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民主健全、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践证明,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全面振兴辽宁、构建和谐辽宁提供思想基础、价值取向、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必须从辽宁的实际出发,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发展变化的特点,树立与辽宁振兴发展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观,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等方面,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与辽宁全面振兴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强化中国文化建设。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欧洲时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在"十三五"时期完成全面小康历史重任,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全社会的和谐需要农村社会的和谐做坚强保障。在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重点,也是难点。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农村人际关系、移风易俗、树健康文明新风、维护农村稳定、实现农村小康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为目标的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有一系列正确的观念;最根本的是制度建设,其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马莉方 《共产党人》2012,(13):45-46
正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没有千千万万和谐、文明的家庭,就不会有一个和谐、文明的城市。如何以家庭的和谐促社会和谐,以家庭的和谐推动文明城市的创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大力推进和谐家庭创建要牢牢把握方向,紧扣时代主题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以家庭为主阵地,积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邻里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和谐文明家庭模式,不断扩大和谐家庭建设的影响力和渗透  相似文献   

7.
马鹏云 《共产党人》2012,(23):33-3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全面部署。海原县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以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把海原建成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良好、充满发展活力的和谐富裕新海原。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与推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进入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无论是从国际挑战而论还是就国内发展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建设。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文化自身的和谐发展。同时,和谐文化建设呼唤道德重构和人文关怀。在某种意义上,和谐文化建设也是创新文化建设,它需要扬弃礼治文化,开创法治文化,并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和谐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主导性,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和谐文化的正确走向;二是民族性,和谐观念、和谐理想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和优良传统;三是开放性,建设和谐文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四是先进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铁柱 《实践》2006,(9):39-40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全球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使得这一目标实现成为现实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心系人类命运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加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日积月累的生态文明建设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我省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就是指加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用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农村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和主要载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大力加强和发展农村文化,用理想信念引导农民,用文化知识启迪农民,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保证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和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正如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样,没有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全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大转型中分化严重、矛盾较多,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和谐文化应作广义的理解,和谐文化建设也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重要言论     
《当代贵州》2008,(9):7-7
使生态文明真正入脑入心3月23日至24日,省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在会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贵州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全省上下一定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生态文明观念的支撑。生态文明观念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动力来源,而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又离不开生态文明观教育。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大学生的肩上,大学生理应成为护绿的卫士、环保的先锋。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学生本身全面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充分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王勤  李月明 《实事求是》2013,(3):97-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一次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生态文明不再仅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种先进理念,而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为全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数千年来生活在干旱区绿洲上的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对于我们培育和发展现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民俗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多重和谐,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要和谐地发展新民俗文化,必须加大硬件支持、建立长效机制;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文化实力;文化深入民心、塑造文明风气。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提法,"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8条具体道路构成的。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掌握其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注重其现实性、发展的动态性、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性以及全面性.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人力建设,努力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全面发展的总体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条在探索和坚持过程中充满了艰辛而又作出了正确选择的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