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5月17日夜里,13岁美国女孩儿克里茜·朗,突然莫名地失踪了。三天后,警方根据一位郊外旅行者的报警,在格林威治市郊外一片茂密森林中,发现了她被害的尸体。根据警方的现场勘查发现,她是被人勒死后抛弃在此的。一个未经世事的女孩儿为何会遭到如此厄运呢?孤独的女孩儿寻求温暖13岁的克里茜·朗被害前曾是美国康涅狄格州丹伯里市圣彼得学校六年级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3岁那年,她的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异。不谙世事的小克里茜就这样过早地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很快,父母亲又相继组成新的家庭。按照父母事先的约定,她每周轮流住在父母家…  相似文献   

2.
植物人欧阳长梅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恢复了健康。但在父母关系紧张之下,她放弃学业,选择与男友交往。心理专家戴洁认为,长梅渴望得到爱,但她父母关系的不融洽,影响着她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女婴命好大     
一个婴儿的降生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幸福的,因为,婴儿可以在父母的关爱下快乐地成长,无忧无虑地生活,父母的关心爱护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这个世界,而没有父母的婴儿呢?答案只有未来知道。  相似文献   

4.
在父母永不满足的需求驱动下,学习一点点在孩子心目中成了件苦差事,与玩和快乐对立起来。其实,只要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念,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孩子就可以在玩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是父母的高压、老师的训导永远无法促使其达到的境界。在一次录制节目的现场,一位7岁的小女孩勇敢而急切地举起小手,想要跟我交流,她一点不怯场,也不羞涩,拿起话筒开门见山地问我:“我想问您,我妈妈最怕我厌学了,因为我在学校特别爱玩儿,一玩儿就不好好学了。还有我特爱看一些课外书,一些有图的课外书,我想问‘知心姐姐’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学好,学扎实了?”我问…  相似文献   

5.
“我骗他,是因为我喜欢他,我爱他!”在法庭上听到女方这一番大胆的表白,谁能想到亲手把她推上被告席的竟是她心爱的情夫?而她骗情夫的方式就更加离奇:答应借给情夫50万元做生意,用来借的“钱”竟是90万元冥币。为什么要用冥币假扮真钱,然后又把它丢掉呢?文喜珍说了一段复杂的婚外情缘。  相似文献   

6.
一对鲜活的生命,降临在人世间仅3天,就永远地离开了父母温暖的怀抱。尽管医院称孩子已经死亡,可是见不到尸体,孩子的父母如何能凭空相信这个说法?15年来,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寻找孩子的信念。你听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  相似文献   

7.
小雨 《江淮法治》2014,(4):46-47
正如果你认识了一个女孩,但她告诉你她是癌症患者,可能不久将作别人世,你还敢把她娶回家吗?"爱情恐惧症"碰上"黏皮糖"2011年年底,家住武汉市硚口区生活村的何展宏异常烦恼,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却不知该不该爱她。继父得知他为爱情苦恼,劝他:"一个大小伙子,想爱就爱,想追就追,磨磨唧唧一点也不像我儿子。"女孩名叫徐婷,比他大一岁,日语专业毕业,在武汉一家工贸公司上班。徐婷父母早年离异,她一直跟随父亲和继母生活,几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守候     
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十几年来,一个风华正茂的姑娘用火热而纯真的爱,时时刻刻地去温暖一名死囚,使他恢复了奔向光明前途的信心。而就在死囚即将出狱之时,她却身患绝症……  相似文献   

9.
一场佛罗里达法院原初的判决,最终中止了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长达十五年的痛苦的植物人生活历程,也带给爱她的父母无休止的伤痛,更是在美国引发了关于生命与尊严、司法审查制度等诸多议题的激烈辩论。1990年2月,年仅26岁的特丽·夏沃因严重缺钾导致心脏骤停,并最终陷入了依靠人工食管维持生命的植物人状态。从1994年开始,她的丈夫与父母就因为其生死问题展开抗争,也最终以法院批准她丈夫的请求而告终。我们暂且不论其背后的宪政体制与司法审查制度,更想将注意力放在问题的核心上面——在安乐死事件上,人的生命健康权与人格尊严权该如何权衡?更应该保障哪种权利?  相似文献   

10.
不因我长在北京,不因我热恋法学,也不因我是政法战线上的一个新兵,全因为她的诞生使我成了一位“编外园丁”。我从心底里为大型综合性《法学杂志》在北京创刊唱着赞歌,她不愧是社会主义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风采别具、绚丽夺目的鲜花,我爱她爱得深沉。虽然,这朵鲜花在当今百业俱兴的时代里开得为时尚晚,但正由于她经历了一个吸收充足养料、水分和空气的花苞潜伏期,从而在奔放之际,显得更加饱满、丰润。她一经出世,就俨然象一位威严矗立  相似文献   

11.
心理依赖加生理依赖,使得吸毒者像着魔似地想得到它,或不顾一切,或不择手段,或如痴如醉,或穷凶极恶,或出卖人格……醒悟时分,可能都异口同声地骂道:该死的毒品。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当夏某在别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脚步蹒跚地走进来时,我还是禁不往吃了一惊:这哪里像一个35岁的女人呢?满头白发与她的年龄太不相称了,有些秀丽的面容透露着疲倦。她从小在父母兄长的宠爱下长大,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说起童年往事,她的眼睛焕发出了光彩,她曾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婚姻的失败使她辞掉工作下海经商,两年下来也赚了几十万元,一…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清明节前,我收到姐姐的来信,得知母亲因糖尿病恶化住进了医院,虽经抢救脱离危险,但醒来后她精神恍惚,总是望着姐姐做的猪肉韭菜馅饺子发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的名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没有尽头的。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心中还念念不忘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爱吃猪肉韭菜馅饺子。一看见猪肉  相似文献   

13.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5,(3A):56-57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下海15年三次创业,而她的创业与中国风云变幻的彩电市场紧紧相连。在她66岁高龄的时候又带领一班人为创维多元化发展战略进行了第三次创业。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会相信吗?但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她,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精神支柱在支撑她,但在我的采访过程中始终有一种东西在震撼我的灵魂,是乐观进取的态度.还是独特的人格魅力,亦或是奉献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2011,(7):31-33
她把忠诚当信仰,扎根基层调解岗位,从18岁干到61岁,黑发变成了白发。43年的坚守,尽管舍弃了太多太多,但她说:"我舍不得乡亲们对我的信任,我还想再干20年!"她以和谐为使命,以血肉之躯和满腔真情,化无数起干戈为玉帛。尽管留给她的是10多处伤痕,但她说:"如果我的一点委屈能避免更多的流血,我觉得值啊!"她视公正如生命,面对公道和私情,她选择了公道。尽管她遭受了太多的误解,但赢得了群众的爱戴!她说:"端平一碗水,认准一个理,既是调解的生命,也是我的生命!"她把群众当亲人,母亲临终时喊着她的名字,她却在调解现场摆事实、讲道理;爱人生病需要照顾,她却骑着自行车奔往械斗现场。她说:"我愧对家人,可我是人民调解员,奔赴调解现场是我的天职!"  相似文献   

15.
薛晨 《江淮法治》2008,(9):42-43
今年,对于宿州市城管局监察室主任王美荣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年初她再次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尽管这已是她连续四次当选省人大代表,但她仍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同事和周边群众宣示:作为人大代表,我肩负着人民群众的重托,我将在今后的履职路上再接再厉,为群众利益勤思考、多建言。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担任省十一届人大代表的第一年,王美荣就尽心履行代表职责,  相似文献   

16.
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用一张结婚契约,把自己终身许配给了丈夫。而丈夫却等不及新婚花烛夜来临,先与另一位女孩有染。东窗事发后,丈夫为自己辩解:人人都知道宝玉只爱林妹妹一个,可是他却先与袭人有了云雨之事……今天,这样的类比还能说明问题吗?文小姐与我约了三次终于见了面。她那种超凡脱俗、几近诡异的美艳,散发着强烈的磁场,令我难以安神。即使她在很气恼和很无奈地诉说不幸时,仍然很美丽。她很痛苦,因为她遇上了做梦也想不到的麻烦事。  相似文献   

17.
王梅为了爱人,放弃学业与之结婚。但当爱情面对面包之际,如飞蛾般,她为爱而奋不顾身地扑向火焰。她跨越的,是罪与非罪的界限。杨帆,花季般绽放的年龄,因与男友的一次争吵,而去迪厅散心。当其受辱后,将手滑过了犯罪的边缘。韩玉,拥有令人艳羡的完美生活,但为了婚外情中的舞伴,她一次次动用公司款项。为此,她失去了一切,包括家庭和自由。……审理这些案件的检察官由衷感慨:她们爱得太痴迷,爱得太傻!  相似文献   

18.
潘家永 《江淮法治》2011,(10):56-56
编辑同志:我下夜班回家途中.发现一名6岁的女孩在哭泣.得知她自行外出迷了路.便陪同她在原地等候她父母来找。等了2个小时未见其父母.我就将其带回家住宿。第二天我就报告了派出所.民警进行登记后说由他们来负责寻找孩子的父母,并希望我继续帮忙照看。  相似文献   

19.
正"我曾读过《爱的教育》,但当时的我理解不深,什么是真正的‘爱’并不懂。现在,我真切体会到了:‘爱’是人间最伟大的东西,我一定会珍藏着您的振奋‘爱’。现在,我要送您一个光荣的称号:‘太阳叔叔’。我不知道这样称呼您好不好,但我觉得只有这样称呼,才能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感谢您,给我带来了温暖,给我带来了希望……"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写给律师叔叔的感谢信。在  相似文献   

20.
回家     
家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避风港、安乐窝,家里有亲情、有温暖、有宽慰、有爱。人生一世谁能不想家?谁能不要家?谁能没有家?本文的主人公张军是一个身世孤苦的刑满释放人员,是党的安置帮教政策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勇气,是安置帮教工作者重新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 是喜是悲——“我要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