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载,自1993年以来,湖北省竹溪县一直坚持开展“政绩打假”,给弄虚作假捞政绩者亮“红灯”,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名干部因搞假政绩分别受到降职、免职、撤职、开除等处分。时下,一些干部之所以胆大妄为、乐此不疲地造假政绩,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在政绩考核中,简单地把政绩与少数几个数据和指标划等号,至于数字和指标背后的实际成效则丢在一边,无人问津,这就给一些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人以可乘之机。同时,即使在考核中发现了一些干部搞假政绩,也是批语教育一下了事,而那些搞假政绩而又没有被揭穿的干部,则蒙混过关得到提拔重…  相似文献   

2.
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标准,重点看政绩。如同考试是教育学生的“指挥棒”一样,政绩考核也能起到影响干部行为的“指挥棒”作用。面对新世纪组织工作的任务,如何寻找和挥动新的“指挥棒”,对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显得十分重要。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干部不择手段地虚报浮夸,搞虚假政绩,出现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正常现象,群众对此非常反感。联想起大跃进时的浮夸风,这样的教训太沉重了。究其原因,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追名逐利,欺上瞒下,上报的情况和数字都有很大水份,…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防止和纠正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中央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六条措施。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意见》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干部“带病提拔”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恶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个别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干部用人凭个人好恶,不坚持原则,千方百计提拔群众早有议论和反映的干部;有的是…  相似文献   

4.
舒炜 《廉政瞭望》2015,(1):26-29
2014年5月,王岐山在与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负责人座谈时表示:"要重点查处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等四类干部,形成有力震慑。王岐山所指的这四类干部包括,十八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的、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  相似文献   

5.
近闻,苏北某县对弄虚作假搞“面子”工程后来造成经济损失的干部,虽然在前年因“政绩突出”而得以提拔,仍严格进行“秋后算账”,不但将其降回原职,而且还给予通报批评处分。为什么有些干部那么热衷于搞“假大空”那一套,面对惩治戒令,依然我行我素,乐此不疲,致使此风愈演愈烈,久治不愈?一个最根本的客观原因,是干部使用上的错误导向使然。因为“假大空”只要搞得“有水平”,就能弄假成真,招摇过关,得到上级提拔重用。而且只要一旦爬上去,即便日后东窗事发,被发现过去“靠假谋升”的劣迹,上面也不会“秋后算账”再去查处,都会承认既成事实,依…  相似文献   

6.
一、真正的政绩是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政绩。干部政绩应是全局中的一部分,不能囿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孤立、片面地考察干部政绩。有的干部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搞地方保护主义,不准外地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有的违背组织原则和统一政令,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无视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迁就和纵容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搞黄赌毒等。这些做法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无论其局部利益有多大,都不能算作政绩。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赞声盈耳;一种是“为官一任,积怨一方”,口碑甚糟。差别来自哪里呢?考诸原由,前者政绩是实的,后者政绩是虚的;政绩实,则利国利民;政绩虚,则误国误民。谋求政绩,首先有个出发点问题。客观地说,我们的大多数干部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创造了扎实的政绩。但也有少数干部为了捞取个人的名利地位,视政绩为得到提拔重用的资本,为了早出、快出、多出“政绩”,不择手段,不顾影响,背离民意,独断专行。有的急功近利,乱上项目,追求…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5,(3):33-33
针对一些地方未批先占、少批多占、越权批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违规用地现象的大量存在;针对有的地方以搞特色农业、高科技农业为名,将农用地用于非农建设;针对有的部门低价协议出让,擅自减免地价,不依法追缴土地出让金等现象,省委副书记、省长徐荣凯说,我省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对违反土地管理法规,乱批乱征耕地,片面追求政绩的干部,不仅不能提拔,还要依照有关法律和纪律,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9.
时下,各级党政公仆把怎样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当作一个重要命题来议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各不相同。我曾在宁武县化北屯乡担任党委书记5年。我体会到:看不见的政绩最可贵。现在干部出政绩难,搞农村工作的干部出政绩更难,而在农村最基层的干部出政绩难上加难。我在基层搞了30多年农村工作,我们都知道,政绩有看得见的“显性”和看不见的“隐性”之分。那些看不见的政绩,你尽管投入“九牛二虎”的精力,花很长时间,但是最终出了成绩也很难让人看得见。因此,现在许多干部都在追求一看就知道的政绩。自己本身的实力不足,偏偏要搞那些大工程、大…  相似文献   

10.
正担当作为不一定要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关键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忠诚履职、勇于负责,踏实敬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谋事有基、成事有道,切忌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山高水低,一拍脑门、二拍胸脯,甚至搞虚假政绩的"胡担当""乱担当"。要敢于面对问题,敢于啃下"硬骨头",主动接受监督,勇挑工作  相似文献   

11.
政绩是干部为官一方的工作实绩,是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具体反映。因此,政绩的大小,往往成为上级组织部门考察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也是给干部定论的重要依据,影响着干部的提拔使用。由于政绩的大小事关干部进步和前途的大事,所以创出骄人的政绩,争取辉煌的业绩,历来是广大有为干部的奋斗目标和努力万向。但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却有那么一种干部,他们不是把心思真正用在工作上,去为人民群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而是好大喜功,热衷于搞沽名钓誉式的“政绩”,总希望以小的代价换回大的回报,总希望通过简单劳动未获取轰…  相似文献   

12.
北京热线     
《学习时报》:绩效考核不是提拔干部的全部依据。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干部绩效考核与之并不是简单对等关系。对"政绩突出"的领导成员提拔使用,必须建立在确实具备上一级领导干部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干部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要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项具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建议》明确指出:“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近,中央和省委领导也多次强调,必须狠煞形式主义这股歪风。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从思想上认清形式主义的根源、实质和严重危害,以实际行动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个老问题,但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督促、检查和落实上;有的搞假情况、假数字、假政绩,以此来应付上级,欺骗下级;有的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有的作风漂浮,下基层时“蜻蜓点水”,访官不访民,身人心不入,听喜不听忧;有的学习理论是为了包装自己,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行,等等。形式主义的产生,官本位思想是一个重要根源。受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某些干部视从政当官为最高追求,当上官后不去很好地实践党  相似文献   

14.
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个一定要严格把关。选贤任能,事关重大。各级党委一定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防止片面性和简单比;一定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一定要搞五湖四海,反对“以人划线”和“以地域划线”;一定要注重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道德品质的考察,不要只重才而轻德。尤其要注意充分发扬民主,走好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做到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名,未经组织人事部门司认真考察的不讨论,集体讨论时名数人不同意提拔任用的不通过……对于政治信仰动摇,工作不负责任,热衷于投机钻营、跑官要官、争权夺利、拉帮结伙,以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人,不仅不能提拔,还要严厉批评,问题严重的要坚决查处。要逐级建立健全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对选拔任用干部违反干部政策、不按规定行事造成失误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在干部任用上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受贿卖官的,一经发现就要抓住不放,坚决查处,严惩不贷。 ——江泽民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之初,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能否顺利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替,成为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能否长期坚持、党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此时的一大贡献,就是和邓小平一起,积极倡导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同时,他又反复强调,要坚决清理"三种人",纯洁党的干部队伍。为确保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干部手中,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6.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就要加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党委中心组学习是加强领导干部思想理论建设的一种好形式,同时,要把领导干部的学习情况与其提拔晋升结合起来,还要将其纳入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中,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保证领导干部的学习时间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如何对待亲手提拔的干部,是一个敏感也颇受关注的问题,这里提供几种思想方法: 一视同仁,不分亲疏 亲和疏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一般情况下领导者对亲手提拔的干部似乎感情更近,而对非亲手提拔的干部心理距离就远点。这就要求领导者用理智战胜感情,用等距离的交往,客观、公正地处事准则来“调和”这对亲与疏的矛盾。如果领导者划小圈子,搞亲亲疏疏,就会极大地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从而对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领导者在对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七一”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要把群众公认是执行党的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多数群众不赞成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当前,要把江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关键应盯着薄弱环节做文章,真正让群众公  相似文献   

19.
从近年来干部政绩考核的实践看,如何准确把握干部的政绩,提高识人水平和用人质量,仍然是摆在干部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要准确考核定位干部政绩,还应从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用辩证的观点准确区分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任何一个单位取得的成绩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考核干部政绩时,要准确区分个人政绩和集体政绩。既不以“集体努力的结果”为名,否认个人所做的贡献;也不能把所有成绩都归结到个人身上,搞一绩多用或多绩一用,否认整体效能。特别注意不能把领导班子集体政绩算作个人的政绩。用求实的观点正…  相似文献   

20.
周边动态     
《当代贵州》2011,(10):19-19
湖南严防"带病提拔"为确保换届工作健康有序、风清气正,湖南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带病提拔",坚决抵制请客送礼、打电话发信息拉票、拉帮结伙、串联拉票、贿赂选举等歪风。对换届期间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一经发现,坚决查处,已经提拔的,立即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封官许愿、突击提拔干部的依纪依规严惩;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从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