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长明 《湖湘论坛》2009,22(3):100-102,111
在“辩即逻辑”的传统研究模式中,荀子的辩学思想遭到曲解。在《正名》中,荀子具体论述了辩论的起因、实质和种类,探讨了辩论的原则和要求,并提出了破斥“三惑”的方法,不能把荀子的辩学等同于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2.
《摇摇欲坠的哭墙》是美国法学专家迈克尔·利夫、米切尔·考德威尔合著,潘伟杰、高伟、朱慧慧合译的一部法律论著。它的副标题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终结辩论”。“终结辩论”,相当于中国法律程序中的庭审辩论。但该书并没有完全局限于庭审辩论,而是以讲述故事的方式,相对完整地介绍了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八个民权案例,其中的庭审辩论和法律裁判,重新定义了美国的公民权利,并且深刻影响着美国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建立地方立法辩论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方立法辩论制度刍议□吴斌历史经验表明,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项科学决策,都是充分发扬民主的结晶。立法决策亦不例外。立法辩论制度是实现立法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立法辩论制度渊源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辩论制度,是随着司法辩论制度...  相似文献   

4.
魏英杰 《公民导刊》2008,(12):18-18
深圳拟引入立法辩论机制,颇值得关注与期待。这一机制的重点在于,在立法过程中召集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专家、行业人士和公众代表,就法规内容进行公开辩论。相对于以往一些立法运作,比如发布法规草案来征集公众意见,立法辩论机制可以更为直观地反映不同利益群体(及代理人)的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5.
王丽丽 《公民导刊》2008,(12):19-19
辩论是探求真理的很好途径。道理越辩越明,通过彼此辩论,人们可以认识到自己不曾认识的事物和规律。在人大立法中引入辩论机制,对于进一步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很有必要。首先,引入立法辩论,组织专家、学者、有关公众参与讨论、辩论,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可以为人大常委会审议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少敏 《前沿》2011,(12):82-84
本文以我国目前非律师强制代理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从语篇的信息发展角度,把法庭辩论双方的辩论词嫁接在同一个树状信息结构中,对4个无律师代理的民事案件庭审语篇的辩论词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非律师代理人的辩论词在信息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提高民事案件中的非律师代理人对法庭辩论词信息发展的意识,从而促进语言层面的庭审公正。  相似文献   

7.
近日,从网上看到有关凤凰卫视组织的科学与伪科学电视辩论的报道,据说场面火爆,双方的专家学者们一开始过招就处于亢奋状态,辩论险些演变为拳击擂台赛,这点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对于什么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本文不想多谈,因为这是一件很复杂的学术问题,要想提出新的标准并非易事。笔者关心的问题是学术辩论是否应该有一种伦理约束?坦率地讲,这场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辩论什么实质问题都没有解决,反而成了一场当代通过时髦包装的诡辩术的集中演示。通过这场辩论,笔者不禁想问: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辩论应该遵守的伦理底线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何露杨 《时事报告》2012,(11):71-72
9月25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总部开幕。时隔近一年,巴西女总统迪尔玛再次领衔了联大一般性辩论发言。作为第一位登台发言的国家领导人,身着红底花色套装的迪尔玛自信地走上演讲台,发出了“女性要成为‘半个地球”’的呼吁。回溯一年前,迪尔玛亮相联大会场,联合国历史上首次由女性的声音开启了联大辩论的序幕,但迪尔玛·罗塞夫开创的历史并非仅此而已。2010年10月31日,迪尔玛作为劳工党候选人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以56.05%的支持率获胜,成为巴西首位女总统。  相似文献   

9.
万征 《时事报告》2010,(3):56-57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有一个词在中美学界广为流传,那就是美国外交元老基辛格与布热津斯基提出的“G2”理论,又译作“中美两国集团”。尽管去年年底温总理早就明确指出,两国集团不符合中国外交政策,仍有不少人把“G2”挂在嘴边,乐此不疲。现在,“G2”是个“大忽悠”——地球人都知道。  相似文献   

10.
孙敬鑫 《新东方》2009,(9):40-44
一、“G2论”的提出及各方反应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这对中国而言是机遇,因为其他国家在主动观察和解读我们,这往往是双方增进了解和互信的基础。但也是挑战,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无意、有意甚至是恶意的失实解读。从90年代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到21世纪初的“中国责任论”和“中国贡献论”,不到20年的时间,世界给中国扣上了不同的帽子,甚至在同一时间扣上不同的帽子。就在2005年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向中国提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不久,“G2论”又在西方掀起一阵波澜。  相似文献   

11.
绣球抛给谁     
日前,杭城某高校展开了一场辩论,大学生们就女孩子找对象,究竟应该选择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争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2.
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传出消息,在制订《深圳经济特区无线电管理条例》时,将试点引入立法辩论机制,召集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专家、行业人士和公众代表.就条例草案中的主要制度和内容进行公开辩论。深圳人大的这一举措,开了全国之先。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5,(5):45-45
阿罗约度过弹劾关 据《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9月7日报道,菲律宾众议院9月6日经过长时间辩论后,正式以压倒多数票终止了反对派对阿罗约总统提出的弹劾申请。  相似文献   

14.
七、定时协定由于提交非相关性修正案的权利与辩论权一样会对审议产生消极影响,参院在审议议案时,就设法达成某种全体通过协定来限制这些权利的运用。否则,参议员对议案想辩论多久就可辩论多久,而且也不考虑每件修正案是否与议案相关。这种特定的协定被称为"定时协定"(the Time Agreements),目的在于限制辩论的时间,并保证绝对不出现冗长发言者。"定时协定"有固定的形式和条款。"定时协定"的本质特点有二:(1)严禁提出任何非相关性修正案;(2)严格限制审议中辩论议案和问题的时间。根据上述规定,参院对每件一级修正案的辩论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而且在这1小时中,只有很少参议员有权发言;其他参议员只能在另一个参议员同意将其掌握的  相似文献   

15.
语用策略是指说话遵守了它们便使交际更顺畅,说话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一套措施。辩论赛中“自由辩论”话语中主要运用到的语用策略有刻意曲解策略、曲线否定策略、回避策略以及体态语策略等。在辩论中,辩手们所运用的语用策略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辩论者如能熟练使用这些语用策略则能更好地达到辩论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初,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就新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一场当时鲜为人知的争论。刘少奇提出了“巩固新民主义社会秩序”的命题,毛泽东对此进行严厉批评。两位领导人似乎没有正面交锋,也没有组织辩论,但他们的基本观点针锋相对,却是不容...  相似文献   

17.
正不同于在人大会议上拓展立法审议过程中的辩论,公众参与的立法辩论是一种提高我国公民参与立法工作的最有力方式之一,而且有利于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一、前言近期广东相关行业围绕《广东省电梯安全条例》制定中的侵权责任配置展开激烈的辩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激发人们对立法辩论的理性思考,为拓宽公众参与的立法辩论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样本。立法本身就是利益协调的一个平台,立法过程就是各种利益表达、冲突、妥协、调和的过程。不同于国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福建省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现状的调研,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G2C、G2B双向互动,电子政务革新与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面向公众服务为核心的流程优化等方面对福建省电子政务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福建省县级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福建省县级政府电子政务流程优化及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邵健 《青年论坛》2003,(5):95-96
逻辑是辩论的有力武器。作为双方因观点对立而产生言语冲突的队式辩论 ,是一种逻辑技巧的较量。队式辩论的真正优势不在于气势上的剑拔弩张 ,而在于一种无坚不摧的逻辑力量。逻辑可以使思维严谨、有条理 ,使立论牢不可破 ,使反驳击中要害 ,使辩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高二《思想政治》第六、七、八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它要求我们采取某种特殊的形式进行教学。笔者作了些尝试,现“记事”于后,请老师们批评指正。在第六课的教学中,搞了两次辩论。第一次的辩题是:“人的本性是不是自私的”。前一课时,我用30分钟左右讲完了第一节第一框题的内容(重点讲“人的社会性”的第三个含义,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的属性”),余下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划分正方反方之后,围绕辩题阅读第二框题的内容。后一课时,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辩论,只用半节课时间,另半节课时间由我做小结。两个班的辩论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