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读编往来     
张绍文:《北京支部生活—北京老干部》的栏目设计得比较符合老同志的需求,几大板块内容丰富,尤其有关离退休方面的信息,更贴近老同志的生活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杂志开设了"友情评刊"专栏,我觉得非常好,促使读者通读全刊,细细品味,从中获益。对杂志社的这一做法,我非常赞成,并且会积极参与。李艺兰:每次收到《北京支部生活—北京老干部》杂志,我都认真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2,(7):70-71
2012年,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市老干部局主办的《北京支部生活—北京老干部》杂志与读者见面后,得到全市离退休干部的广泛关注。办好这本期刊,离不开广大离退休干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编辑部从第1期就开设了《友情评刊》专栏,广泛征集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建议。截至3月10日,编辑部共收到老干部友情评刊245封。现将综合分析情况向广大读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互动平台     
"慧眼奖"获奖名单(2012年第9期)孙茂军:陕西省吴堡县人武部黄星:91755部队牛敬良:辽宁某预备役步兵团张圣利:96620部队本栏目互动电话:010-6680119018611589573评刊刊91755部队黄星来信:今年3月份,我从机关调到连队担任政治指导员。我深深感到自己的能力素质,与履行好一名党支部书记的职责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个时候《军队党的生活》走进我的工作和生活,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一点一滴帮助我一步步掌握党务工作开展的流程和要领。《军队党的生活》中"支部建设"和"党务工作流程解析"这两个栏目,对我这个"新书记"帮助很大,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很强,看了就能用。  相似文献   

4.
从2005年到组织部门工作以来,我就成为《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三年多的时间里,是《北京支部生活》伴随着我,一步一步地了解组织工作,熟悉组织工作,热爱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5.
时光如梭,我转眼间到组织部工作已有三年多的时间。还记得来组织部的第一天,熟悉组织工作就是从阅读《北京支部生活》等一系列党内刊物开始的,尤其是《北京支部生活》以其内容丰富、贴近基层、科学实用的特点让我倍感亲切。现在,《北京支部生活》已经成为我每月必读的刊物,每当在工作中没有思路的时候,总习惯地翻一翻手边的《北京支部生活》,找找灵感。  相似文献   

6.
《支部生活》是我最喜爱的党刊之一,是指引我健康成长、帮助我进步的良师益友。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对我非常严格。自上大学以后,我就一直积极要求入党,但始终没能如愿。一天晚上,父亲拿来一本《支部生活》对我说:“好好学一学,革命的道理,入党的条件,看一看就明白了。”从那以后,每逢《支部生活》出刊,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一本如饥似渴地阅读,党刊使我思想有了进步。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后来,学校党组织让我担任申请入党人小组的组长,负责申请入党人的工作,这下我的积极性更高了。每次活动前,我都要从《支部生活》中找材料,组织大家学习。《支部生活》上有个栏目叫“申请人园地”,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贴近申请入党人实际,非常适合我们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我看《共产党员》组织评刊效果好我们社区党总支有党员130名。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遇到的难题,都从《共产党员》杂志中找到了解决的答案。尝到学用党刊的甜头,我们党总支研究确定每月10日为党刊学习日,组织党小组长学刊、评刊。有专人负责记录,综合大家的读后感,写出评刊意见。组织学刊、评刊,不仅提高了党员学习的自觉性,而且焕发了党员的奉献精神。一些党员不怕脏不怕累,主动疏通小区内的下水管道;退休的老党员组成自愿者小分队,自愿捐款,为孤寡老人送去大米、面粉等生活物品,受到群众的称赞。辽宁省瓦房店市文兰办事处岗…  相似文献   

8.
我在职时经常阅读《北京支部生活》,她曾给我的工作起到了不小的指导作用。当时我曾给刊物写过稿件,还获过奖。在我离职之后,阅读《北京支部生活》的机会相对少了。直到今年年初,我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又看到了《北京支部生活》,发现她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报道内容更丰富了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当时我在一所高校的党委组织(统战)部工作,参加市里一个统战工作会议,得知市委统战部和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统一战线知识竞答活动。这样一个机会,我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我是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今天来参加《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和279名党员,当面表达对《北京支部生活》的感情。这些年来,《北京支部生活》对高碑店村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谐建设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服务,如果用“良师益友”来形容,我感觉还有点远,在我心目中,《北京支部生活》就是我们基层党员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11.
转眼间,《北京支部生活》已经伴随我走过了四年的风雨,是她伴随着我由一名普通学生走上高校教师工作岗位,伴随着我由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走上了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岗位。2004年6月的一个晚上,当我主持完学生党支部成员大会的时候,我把几十本沉甸甸的《北京支部生活》赠送给了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赠人以言,重于金玉”,我郑重地表示:希望《北京支部生活》能够伴随我们一直走下去,希望她成为我们每一位党员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2.
去年,由我刊和《福建支部生活》、《福建党建》、《福建通讯》、《方圆月刊》、《文明建设》、《宣传半月刊》、《党的生活》、《福建统一战线》、《领导文萃》10家省级党刊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征文”评选揭晓,共评  相似文献   

13.
互动平台     
《军队党的生活》2012,(2):94-95
□评刊用刊65116部队政治处王辉来信:捧读《军队党的生活》,品味带着淡淡清香的文字,浏览着一张张带着兵味的图片,无时不觉得精神倍增,一句句"红彤彤"的话语、一篇篇"红彤彤"的文章,把我的思想与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我的心紧紧聚在党的  相似文献   

14.
七年前,也就是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年,我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第一次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从那时起,我便和她有了不解之缘。七年里,北京为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而努力奋斗,我也在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奋力拼搏。如今,七年过去了,奥运会成功举办,奥运健儿取得佳绩,我也收获颇丰。是《北京支部生活》陪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她成为我月月如约而至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5.
屈指算来,我和《北京支部生活》结缘已有26个年头,工作中受益匪浅,感情上历久弥深。我1987年参加工作,在一所中学任教。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急需学习党的知识。恰在此时,《北京支部生活》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自己入党历程上的一位良师益友。之后,我调到区教委党委办公室工作,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需求进一步增大。急需学习之际,《北京支部生活》在全国率先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认识《北京支部生活》还是在5年前,是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所接触的第一本党刊。由于在上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能看到的党报党刊数量很有限,使我对这本党刊感觉格外亲切,有一种饿牛闯进了青菜园的感觉。《北京支部生活》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她很像我的师长。从每一个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我开始订阅《北京支部生活》。很快,我就喜欢上了这本杂志。党建视点、经验与心得、身边党员、动感北京、历史在说、谈天说地等栏目,都使我受益匪浅,我从中了解了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和作为一名党员应知道的知识,增强了党性,对我做好支部组织委员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值此《北京支部生活》50年华诞,我谨代表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向《北京支部生活》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愿。祝贺《北京支部生活》50年发展壮大、50年广受好评;感谢《北京支部生活》50年来为国企党建鼓与呼,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良师益友、知心朋友;祝愿《北京支部生活》再创辉煌、事业长青。  相似文献   

19.
根据市委关于做好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要求,为做好2014年度《天津支部生活》等党刊发行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发行要求。《天津支部生活》是中共天津市委主办的党刊,是市委指导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党课》是《天津支部生活》的姊妹刊,是全国最早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党课教材的专业读物。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天津支部生活》等党刊的征订发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弹指一挥间,到组织部门工作已经五年之久的我,刚来时,由于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党务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工作中常常受挫。正当迷茫困惑之时,主管部长递给我一本《北京支部生活》,说:“没事多看看,对工作会有帮助。”从此,我就成了《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