989年的实际数和1990年的预计数,我们对“七五”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南极安全是南极治理中的重要问题。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南极安全变化及其影响,已经在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全球范围和特定地域内进行了扩散,形成了南极安全影响扩散的不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立足南极变化与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客观关联,采用分类和分层的方法来归纳我国具体的南极安全利益,以形成系统全面的南极安全利益体系。我国要塑造和维护中国南极安全利益,需要以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为抓手,充分把握南极安全影响及其扩散效应;以明确中国南极安全关键性利益为起点,持续提升中国南极事务参与能力;以南极既有治理机制为基础,倡议打造南极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推动我国深度参与南极国际治理,有条不紊地实现我国南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南极的环境变化上,最可怕的莫过于趋向变暖。因为具有冷极之称的南极逐渐变暖,会减少冰雪的吸热作用,失去“空调”功能,导致全球升温。冰雪的大量融化,必然造成海平面上升,使广大的沿海地区出现海蚀。尽管人们不愿南极变暖,但1995年在汉城召开的南极条约国协商会议上,一份来自南极和南太平洋联盟的信息,还是传递出一个个南极“低烧”的坏消息,让人感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实有“病”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我国依然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压力。 从1986年开始,我国进入了解放以来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过续两年,人口增长率呈回升趋势。这是令人深深忧虑的。 第三次生育高峰,对于计划生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只有采取坚实可行、长期稳定、得到绝大多数人拥护的政策,才能避免新的“人口爆炸”,安全渡过高峰,并为今后几十年的人口控制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个问题上,听听有识之士的意见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刊特辟出较多版面,刊登几位专家的笔谈。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让“发现”号“带病上天”,这次飞行对他本人乃至对美国航天飞机计划意味深长“发现”号机组两名专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于7月12日完成了第三次太空行走任务,为此行的三次太空行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按预定计划,“发现”号将于7月15日与空间站脱离,踏上回家路。对  相似文献   

14.
在近期召开的深圳市人大第三届五次会议和深圳市政协第三届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深圳市的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和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把全市195名代表提出的《关于综合整治深圳道路交通问题的议案》列为2003年的“一号议案”,督促政府抓好交通环境的改善工作。为此,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长许东平,就其如何落实人大“一号议案”问题,淡淡具体步骤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水银河 《各界》2010,(5):3-3
话说1793年的3月13日是乾隆老爷子83岁的生日,汉诺威王朝的第三任国王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想为英国的资本家们打开中国的大门,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于是在1792年派出了“狮子”号、“印度斯坦”号和“豺狼”号组成的“贺寿舰队”,由曾任驻俄公使、  相似文献   

16.
哈瓦那专电 古巴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0月10日至14日在古巴东部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举行,这是古巴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这次大会是在古巴革命胜利32年来空前困难的形势下召开的,因此它的口号是“拯救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 古巴共产党现有61万党员。党的前三次代表大会分别于1975年、1980年和1986年举行。当时,古巴虽然也受美国的敌视和威胁,但有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热词     
《党政论坛》2013,(4):59-59
第三次移民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国际人才蓝皮书披露,在当下的中国,“第三次移民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仅2011年,中国对外移民就超过了15万。所谓“第三次”,是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的两波移民潮而言的。  相似文献   

18.
赵新峰  程世勇 《公共管理学报》2023,(3):1-12+164-165
第三次分配作为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当代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互鉴的自主性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除了有现代西方公益慈善的一般共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典型的制度共同体基础、科学的共同富裕内涵导引和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本质特征的价值内核。在宏观层面,第三次分配与初次分配形成向上的中介联动效应,有助于矫正和提高小集团内部初次分配环节的工资福利,进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在市场之外,第三次分配对政府主导的财政再分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典型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第三次分配与初次分配及再分配“三阶”分配互通联动,企业、市场、政府三元协同,形成资源的宏观最优分配格局。企业层面,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的高质量发展客观上需要慈善捐赠企业从“租值经济”向创新转型;市场层面,第三次分配需要与市场充分就业“鲍莫尔效应”相协同;政府层面,第三次分配需要与城乡普惠型社会保障体制建构相协同。第三次分配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典型的阶段性、长期性、复杂性特征,现阶段必须大力鼓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第三次分配创造充足的物质条件,引导以企业为主的第三次分配向人人参与型的多层级、多路径第三次分配转型,强化中西方慈...  相似文献   

19.
时事聚焦     
《瞭望》2005,(15)
中国(4月2日-4月8日)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2日在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根据计划,"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将东出太平洋,横跨大西洋和印度洋,计划历时约300天,预计2006年1月返回到青岛港。  相似文献   

20.
十五大报告提出“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就在江泽民总书记宣读报告后的第三天,我国政府宣布,从10月1开始,降低4874个税号商品的进口关税,从而使中国关税总水平从23%降低到17%。这是我国自1922年以来第四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