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这是一部专门写女人的文学作品。其中所包括的女性,类型之多,令人瞠目。女医学家,女厂长,女教师,女厨师,女种植专家、饲养能手,家庭妇女……上至七、八十老太,下至十六、七岁少女,斑驳灿烂,尽显女性风采。作者运笔清爽,往往用字不多,便使这众多女性眉目明朗,各具其神。作者又善于从生活中组织材料、提炼细节,以娴熟的叙述技巧把众多姐妹起伏跌宕的命运写得扣人心弦,激发读者的阅读快感。《“葡萄大王”在海南》、《姑嫂风流》、《窦张氏》等皆是如此使人屏气凝神之作。  相似文献   

2.
池莉是一位年轻的湖北籍女作家.自87年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蜚声文坛后,又推出了《不谈爱情》(《上海文学》1989年第1期)、《太阳出世》(《钟山》1990年第4期)两部中篇小说,再次引起文坛的瞩目,成为当今众多女作家中的佼佼者.恋爱结婚、怀孕生育、管养孩子是人生很重要的几个进程,池莉的三部中篇分别取材于此,故称“人生三部曲”.池莉的小说和她的人一样富有女性的魁力,87年《上海文学》刊载《烦恼人生》的同时,附了池莉的一帧近照,照片中的池莉腰系围裙、手执锅铲,微笑着在灶前忙碌,俨然一位称职的家庭主妇.热爱家庭的女人才是女性味十足的女人,池莉即是.公之于众的照片显示出池莉安于乐于做一家庭主妇,家庭主妇的生活和体验又为她提供了创作小说的不尽源泉.人生三部曲均由家庭写起.  相似文献   

3.
曹明绪原是一位部队作家。1985年转业到山东省妇联《幸福》(后易名为《祝你幸福》)杂志社工作。从男子汉的天下,忽地置身于女儿国中,开初有很多的不习惯,一度甚而有过改弦易张的打念。可待他走遍齐鲁一百多个县市区,采访过近千名典型女性,撷取到不计其数的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有关女人的故事,他的心才转而为之震奋。他用艺术的眼光,文学的构思,对身边的女人、故事进行认识。他写齐鲁的风流女辈,颂其丰功,扬其伟业,歌其漫漫而修远的人生之路;也写齐鲁的凡人风流,捕捉住一点闪光,截取到一点生动,使得一个个的大嫂大姐不再默默无闻。情感在创造与实践中升华,使他尊重女性尤如尊重母亲,对一切轻视贬低妇女的观念嫉恶如仇。他对不幸的女人寄于深切同情,以催人泪下的笔触,记述下一个又一个女人在男尊女卑观念下的挣扎奋起,他以一个又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向全社会展示一个道理:做女人难!但女人并非等闲辈!  相似文献   

4.
《另外那个女人》作为多丽丝·莱辛早期的短篇小说之一,塑造了一位饱满的女性形象露丝,本文从女性独立意识,女性性情弱点及母性三个角度分析此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露丝.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三部作品,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棉棉的《啦啦啦》、九丹的《乌鸦》的论述,揭示了无论是躲进私人空间的女人,身体写作中的新新人类,还是另类的留学生文学《乌鸦》中的小龙女,都始终没有摆脱对男人的依附。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依然笼罩在男权文化的阴影中。  相似文献   

6.
初读张爱玲的小说,便感觉出她那独特的“风味”.她那种关注于女性命运的亲切和执著于日常小事的贴已,让人平生出一份生命的情趣.再研究张爱玲的小说,又疑惑许多评论者把张的作品标榜为早期的“正统海派文学”,是否恰是因了这份“亲切”和.“贴己”呢?这份疑惑终于被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解释了:“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流言·到底是上海人》)以“上海人”的观点来写文,文中就自然带上了“上海味”,当尝试着从张爱玲的代表作《传奇》里去识读“海派”风格时,却愈感这种“海派风味”的魅力和诱惑.  相似文献   

7.
茅盾的《牯岭之秋》是未署明写作日期的一篇短篇小说,最初连载于1933年的《文学》杂志.在小说的一个脚注当中,茅盾透露这篇小说原来共有9节,但是5至8节“写成之后,过了一夜,不知怎地,忽然不见了”。茅盾说,“要是我肯,或许找得到的,然而我不曾找.重写吧?不高兴了”。最后,他所做的事情,只是把原来的第9节简单地移为现存结尾的第5节。 阅览现存的《牯岭之秋》时,人们会产生不连贯感,这是可以预料的.由于小说短缺了几部分内容,人物形象自然也显得关系模糊,以至在作品中主次难分。因此,作为小说,它的故事也  相似文献   

8.
查炎平 《工会论坛》2007,13(2):158-159
凌叔华的作品呈现出多姿的女人世界,而且其基调是悲剧。自传体小说《古韵》生动再现了凌叔华的童年生活及家族记忆,可以作为她的写作“女人”的参照性解读文本,本文志在以此考察凌叔华的创作特色与其家庭背景及成长经历的关系,透析其女性写作生成的原因及其独特性存在,展示其超越时代的先进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齐志红 《工会论坛》2003,9(5):123-123
《心斋》是一部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 ,主要写了四个三十多岁已为人妻人母的女知识分子 :梅馨、素素、老木、夏荷。四个女性都在长河市能源所。作品围绕她们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发生的故事 ,编织情节 ,铺开了一幅 30万字的长卷。梅馨是四人中的佼佼者 ,才貌双全 ,带头下海办公司 ,开始事业突飞猛进 ,却不料天外飞来横祸 ,使之莫名其妙地陷入了一场债务官司之中 ,儿子遭到绑架 ,自己和公司差点儿全军覆没。是女性独有的坚韧不拔的毅力 ,又有贵人———一位苦苦暗恋追求了她十几年的神秘男人的鼎力相助 ,使她走出了困境 ,登上了…  相似文献   

1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史和英国短篇小说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在短篇小说创作中用其特有的细腻、平实的手法结合细节描写向人们生动地讲述了上层社会及下层社会的生活故事。本文着重分析曼斯菲尔德小说《幸福》中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是成名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五十年代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在她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但是在台港海外,张爱玲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将她独特的风格誉为“张爱玲体”,许多读者以自己为“张迷”而自豪.张爱玲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红玫瑰白玫瑰》、《半生缘》等使无数“张迷”为之倾倒.同时作为一个出色的散文家,张爱玲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我们读她的散文集《流言》、《私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寄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中国女性忍辱负重的走过来了,她走出的每一步是如此的沉重、艰难……有人贬低地,把她称之为女祸,是邪恶的根源;有人赞美她,把她看作是母亲,是美的使者;有人把她看作是弱者,因为她柔弱、顺从,总是依附于男性而生存;有人把她看作是强者,因此她以她博大的胸怀承受了一切,以柔弱的身驱扶立起了男人,创造了生命,创造了生活.女人到底是什么?女人在默默地证明,人们在无休的争论……女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乡天,面对新的时代,新的社会,中国女性以她的巨大创造力,向人们显示了她的存在价值,书写出了一个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上,小说虽后出于诗歌和戏剧,但自文艺复兴以来,其迅速的发展与创作,在短短的五六百年中,获得了其他文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巨大成就。就小说而言,思潮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名著浩瀚,为英国文学带来了世界性声誉。随着十九世纪英国小说达到创作成熟和高潮,对英国小说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成为了英国文学和英国小说研究的重点。近十年中,随着我国对国外国别文学研究的深入展开,学界对英国小说也有了不同程度、不同层面学术研究成果,为我国的英国小说领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蒋承勇教授主持撰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64万字专著《英国小说发展史》(2006年第一版,2010年第二版,以下简称《发展史》),无论是从英国小说史实的丰富性、体例的完整性,还是从论述的系统性、理论思辨的创新性来看,都是一部国内英国小说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消息,《英国小说发展史》入选“外国文学”类“国内最具学术影响力”的54种图书之一。这54种图书中有鲁迅、朱光潜、钱钟书、伍蠡甫、蒋孔阳、杨周翰等名家著作。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文学”这一近年来产生的新概念,就其内涵,可作如下界说,即以法制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文学.它包括各种侦探故事、推理小说、惊险小说、犯罪故事、破案通讯、谴责小说、公案传奇等.在法制文学作品中,悬念技巧的大量运用,已成为法制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法制文学作品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群的主要奥秘之一.法制文学作品中的悬念与非法制文学作品中的悬念进行比较,法制文学作品中的悬念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层次之丰、设置之妙,都是非法制文学作品的悬念望尘莫及的.下面,笔者就法制文学作品中的悬念的特征和规律作一次探讨.一、悬念的内涵及作用悬念是个奇妙的东西,它犹如一块心理磁铁,常常把读者松散、飘忽、游离的目光牢牢地吸附在作品里,使读者不忍释卷,一口气把作品读完.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而悬念正是作者利用读者关切人物命运和故事结局的好奇之心,将人物与情节的谜底暂时隐藏起来,以吊读者胃口,撩读者欲望的一种写作技法.悬念除了推动情节发展,加强人物塑造、深化主题思想等辅助性作用外,最主要作用就是发挥其磁性效力,吸引读者,使读者不停息地把作品读完.请看《法制文学选刊》刊载的小说《罗愫之谜》的内容提要:“窈窕淑女”罗愫,孤身一人,出没无常,她从何而来?要到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5.
初读廖辉英     
台湾三十五岁的女作家“脸上写满酸甜苦辣熬炼过的风霜”,在广告界和企业界浮沉十多年,被称为“广告界的女强人”。然而就是这位在广告界、企业界待人接物犀利无比的她,写出的小说《油麻菜籽》获得中国时报第五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被视为文坛的新人。中篇小说《不归路》也获得第八届联合报中篇小说特别推荐奖。 从广告界奋斗多年,转身成为文学界新人,看似突兀,实则她早在读初三时就有作品发表在副刊,而且深藏在心的她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体验是一直存在着的。她几十年来的每一步,走得都结实而踏实,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传记性长篇作品《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改写中国传统故事,追叙母亲回忆等手段展现了20世纪传统中国女性和美国早期华人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但该作品对东方女性的形象书写和建构在评论界一直颇具争议.以以中国为中心的跨国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读《女勇士》,并结合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和...  相似文献   

17.
吴趼人和“小说界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等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中大声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他认为,这是因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由于小说对读者有“熏”、“浸”、“刺”、“提”的作用,“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所以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他郑重的提出:“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  相似文献   

18.
《活着的一天的开始》是韩国女作家朴婉绪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最鲜明的主题是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是在人与女人两个层面上进行开掘与统一,以达到女性的全面实现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9.
薇拉·凯瑟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本文简析了薇拉·凯瑟在其小说《一个迷途的女人》中对女主人公的塑造.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指出作者在小说中的话语有受男权文化影响的倾向;并且从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妇女的经济地位指出女主人公“迷途”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从小对女性就有着一种感激和敬重的心情.不怕见笑,我对于贾宝玉说的“女人是水做的”,“我见到女孩儿就觉得清爽”这样的话,很早就在心里予以认同.我觉得母爱、柔情、温馨、美好这样一些字眼都是因为有了女性才存在的;而奉献、牺牲、苦难,悲剧等又总是和女性相关联的,因而我觉得对于女性的歧视、轻慢和摧残是最不道德、最丑恶和不能容忍的.年轻时我看过一张秋瑾女士就义的照片(也许那是一张画):她被剥去了上衣,露出乳房,一个刽子手在前边用双手牵扯着她的长发,另一个则在一旁举起了鬼头刀.从照片上看不出秋瑾的面部表情,但在我的想象中,她这时所承受的乃是人类最深刻最悲凉的痛苦.她是不能瞑目的.这张照片使我永生难忘.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大革命时期一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得知她第二天早晨就要走上刑场告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