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继东  唐慧玲 《公安研究》2013,(10):11-17,21
纵观发展过程,网络涉警群体性事件大致经历了始发期、发展期、爆发期、平稳期四个阶段,其具有宣传与炒作交织、理性与盲从并存、言论与行动结合、正面与负面兼有等特点,形成原因既有社会问题、网络特点等外在原因,也有公安机关自身问题和应对不力等内在原因。公安机关要科学应对网络涉警群体性事件,必须建立健全涉警舆情监测分析、舆情引导、网下处置和公安队伍教育管理等机制,才能牢牢把握应对工作的主动权,维护和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
涉警群体性事件是指公安机关直接成为冲击目标或者直接由公安机关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其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民众对警察的不满和不信任.这是由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不力,群众缺乏安全感,警察执法不公,引起群众心理失衡,地方政府滥用警力,造成警民对立而造成的.对涉警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需要转变思路,从被动处置转为积极预防;公正文明执法,保障社会安全稳定;面对现实,制定群体性事件预案;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群体性事件苗头;做好信息公开,引导舆情走向;处置时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慎用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由传统农工社会向现代信息化社会的转型变革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演变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和时代特征。在利益结构变化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下,透过群体性事件规模扩大、诉求复杂、组织程度增加的诸多表象,利益分化与利益表达、参与诉求与制度现实、矛盾纠纷与疏通渠道、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以及贫富分化与社会公平之间形成的深层次矛盾,成为影响群体性事件走向和趋势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工人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工人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体制转轨导致部分工人利益受损;二是在以市场模式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人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工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中,工会和政府分别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区延伸,参与主体更加广泛、规模更大,主要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以及对抗性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农村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难免之痛,转型期引发的利益失衡是其根本原因,基层政府控制职能的弱化是其直接原因,应对处理机制的不健全是其重要原因,而农民民主意识增强但法制意识淡薄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农村近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仍然属于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加和激化,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征用问题矛盾激化、村民自治贯彻不力、村民合理诉求得不到应有重视,这些都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增长迅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对此,应加快征地制度改革,进行合理征地补偿;加强基层自治,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选举制度体系,提高村民的民主管理水平;认真回应和解决村民合理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涉访事件是因信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利益矛盾的一种客观反映。它属于典型的人民内部矛盾,既有危害社会稳定的消极一面,又有客观积极的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将它转化成凝聚民心、维护稳定和促进稳定的积极因素。只有辩证地分析群体性涉访事件的属性和特点,才能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积极稳妥地化解信访矛盾和解决信访问题,为改革开放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张力的增大、人们需求增长与需求满足滞后之间矛盾的激发、个人社会挫折感和社会不公现象,引发现阶段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群体性事件的妥善处理应采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加强法制建设,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制轨道;拓展群众表达意见的渠道;公安机关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出击、综合治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是我国现有发展阶段各种矛盾、各种因素的集中综合体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探索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对于有效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在信息发布的领域不再一者独大,自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催化推动作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的网络舆论,具有网络舆论主体多元化、匿名性,形成高速性,传播互动性、互文性的特点。由于警察的特殊身份,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内容往往较为敏感,部分网民的观点容易夹杂着宣泄的心理,负面影响较大。针对涉警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独特之处,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发生之后,公安机关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快"、"准"、"狠"三大原则和策略;找准时机进行议题的设置与置换;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技术队伍,对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进行技术引导。  相似文献   

11.
黄真顺 《公安研究》2009,(11):58-61,71
近年来,无责涉警信访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的和谐。执法透明度不足、执法告知不充分、执法说理不到位、执法制度不完善等是导致无责涉警信访增多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如积极推动执法公开、全面推广执法告知、大力推行执法说理、加快推进制度建设,切实消减无责涉警信访,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玉凯 《时事报告》2009,(11):34-36
1993年至2007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l万起增加到大约9万起。2008年至今,全国各地已经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其中不乏产生全国影响的恶性事件。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特点可以用“四个上升”来概括,即:数量在上升、严重性在上升、影响力在上升、维稳的成本在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3.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原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出现一些新特点,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颖 《人民论坛》2011,(9):76-77
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进行,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格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的混乱,以至于引发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大多事发突然、演变迅速,组织严密、行为激烈,多重矛盾相交、处置难度大,其核心主题是维权。要在正确认识其产生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进行,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格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的混乱,以至于引发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大多事发突然、演变迅速,组织严密、行为激烈,多重矛盾相交、处置难度大,其核心主题是维权。要在正确认识其产生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7.
“涉警命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公安民警因违法行为造成的命案 ,二是指公安民警被犯罪分子杀害造成的命案。公安民警因违法行为造成的命案主要有刑讯逼供致人死亡、滥用枪支警械致人死亡、玩忽职守致人死亡、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等 ,其主要原因是民警法制观念淡薄、人权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以及管理工作软弱。民警被犯罪分子杀害造成的命案的重要原因是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警事技能低下、武器装备落后等。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张力加大和社会稳定性降低的突出表现。如何从理论上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采取切实可行办法来预防和消减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社会利益格局失衡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结构性诱因;利益受损者的相对被剥夺感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心理性诱因;负面的"集体记忆"导致弱者符号化的认知模式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认知性诱因;政府信息管理"缺位"和媒体应对失当导致的谣言弥散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信息性诱因。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语境下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语境下,公安机关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容易成为新闻的看点、关注的焦点、炒作的热点和监督的重点,承受网络媒体的持续重压,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有效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必须实现从仓促应战向常态备战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各自为战向整体联动转变;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引导控制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网评队伍建设和公共关系建设,抢占涉警网络舆情的主导权、控制权和驾驭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涉警公共舆论事件呈现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舆情动态与事件处置相互影响等特点,网络负面社会心态和传播效应对涉警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具有极大影响。公安机关应对处置涉警公共危机事件,要健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机制,建立完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总结完善涉警舆情引导处置策略,不断改进虚拟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