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24):11-11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我想,“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一个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从“现在时”出发对“将来时”的一种叩问,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叩问。  相似文献   

2.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这首脍灸人口的诗歌,我从小便耳熟能详。但少时的我却怎样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裴多菲的故乡会成为我人生之旅的第二驿站。初识匈牙利为什么出国?说实在话,当今国内择业竞争十分激烈,只有大专文凭的我,想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很难。于是,我象许  相似文献   

3.
王兰凤 《学理论》2008,(5):30-31
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各种观点和观念。自有人类的文明史以来,人类社会曾流行过,奉行过多种人生价值观,然而,这种人生价值观,说到底都是关于“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和“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的观念,即关于人生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观念。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和生命观基础上随时调整人生方向的“罗盘”和“指南针”,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不同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9,(18):41-41
许是我的懵懂,人生大局尚且“在路上”:许是我性情里永远在苦苦追寻一份清浅诗意与浪漫,这种浪漫与物质无关亦与环境无关。生命在诞生前不过是一团混沌,无所谓悲喜苦痛,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发生很多关于爱与痛、生死别离、人生的困境与喜悦、奋斗与煎熬、宽容与忍耐的思考等等。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关于青春期领域的文献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作者们都企图各自提出一种青春期发展模式(例如,科菲尔德等人,1986;维奥拉托与霍尔登,1988)。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模式缺乏一种坚实的理论基础。就有关理论而言,社会科学家们仍然是从我(科尔曼,1978)所称为的“经典”理论中摄取养份,即他们的理论要么是起源于精神分析学或社会学,要么是将他们的研究局限在“人生发展理论”当中。在本文中我想简要地考察一下“经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人生何谓有幸?何谓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对‘落下’有着不同的诠释。不幸说:落下,我就从此失落;有幸说:落下,我就在此坐落。”其实不然,人生不可能一成不变,从此“失落”或从此“坐落”。“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的吉凶祸福谁能预料,人生的升沉机遇谁能驾驭!难道成败的功夫就此一招?不!人生的命运除了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外,其主要起关键性作用和制约的因素,仍然是有赖于人生自身的自信、自尊、自搏和自强。君不见  相似文献   

7.
“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一个著名作家写的一篇著名散文的标题。作家生活在值得大歌大颂的年代。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家里吃闲饭”,动员人们包括那些家庭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曾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那时候的人们,把能为初生不久的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当作一种人生的极大享受。那当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个别地方、少数干部档案造假、身份虚假、年龄不实等问题,山西省委组织部近日出台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为重点的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制度,审核对象是拟提拔或调整的干部。“三龄”是指年龄、工龄、党龄;“二历”指学历、工作经历;“一身份”指干部身份。未按要求对“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认定(核实)或违反政策规定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9.
悔而不悟     
浮出水面的腐败分子,在 确凿的证据面前,在正义 的审判之下,大多有一番“悔悟”。如此生动形象的反面教材,或可以儆戒后人,而征之于现实,其警示效果却不可高估。理由有二:一、对“悔悟”耳闻目睹甚多的领导干部,同样不免于重蹈“悔悟”的覆辙;二、有的“悔悟”听似痛心疾首,看似切中肯綮,实则似是而非,悔而不悟。 最近看到一则材料,是某地一个县级市原市委书记的“悔过书”。“书”中除主动交代自己收受巨额钱物、严重失职渎职、生活腐化堕落等问题,也剖析了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开始是深挖主观上的根源,无非是个人意志薄弱,世界观、人生现、价值观腐朽之类;然后笔锋一转,“原因”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2,(16)
这确实是一起让人拍案惊奇的“莫须有”案:一无证人证词,二无任何物证,三无有关书证,四无鉴定结论,仅凭一份刑讯逼供下的“认罪”口供,温州市公、检、法三家就联手将一位公民推上了“死刑台”。 更让人愤怒和不解的是,如此草菅人命的判决,虽经浙江省高院两次驳回重审,却迟迟得不到温州有关部门的切实纠正。  相似文献   

11.
赵家鹏 《党政论坛》2013,(12):56-56
一份来自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批示,在中国掀起一股“厉行节约、杜绝浪费”风潮。批示是在一份新华社“内参”上作出的,内容是“坚决杜绝公款浪费”。  相似文献   

12.
一、人生科学的由来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从两千多年前就已开始。“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中国古代先哲关于人生和自然界关系的一种观点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格言“认识你自己”表明人类早就有认识人生的要求。伴随历史前进的脚步 ,各种人生学说可谓百家争鸣 ,但在中国尤以儒家学说在历史的变迁中始终保持着生命力 ,直到如今还在中华文化发展走向上具有影响力 ,深深地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尽管中外人生理论层出不穷 ,但是真正把人生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则是近些年来的事情。创造人生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自然界最早成为…  相似文献   

13.
近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些“公仆”不论是就职演说,还是述职报告,或者面对新闻采访,反正是公共场合,总是急于表白“我是××人民的儿子!”论说,儿子之于老子,那是一份亲情,一份热爱,一份谦恭,一份忠诚,俱都包含在里面的。乍一听,自然令人激动、感奋。然而,稍加辨别,特别是听其言再观其行,却惊讶地发现,却原来此“儿子”与彼“儿子”是大不一样的。 陈毅老总说过“人民是我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他的革命一生是无愧于人民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的伟大一生和光辉业绩也是无愧“人民的儿  相似文献   

14.
“人生戏耳,你方唱罢我登台。生旦净末丑,正闹丑悲喜而已。”持此人生哲理的陈孝禅先生演完了自己87个春秋的“角色”,以其独特的方式“谢幕”:他在弥留之际。口授讣文,令女儿打印两千份,嘱于他百年之后,分寄他的生前友好,“只有一个人不要寄,那就是马克思。我自己会告诉他的”。湖南师大校长感叹道:“陈教授刚直不阿,饱学多才。他风趣一生,幽默到死。”我捧  相似文献   

15.
王蒙一生坎坷。有人说,中国古代文人的许多曲折经历,在他身上都重现了。可不,一个14岁成为中共地下党员的他,在24岁时被划为“右派”;一个在19岁时写就名作《青春万岁》的作家,29岁时被发往新疆,与大地为伍:一个18岁担任北京东四区团委副书记的“九品芝麻官”,48岁时成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这位不曾进过高等学府的文人,还成为中国文化界最高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8任文化部部长,今天仍是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彻大悟,在进入人生秋季以后,王蒙用4年时间,向读者奉献了《我的人生哲学》。在北京王府井、在上海福州路……王蒙签名售书的地方,都出砚了人挤人的热闹场面。在上海书城,购书的长龙从四楼蜿蜒至二楼。很多人一买就是几本,主办方不得不出台限购1本的临时“政策”。《我的人生哲学》首版发行即10万册。 《我的人生哲学》讲了些什么?记者花两个晚上时间通读了一遍。全书分12个章节:生存与学习、我是学生、人生之化境、人际21条、我的无为观、什么是价值、人生健康论、人生处境论、大道无术、人生之有为、享受老年、人生漫笔。显然,谈的是人生感悟、为人之道;话的是人际关系、行为规范;说的是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论的是生命意义、生活哲理;议的是情感取  相似文献   

16.
一言 《党政论坛》2008,(13):63-63
有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的过程,要经营就要讲运算。所以,人生离不开“加减乘除”。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快乐、幸福,关键取决于其“算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自然境界——最低级的,了解的程度最少,这一类人,大半是“顺才”或“顺习”.(二)功利境界——较高级的,需要进一层的了解.(三)道德境界——更高级的,需要更高深的理解.(四)天地境界——最高的境界,需要最彻底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黎安 《各界》2013,(4):1-1
朱家骅(1893—1963)是位奇人,奇就奇在他拥有常人少有的复杂人生。读张昌华先生《一言难尽朱家骅》一文,大抵可以概览朱家骅亦官亦儒的多彩人生。他是“反革命”,曾担任国民党中统“头子”,被中共列为国民党战犯,位列第二十。他亦曾“革命”,民国初年带领“中国敢死团”响应辛亥革命,声援“五卅”惨案后的北京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9.
舞价谁拼黝摹瓜羲恻堆功耗在玩上,事迹登在报上。纂手段-左手拿文凭,右手握酒瓶;上面全摆平,下宙娜呼升外面养花瓶,谏肇扶姗瓶笼之抽粉峨兰音都薄娜钾飞象飞2如宁年2月6日一朱军/文)某官形象白描@朱军~~  相似文献   

20.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人们所熟悉的十九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首烩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我不是诗人,可我喜欢诗歌。但是,直到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读了一些马列的书后,才逐渐领悟了这首诗的真实意义和诗人的人生价值观。裴多菲把自由看得比生命、爱情更重要,更宝贵,“不自由毋宁死”,这对于反对当时的封建专制主义是有巨大进步作用的。但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用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包括自由观)来考察,裴多菲毕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在诗中所说的的自由,当然也是资产阶级的自由。“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