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0)
温总理本周关于对恶意排污要实行重罚的讲话,受到了网民强烈支持;陆定一之子陆德整理发表的《陆定一晚年的几个反思》中有关反腐败要有“外力”的观点,也获得了网民认同;有关媒体对户籍改革“破冰”的报道,则再一次引起了网民对“户籍”这个老问题的热议。  相似文献   

2.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6)
本周,”黑砖窑”事件激起了网民极大义愤;同样发生在山西的“举报获罪事件”因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上书,再次引起网民热议;6·15九江大桥垮塌事故也是网民关注的焦点。而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事迹,无疑是本周网民心中最感动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一周网谈     
《瞭望》2007,(5)
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地方干部形象有所评说,引起网民不小反响; 1月22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文章《“内鬼”恶化金融安全》,引发网民热议;云南见义勇为青年蒋运生因救火不幸致残,靠乞讨度日的新闻,引起网民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8)
毫无疑问,对毛泽东主席的怀念是本周网民留言最多的“热点”;最新审计报告的出炉,则再次把网民的目光牵引到屡审屡犯的中央有关部门身上;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法院新闻发布的五大“禁区”,也引起了网民关注。此外,获悉“东突分子”热比娅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后,网民群情愤慨,强烈谴责西方世界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5.
一周网谈     
《瞭望》2007,(4)
国家发改委宣布下调汽油价格,却招来了网民新一轮质疑,河南一破产国企老总“空手套白狼”的经历,则引发网民对国企改制中所暴露问题的热议;而故宫开“星巴克”是不是糟踏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在网民中引起不小争论。此外,网民还对铁道部春节火车票不涨价的举措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6.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0)
本周,监察部和陶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使“土地”这个敏感问题再成网民热议话题;上半年税收再创新高,则引起网民对税收将如何使用的高度关注;而劳动保障部官员与网民就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权利进行的在线交流,使“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群体又一次得到网民的特别关心。  相似文献   

7.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7)
6月24日至30日,具有标本意义的“宿迁医改”再次引起网民对医改话题的热议;有关报道所披露的电力改革后消费者反而多掏电费一千多亿的事实,无疑也是本周网民关注的热点;而对高考后重奖、收费等话题和大学虚假就业率的新闻,网民“发言”更是踊跃。  相似文献   

8.
一周网谈     
《瞭望》2007,(6)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宣布将推出全球通“畅听99”业务、其中被叫完全免费而引发网民热议;又一个“一号文件”面世,再次引起网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极大关注;中国作协主席关于国家养不起最优秀作家是悲哀的言论,则遭遇网民“围攻”。此外,本刊上期报道“落马女贪官囚室内给自己算‘七笔账”也在网民中引起不小反响。  相似文献   

9.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7)
“两代会”的召开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的讲话,无疑是本周网民关注的新闻;本刊第46期报道《冷观政府垂直管理》,不仅被各主要网站转发,而且引起了网民热议;在一片涨价声中,信产部逼宽带障价举措,再次勾起网民对“垄断”的强烈不满。同时,上调邮政基本资费的消息,也招来了网民不小的反对声。  相似文献   

10.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8)
本周,温总理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又一次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引起网民关注;中央党校学者关于“破除部门利益”的言论,获得网民热捧;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近期推出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不少网民的关注。此外,媒体一项调查称“七成多公众认为现行公积金制度‘不济贫’”,也是网民本周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4)
本周,贵州省取消职称外语考试的做法在网民中获得了广泛支持;媒体有关我国反腐败竖起教育、制度、监督三道防线的报道,再次引起网民对反腐败这个持久热点的热议;我国原驻印度孟买总领事黄军军文章《和谐社会看国外:印度人穷得“滴血”为何不仇富》则遭到广大网民质疑。同时,政府加大惩处城市违法养犬力度的举措也引起网民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一周网谈     
《瞭望》2007,(7)
除夕是否应该放假,在春节临近的本周无疑是网民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广电总局对各地在转换数字电视过程中必须保留6套模拟频道的要求,再度招来网民对“垄断”行业的质疑;本刊上期文章《中央严肃换届纪律》则因披露中央处理有关违纪官员的新闻引起网民关注。此外,卫生部、商务部要求在洗浴场所放置安全套的新规,也引起了网民的热议。  相似文献   

13.
一周网谈     
《瞭望》2006,(52)
岁末,网民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因此,扩大内需将成明年经济工作重点的新闻便成为本周网上最热的话题;粮食“增产涨价”的“怪”现象,经媒体分析报道后,也引起了网民高度关注;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关于对民企初期不规范将给予最大程度宽容的言论,则遭到了不少网民的质疑和反对。此外,本刊上期题为《老人卧底丐帮揭黑》的独家报道,也获得网民热评。  相似文献   

14.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5)
水要因征收污水处理费而加价的信息,引起了网民高度关注和热议;同样备受关注的三部委禁止党政机关集资建房的文件,则博得了小少网民的好评;德国媒体关于中国官员公款吃喝成风的报道,再次引起网民对此种常见腐败的声讨。同时,原中组部部长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官多为患”的言论,也是本周网上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4)
中纪委等七部委查处四起违规修建楼堂馆所案件是本周网民议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太湖蓝藻水危机也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网民还对本刊上期所报道的国家正加快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文章发表了不少意见。此外,本周网上热议话题还有“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相似文献   

16.
一周网谈     
《瞭望》2006,(19)
4在节日气氛中,网民对温家宝总理到首钢与工人一起过“五一”,反响强烈;有关专家关于炸掉南京长江大桥以疏通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议,则引发网民一场激辩,短短一天时间里,仅新浪网就有近万条留言;8旬老人赵景华靠捡破烂抚养6名被弃女婴的报道,也是本周网民热议的话题。同时,房价问题依然是网民中热度不减的焦点,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起了“不买房行动”,深受网民追捧;而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批“超女”,则引来网上“正”、“反”两方网民的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7.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7)
本周,国家发改委承认医疗改革不成功,并给出医改5年时间表,引起网民高度关注和热议;与国管局将整肃“驻京办”获得了网民一片叫好。相反,上海市“受贿款用于公务可从宽处罚”新规遭到了网民的一致质疑和反对。此外,北大党委书记回应舆论风波,认为对北大的炒作不公平,也引来网民不少评论。  相似文献   

18.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4)
各主要网站的跟帖显示,6月3日至9日,有关“改革”的话题对网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连续多日一直位居新华网留言排行榜前列;油价的上涨,也是一周中网民热议的焦点;本刊“公务员民企挂职”的报道, 在网民中反响也不小,跟帖留言十分踊跃。日本人在新疆非法测绘事件,关于“垄断行业收入有多高”的报道,同样是网民关注度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5)
继“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报道后,本刊文章《防治公务接待腐败》再次成为网民高度关注的话题;国家发改委专家有关“完善社保制度,百姓才会敢花钱”的观点,也在网民中引发热议纷纷;有关人士关于增加烟草征税、提高烟价的建议,多数网民表示反对。此外,有关目前“问责制”对“一把手”尚缺约束的报道,也获到了不少网民留言。  相似文献   

20.
一周网谈     
《瞭望》2006,(32)
本周,网民对四川五官员赴美“顶岗实习”的报道给予了高度关注,一连几日此报道一直居人民网留言榜榜首;网民在新华网论坛贴发的100余张地方各级政府豪华办公楼图片,不仅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浏览人次,而且引起了网民热议;媒体对目前考试市场的报道,则勾起了不少网民的追问。同时,北京因暴雨致城市交通瘫痪以及云南牟定县的“打狗风暴”等,也是本周网民留言跟帖较多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