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对“贵族”这种地位的追逐和渴望,恐怕要甚于很多国家。从“贵族学校”到打着“只为等待最后的贵族”为名号的地产广告,再到“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真是一副活生生的国人欲望图。 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可以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相似文献   

2.
许海玉 《廉政瞭望》2012,(16):65-65
全世界只有英国还保留着贵族阶层的世袭制,时至今日,英国贵族的一些生活方式还沿袭着过去的陈规。英国人一般不会说“贵族生活”.而以“乡间生活”来暗指。今年是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大庆,前不久英国旅游局举行皇室英国主题下午茶会,同时也分享英国贵族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郭庆晨 《奋斗》2009,(10):63-63
在散步的路上,发现书店旁边又多了一家商铺,其名颇怪,日“名流贵足”。多亏我还不算文盲,总算知道此“足”乃“族”之谐音,“名流贵足”乃“富贵名流泡脚之所”也。但我不明白,商家以此名店,意欲何为呢?是昭示专为名人贵族所设,其余人等概莫入内,还是客以店名,不管什么人,入得店来,泡泡臭脚,便一举成为名流贵族了?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4.
张宏杰 《廉政瞭望》2012,(23):71-71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都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那时候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所以《诗经》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必说他“猗嗟昌兮”。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最好还带点狐臭味儿。《齐风·卢令》赞美猎人,就说他“美且鬈,美且偬”,也就是说他卷发多须。同样,《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于是令女主人公心生爱意,在单相思中苦闷不已。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6,(1):18-19
快过年的时候,快乐大叔跑到饭店去定“年夜饭”,饭店里的人间快乐大叔:是定“平民系列”还是“贵族系列”?快乐大叔不解,经询悯才知道j所谓“平民系列”就是单桌一千元以下的,享受一般化的服务;而“贵族系列?则是单桌一千元以上的,享受“贵族化”的服务。快乐大叔自然是选择了“平民系列”,可转念又想,难道花一千块钱以上就算是“贵族”了吗?如果这样说来,这“贵族”也太好混迹其间了。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1,(4):56-56
南桥在1月25日《青年参考》上撰文指出: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说很烦“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这样的说法。我由此联想到我们中国人太把“出人头地”当回事,所以忙来忙去,只是为了追求不平等的享受,为了进入一个更小的,更狭窄的圈子里,把“阿猫阿狗”们留在圈子之外。本来大家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要想高贵。我们都有着简爱所言的那种高贵精神的潜质,结果从人格高贵的精神贵族,落到了“富贵”游戏之奴隶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点心 东晋时期,一大将军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自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大排档南宋时,宫廷侍官们自己掏腰包,请皇帝、贵族、大臣吃饭。轮流请客,排队当值,称为“排当”。后来,“排当”被引入民间,成为简易、廉价、大众消费的形式。由干经常设在街边,同时广东人常称摊位为“档”或“档口”,进而转变成了“排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许多都市里刮风似的出现了“新贵族大酒店”“新贵族时装城”、“新贵族珠宝店”之类的“贵族”店堂和“贵族学校”,连一些县城甚至乡镇的集镇上也挂起了”新贵族舞厅”的醒目招牌.新中国又有了“新贵族”?原本一律平等的中国公民又开始有贵、贱之分了?起初不敢这样想,一旦这样想了又难以轻易否定.且不说真假“大款”们迷恋佩金戴银、穿最高价时装、吃最高价酒宴、住最豪华宾馆、乘最豪华轿车的“贵族”化形象随处可见,且不说他们花费的  相似文献   

9.
李小红 《党课》2010,(2):78-80
晏婴,字仲,谥平,后世又称晏平仲,尊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他出身齐国高门贵族晏氏,是上大夫晏弱之子,继父位任上大夫,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辅政长达40余年。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廉政瞭望》2008,(9):60-60
以今人的眼光看,汉时的酷吏行政、酷吏司法,杀人太多太滥,但他们不畏强权,对敢于违法乱纪的人:特别是对豪门贵族、强势人物敢出狠手,自己又操守廉洁,不贪不占,严于律己,“酷”之对贪官污吏,倒让民众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11.
党项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羌族的一支,习性尚武而勇猛。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建国,辖境包括今宁夏、甘肃和内蒙古西部。史称“西夏”,蒙古人称之为“唐古特”。成吉思汗一生横扫欧亚无敌手,但他却六次攻伐西夏而未灭之,最终于1227年病逝于西夏境内的六盘山下,由此可知西夏军队战斗力之强。西夏军队总兵力为40万人左右,主力号称“擒生军”,人数约10万,其中最精锐的部队又称“铁骑军”,骑士们都是从党项贵族子弟中精选出的。他们精骑善射,人与马联成一体、皆披铠甲,总兵力约三千人。据元朝蒙古人托托所编著的《宋史》卷…  相似文献   

12.
何士龙 《党课》2011,(2):75-80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怀揣着“美国梦”,有的人在美国挖到了“金矿”,实现了梦想,有的人则终其一生也未有所收获。而阿诺德·施瓦辛格则用他的传奇人生为“美国梦”做了最好的诠释。这个出生在奥地利的普通男孩,  相似文献   

13.
优势只有3℃     
紫荆 《党员文摘》2009,(9):26-26
很多人把竞争对手视为敌人,甚至企盼“将敌人一扫而光”。其实,竞争对手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最好伙伴。  相似文献   

14.
三都     
《当代贵州》2008,(21):F0002-F0002
远古贵族的玄妙“天书”—水书 水书,是我国水族的独特文字,水语称“泐(le)睢”,意即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是一种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父字符号,是我国17个有自己传统文字的民族独特文字之一,是水族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它保留着远古贵族文明的信息,成为中华民族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代兰 《学习月刊》2010,(21):31-33
自德国人卢安克13年前只身来到中国投身志愿教育以来,关于他的各种猜议从未停止。一方面,我国媒体一向喜欢“高、大、全”的偶像,讨厌活生生的复杂多面的人.来自发达国家的他以乡村教师的身份迎合了媒体的最好想象。于是,卢安克被塑造成为“圣徒”、“白求恩”、“洋雷锋”等等。  相似文献   

16.
1956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毛泽东提出了警惕形成“党内贵族阶层”观点,并分析了“党内贵族”阶层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为了避免形成“党内贵族阶层”,毛泽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虽然这一思想演化的结果与“文革”有密切联系,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从整体上来肯定它。  相似文献   

17.
一、三代人权约法“人权”(Human Rights)一词是欧洲中世纪后期意大利诗人但丁第一个提出来的。文艺复兴时期和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先驱者们响亮提出“争取人权”的口号,目的是反对封建社会的神权、王权和贵族特权,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尊重人”,“恢复人的尊严”。这些先进思想对社会历史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当中原王朝进入夏商之际,进入青铜时代的沈阳先民以一把短剑走天涯,他们中的部族头领或是军队将领,抑或有身份的贵族或士人,总是剑不离身。他们的佩剑不是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中的“平戎七尺剑”,而是杜甫《重经绍陵》笔下的“风尘三尺剑”,甚至比“三尺”还要短,大约是今天的一尺左右,  相似文献   

19.
遏制“新贵族”袁万祥近年来,国内许多都市里都潮水般地出现了「新贵族大酒店」、「新贵族时装城」、「新贵族珠宝馆」之类的「贵族」店堂和「贵族学校」,连一些县城甚至乡镇的集镇上也挂起了「新贵族舞厅」的醒目招牌。新中国又有了「新贵族」?原本一律平等的中国公民...  相似文献   

20.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千百年来中国许多人追求的人生目标。所谓“人上人”,其涵义一是能统治、支使别人,一是能求得封妻荫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更有甚者则冀求欺压众人,颐指气使,作威作福,以别人的痛苦来换得自己或家庭的幸福。但作“人上人”,有些人生下来就享有这身份,如贵族、地主及豪富人家出生的子女,但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些甚至出身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