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婚育率下降是当前中国家庭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梳理中西社会现代化道路上的家庭变革和女性发展之间的张力,分析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新社会风险与固化的劳动性别分工、女性双重压力之间的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性别平等话语的转型和婚姻法律的调整表现出一定的价值模糊性。青年女性基于高职业期待、高生活质量期待和高离婚风险下的理性权衡形成了去家庭化的婚育决策。建构女性友好的婚姻家庭制度和政策环境,需要从明确支持女性发展的理念、厘清政策法规中婚姻家庭的主体性定位、发展平衡工作—家庭关系的社会政策体系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藏族牧民女性在两性劳动分工中承担了更多的生产和生活事务。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两性劳动分工起因和动力机制进行理论梳理,将藏族独特的地域环境、宗教禁忌、民族文化及现代化影响等因素纳入分析视野,对藏族两性劳动分工模式的特殊成因、延续机制及其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对儿童照顾发展出两种不同的干预路径:一种是发展公共照顾服务,帮助就业父母协调工作和家庭责任;另一种是挑战和改变照顾责任的传统性别安排,促进父亲承担家庭照顾工作,从而提高男女平等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文章考察了欧洲国家"为何"和"如何"运用社会政策来改变男性的行为,这些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既定目标以及面临的困局,并探讨了对中国推进就业性别平等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广西农村6~19岁孩子的家庭劳动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广西农村男孩、女孩之间存在家庭劳动分配不公现象,女孩家庭劳动负担高于男孩。女孩的年龄、民族、家庭规模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等因素是造成女孩家庭劳动负担繁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谭琳和陈卫民的新著<女性与家庭>把社会性别视角引入了家庭研究,成为一部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家庭的力作.本文通过对该书内容、方法与对策的分析,指出该书在内容上以受社会性别支配的女性家庭生活为主线;在方法上坚持了女性主义认识论;在对策上提出了以女性赋权推动性别平等的新思路,在学术上填补了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近期,国家明确提出实行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但政策仍属于探索期,政策细节仍需补充完善。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家庭政策体系、解决晚婚和低生育问题,从而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保障。与西方国家相比,日本在人口结构、社会性别分工文化等方面与中国更加相似,日本经验或为我国家庭政策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意义。文章基于日本的结婚和生育调查数据,分析了日本家庭政策对青年群体结婚和生育意愿的影响,并重点关注了日本家庭政策对中产阶层青年结婚、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生育成本较高,日本家庭政策只能提高青年群体的结婚意愿,却无法提高生育意愿。其次,在“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社会性别分工文化的背景下,日本中产阶层女性的结婚意愿更容易受到家庭政策的影响而提高。这证明了中产阶层女性是家庭政策的重点关注人群。本文对我国家庭政策体系建设构建具有一定的应用对策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婚姻支付实践变迁看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田野工作所获得的材料和体验基础上,认为南村婚姻支付实践正经历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的变迁过程,婚姻支付流向由婚姻偿付时期的从婆家流向娘家,变更为婚姻资助时期从婆家娘家共同流向新婚夫妇家庭,呈现出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农村社会经历着从家庭本位到个体本位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8.
120年过去了,恩格斯在《起源》中有关婚姻家庭的个别结论或许已经过时,但贯穿于其中的历史哲学的视角和所阐发的基本精神,对世界范围内人的解放尤其是妇女解放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我国正处在家庭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以历史哲学的视野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婚姻家庭的基础、模式、道德和立法等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虽然自然因素是决定性别构成的基础,但性别结构在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本文通过微观的实证分析来对家庭出生性别差偏高的原因加以论证,澄清家庭性别差偏高与性别偏好、性别选择等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解读农村家庭变迁及其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运行的基础———家庭为切入点,主要分析了受工业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实施诸因素的作用,农村家庭结构、功能和伦理观发生了一系列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对农村家庭养老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亚洲移民社会性别时,要关注两种主要形式:合同式的劳工移民和自发式的劳工移民,同时应关注劳工移民中的社会性别问题。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移民情况为例,一般说来,这些移民工人的生存状况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无法拥有输入国公民和永久居民拥有的许多权利,这是需要从国际、地区和国家等不同层面给予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伦敦大学发展研究部修正的社会性别需求理论,利用典型组专题讨论方法,分别从服务提供层角度和服务对象角度调查了服务对象在生殖健康领域的社会性别需求,包括现实性社会性别需求和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分析了两种角度下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别需求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提出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全面考察服务对象在生殖健康领域的社会性别需求,并将该思路体现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通过对电影《新女性》及其相关传媒文本的文本分析,探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女性"的角色扮演与社会互动,从中揭示男性主体对女性的角色塑造和掌控。  相似文献   

14.
藏传佛教美术风格问题的反思——以西藏夏鲁寺美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问题是美术史中的一个老话题,同样也是藏传佛教美术研究的主要话题。藏传佛教美术风格的理论研究架构借鉴于西方美术史学界,并无自身独特的理论系统支撑。部分西藏美术史学者提出的夏鲁风格欠学理性,这是目前西藏美术史研究对风格术语使用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夏鲁寺美术为典型对藏传佛教美术的风格问题进行反思,对廓清目前藏传佛教美术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婚姻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与社会治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法律规范上恰当调整婚姻家庭与社会治安的关系,既有利于社会治安,也有利于婚姻家庭的和谐美满。这些法律规范在治安行政法上有相当的体现,因此,在治安行政执法中应注意兼顾社会治安与婚姻家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因素对婚姻家庭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婚姻家庭类型总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 ;一夫一妻制的性质和特征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要求。在现代社会 ,应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夫一妻制 ,抵制任何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 ,坚决贯彻一夫一妻制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刘夏蓓 《思想战线》2007,33(2):108-115
随着女性信教人数的增长,女性与宗教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界及社会的重视。据对甘南夏河藏传佛教尼僧的调查,70%左右的尼僧是出于对宗教的热爱和追求,这与从前多数尼僧为了逃避现实和生活所迫而出家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一变迁的背后是女性在宗教世界与男性平权诉求的一种反映,也是女性地位与藏族社会结构变迁的一种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基于理性选择而出家的女性在尼僧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而尼僧们的宗教抱负也会越来越高,宗教社会中的两性平权现状将会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持的社会性别与法律研究项目的研究表明,虽然在中国政策和法律中几乎看不到直接的歧视,但是,大量的看似性别中立的政策在实际中对妇女发展不利。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环境,在政策和法律中制定积极政策和措施十分必要。同时,还应当鼓励法律/政策的执行者从积极的角度解读政策并创造性地工作,在现有政策框架内尽最大可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19.
石奕龙 《思想战线》2001,27(1):135-138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一书认为早婚现象严重、晚婚比例低是河南潢川农村男性户主婚龄分布的两大特点,51.3%的男性户主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就结婚等.这一结论有些危言耸听.书中用80年代的标准来衡量不同成婚年代的人的情况,且调查问卷设计也有问题.应以成婚年代为纬,结婚年龄为经做成表格,方能准确地获得不同时期婚龄分布的情况,也才能从表格上清晰地看到早婚以及晚婚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刘波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6):173-182
学界对于古碉的研究日渐深入,但就作者个人视野所见,对古碉的类别进行系统总结的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察,在简述藏羌民族的族源等简况后,系统分析了藏羌古碉的类别,总结了藏羌古碉在历史、民俗、宗教、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即古碉集中地反映了藏羌地区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从古到今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众心理、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变化,成为记录这些时代藏羌地区的各族人民生存状态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