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笔者仅以北京市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案件质量考核制度为依托,对如何运用案件质量考核机制加强检察业务管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论述。一、检察业务管理与案件质量考核的关系检察业务管理与案件质量考核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毋庸置疑,案件质量考核仅是手段,检察业务管理才是目标,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案件质量考核就不可能对执法办案工作效果和检察人员工作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验证,也就不可能对检察业务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杨晓云 《政府法制》2012,(29):52-52
今年以来,山西省各级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相继成立。实施案件集中管理,是省院党组作出的改革检察业务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加强检察业务建设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是检察权自我完善、自我监督的内在要求。当前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考评中存在的对干警考评以定性为主,考评材料缺乏平时积累,对下级院的考评采取条线分散考评方式等问题,以及处理考评中定性与定量关系、地区差异、考评模式等难点,检察案件考评机制应注重对干警办理个案的考评和院对院的综合考评。"串联式"的检察业务流程本身具有动态的内生性动力,将该动力融入到"块块状"的检察业务管理模式中将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因此,需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对推进检察业务管理机制全面发展提供一些理性思考,形成一个准备、研发、互动、回应、改良型的动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是检察权自我完善、自我监督的内在要求。当前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考评中存在的对干警考评以定性为主,考评材料缺乏平时积累,对下级院的考评采取条线分散考评方式等问题,以及处理考评中定性与定量关系、地区差异、考评模式等难点,检察案件考评机制应注重对干警办理个案的考评和院对院的综合考评。"串联式"的检察业务流程本身具有动态的内生性动力,将该动力融入到"块块状"的检察业务管理模式中将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因此,需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对推进检察业务管理机制全面发展提供一些理性思考,形成一个准备、研发、互动、回应、改良型的动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检察技术作为检察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在配合业务部门案件侦查、证据固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将科学技术充分融入检察业务发展中、充分应用于案件侦查和证据核实过程,真正具体地将技术和办案捆绑起来,提高侦查水平、办案质量和效率是当今检察技术工作新形势的最显著特点和强烈要求。如何发展、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检察技术工作的作用,工作如何实现超前式定位、跨越式发展,是新形势下检察技术工作目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的要素与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是检察权自我完善、自我监督的内在要求。当前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考评中存在的对干警考评以定性为主,考评材料缺乏平时积累,对下级院的考评采取条线分散考评方式等问题,以及处理考评中定性与定量关系、地区差异、考评模式等难点,检察案件考评机制应注重对干警办理个案的考评和院对院的综合考评。"串联式"的检察业务流程本身具有动态的内生性动力,将该动力融入到"块块状"的检察业务管理模式中将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因此,需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对推进检察业务管理机制全面发展提供一些理性思考,形成一个准备、研发、互动、回应、改良型的动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质量管理则是检察业务管理的最根本任务。近年来,郑州铁检分院紧紧围绕检察业务创新工作,始终坚持“盘活管理资源。用足管理机制,确保案件质量”的工作思路,狠抓案件质量管理,取得显著成效:自侦案件的有罪判决率始终居于河南省检察系统前列;无无罪判决案件、无超期羁押案件、无涉检上访案件等。郑州铁检分院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先后两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集体一等功,  相似文献   

8.
彭海涛 《法制与社会》2011,(30):204-204
检察业务管理中心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一种新的业务管理机制,是强化内部监督,促进办案效率,提高办案质量的强力保障。检察业务管理中心应具备案件动态管理,办案预警、统一法律文书、用印管理、实体审查及案件质量考评等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案件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全局性、系统性工作,建立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案件管理机制,既是案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案件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天河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区域检察业务特点、体现执法办案规律的案件管理机制,增强了办案监督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了天河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的十六字方针是近年来"以信息技术助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和"以信息化引领案件监督管理创新发展"检察工作理念的核心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建设检察业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是新时期检察机关实现监督职能的一项具体举措。实践中,上海检察机关借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对进入检察环节的案件进行全程化、实时化、动态化、规范化监督管理,对提升检察业务综合管理水平,实现执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加强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管理机制,是检察机关正确履行职责,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促进检察权在现代法治精神下运行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案件质量管理是检察业务管理乃至整个检察工作管理的核心。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管理机制是人民检察院对所办理的案件从内部主动提起的评价案件质量的监督管理方式。在建立案件管理机制中,加强对案件管理模式、管理主体、质量标准、管理范围及程序等的分析研究,使案件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协调运转,发挥应有的规范、反馈、激励、引导、保障、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司法会计鉴定技术工作是伴随检察业务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近几年来,它已逐渐成为侦查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专门技术手段.对提高办案效率、保证办案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办案人员,对如何正确运用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在理论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在办案实践中也有失偏颇.这不仅影响了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在案件中的具体运用.同时也妨碍了司法会计技术工作的开展.笔者讨论了案件侦查中运用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要正确运用司法会计鉴定结论,首先对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概念和特点要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孙厚鹏  刘勇  汤道路 《中国司法》2011,(11):103-105
在检察业务中,办理案件是最主要的检察业务,案件的管理对检察机关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案件管理是一种从检察长到承办人的线性垂直管理,各办案业务部门以自我管理为主。这种模式存在管理层次多,指挥链条长;缺乏统一机构对案件进行不间断管理和监督缺位等缺陷,容易导致管理断头、信息失真、决策迟缓和纠偏纠错动力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检察机关案件质量,执法公信力和检察工作总体要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治》2020,(7):50-51
杨坤,现为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四川省十佳公诉人、四川省检察业务专家、检察业务教官,办案出色,多次荣立个人二等功,集体二等功。作为公诉人办理的案件获评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5.
案件管理改革对于检察机关强化内部监督、保障公正廉洁执法,强化科学管理、提升办案质量,强化业务统筹、推进自身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检察机关统一成立具有独立编制的案件管理部门,履行十项具体职责,通过构建案件程序管理、案件审查督查、案件运行分析评价、检察业务考评指导等案件管理四大运行机制,实现源头控制、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五项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检察院自2003年5月组建以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武装,自觉置于党委的绝对领导之下,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各项检察工作不断刨新发展,2005年检察业务在全市名列九项第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中,该院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强化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意识,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开展规范化建设和检察业务改革,以业务流程管理为主线,建立案件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内务管理、绩效管理的运行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案件管理中心,对案件流程实行统…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强化内部监督,提高案件管理规范化水平,推动检察业务工作科学发展.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案件管理工作的部署.全国各地检察院先后根据自身情况.探索案件监督管理新模式。案件流程质量管理和实体质量管理都是案件管理的重要内容。最新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也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办案质量等进行管理、监督、预警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案件管理工作将紧紧围绕检察业务管理枢纽作用的发挥,大力推动政治建设、业务建设、能力建设、理论建设和基础建设,全面履行监管和服务职能,进一步提升案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与检委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实原因有着密切的关联,对检委会业务决策职能强化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的现实需要。为强化检察委员会业务决策职能,充分发挥业务决策职能作用,在改革实践探索基础上,检察委员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审查把关、加强对检察业务的宏观指导,以及加强对检察业务管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郑鲁宁,男,1955年4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法律硕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高级检察官;华东政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检察官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7月华东政法学院毕业进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一直从事检察业务工作,先后办理、审批和组织侦破各类案件1500余起,且多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或新类型案件。结合检察实践,先后撰写了50余万字有关检察工作的文字材料。在法学类杂志和报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在上海市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评选中获奖。主编出版了《典型疑难案件评析》、《中澳刑事诉讼制度和实务比较研究》、《刑事赔偿的理论与实务》等著作。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诉讼法学学科专家,1999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检察业务专家,2005年经复审续评为上海市检察业务专家。2006年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