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是一种危害深广的丑恶现象,其实质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政府官员运用手中的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因此,抑制贪污腐败的思路,就在于制约和监督权力,使之无法用来谋取私利。对权力的制约,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至少有三个相辅相成的手段,即以法制权、以权制权和以民制权。以法制权,就是制定严密的法律,规范权力的运作程序,控制官员的用权行为;以权制权,就是通过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实行对权力的监督和控制;以民制权,就是让社会和公民发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作用。这三种手段,以法制权是关键,以权制权和以民制权…  相似文献   

2.
王海稳 《人民论坛》2012,(32):28-29
将信息技术嵌入公共权力运行过程,可以增强权力执行刚性、权力监督实时性和权力制约效能的优势,但同时也受到信息技术自身的局限以及现实政治生态的制约。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对公共权力制约的电子平台,有助于增强我国权力监督与制约体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严晓 《青年论坛》2009,(3):10-12
公共权力“期权化”是权力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诱发公共权力“期权化”的因素包括“角色冲突”、权力界限不清、监督不力等。防止“期权化”腐败就必须从制度、监督、惩治和道德等方面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权力指的是一种制约的力量,权利则表示一种正当的资格。民众的基本权利需要由公共权力来保护,公共权力的正当合理使用则必须置于公共权利的监督和制约下。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关键是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的制度建设。在权力的横向配置上,实现不同权力主体的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在权力的纵向配置上,一种是在党外,掌权者应是受民意支配的、对人民负责的;另一种在党内,实现党代表和广大党员对于党委领导的制约。社会权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制衡,通过大众传媒和公共舆论来制约公权和表达人民的呼声,实施社会监督。这样权力配置的三维空间,是反腐倡廉制度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及对我国社会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金 《求索》2011,(11):100-10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一块中间地带,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于政治国家放松对市场的管制,给市场更大的自主空间。公共领域为公众与国家权力机关就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平等协商提供了平台,为公众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公共权力进行批评和监督,进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重要渠道。在目前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精神内涵与功用对规范制约我国权力机关的权力运行,培育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与民主意识,推动我国公共领域的成熟与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权力监督: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理论月刊》2005,3(2):30-32
加强权力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是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公共权力的变异,把公共权力置于民主和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之下,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强化权力制约 实施立体监督──列宁晚期政治监督思想探讨杨卓华工人阶级掌握了全国政权以后,如何保证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被它用,这是列宁晚年十分关注并致力于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他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监督的举措,加强对权...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荣 《求索》2008,(12):143-144
有了权力,就同时产生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我国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法律监督制度尚不完善,而法律监督体制构建的关键,在于形成权力的制约机制和充分考虑并确保法律监督的权威和效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政治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当代我国公共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从政治生态链环的断裂:传统行政干部任用制度的弊端、政治生态环境的破坏、传统政治文化自身的缺陷等方面剖析公共权力腐败的深层次根源,并提出加强公民监督为核心的政治生态建设是制约与监督公共权力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年来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结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逐渐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强化权力制约 实施立体监督──列宁晚期政治监督思想探讨杨卓华工人阶级掌握了全国政权以后,如何保证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被它用,这是列宁晚年十分关注并致力于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他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监督的方法、措施,加...  相似文献   

13.
许从付  陈琳 《前沿》2004,(8):180-182
在当今社会中 ,权力的所有者和权力的行使者没有达到和谐统一。因而 ,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成为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权力监督和制约遵循法制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和外在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与内在的道德约束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要扩大和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完善党内监督体系 ,不留“监督盲点” ;加强对权力主体的产生的监督和制约 ;加强对权力运行后果的监督和制约 ;将监督机构独立化、权威化  相似文献   

14.
政治责任与公共权力的统一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责任政治实现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面对现实政治生活中政治责任缺失的恶劣情况,在公共权力内在矛盾之上积极寻求其与公共权力失衡的理论根源,通过权力制约、权利监督、个人道德水平提升的关键点,突出制度功能性建设以确立责任对公共权力的基础性控制,应成为防控公共权力超出合法合理界限的逻辑思路与促使政治责任实现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县政改革的道路,不是提升县委书记的职级,强化"一把手"的权力,而是从制度上限制"一把手"的权力,扩大人民群众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权,扩大县人大和政协对公共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和制约力度  相似文献   

16.
郝峰 《前沿》2014,(7):11-13
我国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仍存在着“弱监…‘虚监”和“漏监”的问题,这说明我国现行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造成这些局限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权力制约监督的机制不健全的原因,还有权力运行不够公开透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于浩 《中国人大》2014,(5):14-15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部署?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张德江主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上,发出这样一个信号:会议强调充分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从法律制度上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通过完备的法律和有效的实施,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8.
加强监督以防止公共权力滥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良泽  杨玉民 《前沿》2006,(2):175-177
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着滥用公共权力的腐败行为,有的将公共权力特权化,有的将公共权力私有化,有的将公共权力商品化,有的将公共权力资本化。公共权力滥用的原因多种多样,监督不力是造成权力滥用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防治权力滥用,就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  相似文献   

19.
观点     
《今日浙江》2013,(8):5-5
转型期的中国,对于各级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还没有真正到位。抵御住公共权力的腐蚀,要从作风建设切入,由制度建设作保证。——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李民近日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说。  相似文献   

20.
翟婷 《桂海论丛》2007,23(1):33-35
文章从公共权力腐败的概念界定出发,阐述了公共权力和腐败的关系;通过对造成公共权力腐败的体制内外因素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提出治理公共权力腐败的思路,即通过限制公共权力扩张、制约权力主体权力行为、完善外部制约监督机制来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