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公案的历史还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辩,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的一桩“凸显之案”。本文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对当年的“问题与主义”之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判,挖掘其真正的思想文化内涵,恢复历史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2.
尚新磊 《求索》2014,(5):133-137
胡适"作诗如作文"的提法与其白话诗实验必须作为一个具体的思想求索过程来理解。为了寻求新的变革可能,胡适自觉地与传统认知观念、文化心理进行离向,"作诗如作文"看似不经之论,其内蕴的语言意识最终却促成了文学革命的理论蜕变。胡适在白话诗探索过程中有意坚持对"语言主动性"的强调,尽力协调好各种新语素在诗体内的相生关系,探索白话语态可能产生的诗体审美效应。这样一种意识贯入与实验主义相结合的实践路径使其绕开了先前别人改革的误区,使得中国诗歌终于驶出了传统的航道。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善治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新模式,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必经途径.社群主义提出的公益优先、均衡个人与社会、维护社会公平、建设积极政府等主张,对创建服务型政府、实现善治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伟 《传承》2011,(24):76-77
胡适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曾引起过广泛争议,《胡适与中国文艺复兴》一书中作者对胡适前半生时期的思想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其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5.
赵雪芹 《传承》2011,(9):76-77
胡适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曾引起过广泛争议,《胡适与中国文艺复兴》一书中作者对胡适前半生时期的思想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其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用的社会学本质与政府信用重建:新制度主义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信用是一类特殊的制度信任,其本质是政治合法性.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角度看,政府信用缺失的直接原因是部分官员的腐败行为,根本原因是政府信用制度的缺乏;政府信用的重建必须坚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梳理政府间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政府间主义对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的解释,分析了政府间主义对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理论解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谢建芬  朱美宁 《求索》2011,(2):110-1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空间不断拓展,由此形成的制度伦理问题也开始凸显,涵盖公正、平等、民主等价值元素的制度伦理的在场已经成为制度创新中不可回避的时代诉求。针对制度伦理建设中存在的诸如重经济轻其他、重效率轻公平、以强者为本等缺陷,我们必须在未来的制度创新中突出人民性、现代性、民族和区域性、合道德性等制度伦理元素,更好地促进制度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权威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权威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制度层面过渡性的推动力,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需要和现实要求,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以权威的力量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变革中的政治秩序并不与我们朝着民主化方向的努力相矛盾。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离不开权威的作用,但为了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追求美好的人类文明社会的终极目标,权威主义的含义和具体实现途径均应有所创新。中国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是从稳定政府权威出发,创造条件有步骤地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过渡。  相似文献   

10.
肖雄  张国骥 《求索》2012,(2):252-254
基于现代化理论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胡适主张救国的根本在于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强调教育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和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方法和第一工具,提出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教育目的观和现代教育功能论,提倡、推动白话文教学,参与起草新学制等新教育实践,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1.
12.
杨芳兵 《传承》2011,(20):82-83
政府形象是政府的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政府形象能使政府在行使权力时更具有感召力和公信力,能使政府发布的各项决策在公众心目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可在现实中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从而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政府信息公开对于保障公众对政府工作情况的知情权,培育公众的公民意识,特殊情况下消除政府与公众间的隔阂,以及塑造公开、透明、富有诚信的政府形象都有很大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3.
姚尚建 《长白学刊》2008,44(3):56-59
在世界范围内,即使已经运转的政党政府体制也逐步暴露了政党代表性的丧失、功能的退化等问题,政党政府面临结构再造、功能重设的争论。责任政党政府理论的诞生与发展使政府与政党在责任履行方面有了新的沟通渠道,责任政党政府理论也为中国的政党发展和政府发展提供了新颖的研究视角,而如何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建立负责任的政党政府,于是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首要命题。  相似文献   

14.
好政府是新加坡成功的关键。好政府的核心是"廉"和"能"。为此,新加坡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制度,这包括领导人选拔制度、公务员高薪制度、反贪制度等。这些制度是新加坡领导人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诚实地看待政治与人性的基础上制定的;新加坡的实践证明,这种制度的运行不仅以低成本保证了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成功,而且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但这种权力控制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新加坡好政府实践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法律,才能取得好的社会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建设大社会、好社会、小政府、强政府"与"良法善治"是"法治广东"理论与实践的精髓。深入实践"法治广东"理论,特别要培育社会自治、厉行良法之治,基于良法行善治。培育社会自治是最符合人性的社会建设方式。实践派的哲学理论、人群呈正态分布的科学原理和治理经济学的分析,以及行善治所要求的公共治理结构,均支持这一结论。为培育社会自治,需要确立判断良法、善治的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在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第一推动力的角色,功不可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也逐渐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顿。因此,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在新的形势下予以适应性的调整和转换。这就需要实施政府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看,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政府的价值定位是工具性的,由此决定了政府人的角色定位为“公共人”,即政府人必须表达公共意志、维护公共利益与实施公共行为。从权利与义务时等的角度看,“公共人”拒绝部分“私权利”是合乎逻辑的。  相似文献   

18.
邵宇  高小兰 《前沿》2009,(6):21-23
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是西方政治社会中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式。精英理论和民主理论相融合,形成精英民主理论,就能使精英理论面对政治现实的挑战。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理论假设的差异,从而是使其理论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对立,但这种分歧与对立不是绝对的。多元主义将精英主义少数垄断式精英发展到为数众多的精英,使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可以相容结合。  相似文献   

19.
组织同构的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解释为组织研究提供的有力的理论工具,本文尝试着用该理论工具,从导致组织同构的三个机制——强迫机制、模仿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入手,从"强迫机制的强效应"与"模仿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的弱效应"两个方面来来分析我国政府机构同构的原因,以期探索政府机构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财政联邦主义视角下的政府间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联邦主义是西方学者借鉴政治学中的联邦制概念而创立的一个经济学概念,用于分析财政分权理论。本文从政府间关系角度出发,分析财政联邦主义产生的理论缘起,结合西方学术界关于政府间财政分权的不同模式,揭示财政联邦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以此为依据,分析财政联邦主义视角下的政府间关系构建,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间关系寻找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