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境遇可谓一波三折。曾经有过“造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感叹与失落;曾经有过怀揣文凭闯天下的彷徨与求索;曾经有过“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激动与振奋;也曾经有过下海从商创办企业的成功与硕果。而今.他们终于踏进了知识经济时代,有胆有识者的高科技创业成为知识经济时空中令人耳目全新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如今,踏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惊诧,怎么今天的不少话曾经有一个人说过,今天的不少事曾经有一个人办过,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平民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生日,是在为他召开的平反大会上被这个国家的人民知道的——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比毛泽东小5岁,是老乡。从地图上看,一山横隔,炭子冲与韶山冲直线相距不过30公里。小小一方水土,几乎同时“冲”出来两个冲天人物,他们分别做了新中国的第一、第二任国家主席。然而,对于刘少奇同志,学生们只是从…  相似文献   

3.
耿耿 《党史博览》2005,(7):35-38,51
1986年9月,当地时间11日14时许,由39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歌舞团,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的上空,响起了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乐曲声。作为我军第一支访美演出的文艺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歌舞团之所以能够顺利出访,并受到美国方面的隆重接待,这里还有一段佳话,还需要从曾经在朝鲜的天空中厮杀、搏斗过的两个老对手——中国空军司令员王海和美国空军参谋长加布里埃尔二人相隔30年之后的一次意外重逢说起。王海对加布里埃尔说:“如果你们再进攻我们,我们还要把你们打下来!”张爱萍在旁边说:“不打不相识嘛!”19…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9,(6):22-23
国名:是由谁最早提出来的?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新中国的国名。不少人认为此名是张奚若先生在1949年6月召开的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其实在此之前,中共领导人任弼时就曾明确提出过将来的新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5.
六朝古都浮华地,十里秦淮脂粉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南京,曾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文化名人。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秦淮河畔曾走出过一位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娜拉”,她就是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王苹!对于王苹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感到陌生,但人们一定知道这些电影:《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闪闪的红星》等,这些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优秀影片就是出自王苹之手。  相似文献   

6.
闫贵福 《求贤》2014,(12):38-39
1956年1月12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当时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斗八罗汉”之一的天津第一机床总厂时说:“好啊!你们发展得不慢嘛!希望你们继续自力更生,多出新产品……”他在聆听关于齿轮机床的介绍时,将齿轮形象的比作人的牙齿。从此,在我国齿轮机床国家标准里,便将齿轮机床的名称由“Y’,读作了“牙”。或许从那时起,就注定了第一机床肩负起行业重任。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生有过许多第一次经历,而且这些“第一次”是中国革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久远的影响、,正是他的这些“第一次”,才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国历史改变了发展方向。为纪念毛泽东120周年诞辰,我们特在“红色记忆”栏目中选载中共党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毛泽东的81个第一...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博采》2006,(6):35-39
黄永胜曾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立过功。他的人生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却成为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在林彪集团中,黄永胜算是第二号人物。在林彪手下的“大将”中,黄永胜排第一号,人们习惯于称“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而在实际上,林彪也特别器重黄永胜。在林彪集团中,黄永胜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超过了叶群。随着林彪覆灭,黄永胜这个曾经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人,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那么,黄永胜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浮沉呢?  相似文献   

9.
半个世纪前,曾经有一大批苏联专家活跃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待遇怎样呢?围绕这个问题中苏之间曾出现过怎样的外交风波?笔者从外交部最新解密的文件中发现了很多详细的材料。斯大林提出高额工资要求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对于派遣专家来华的待遇要求是很低的。1949年6月27日,斯大林在莫斯科接见刘少奇时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在最近按照你们的要求,派出第一批专家。但我们应当谈妥关于专家的报酬。我们认为,如果你们是按照粮食价格向你们的专家提供报酬的话,对苏联专家也可照此办理。但是应当按照你们的优秀专家的高…  相似文献   

10.
黄永胜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战将,为中国革命立过功。他的人生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为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随着林彪集团的覆灭,黄永胜这个曾经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人,最终成为阶下之囚。那么,黄永胜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呢?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态度     
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次令人瞩目的印证“态度”神奇力量的实验。实验在罗伯特博士的主持下进行。他选定了三组学生和三群老鼠。他对第一组的学生说:这是一群世上最聪明的老鼠,你们要在六周的时间内好好训练它们,以便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冲出迷宫。为奖赏它们,你们要在终点上多备些可口的乳酪。  相似文献   

12.
丁利冬 《实践》2008,(6):53-54
荣毅捷,曾经是一名部队文工团的舞蹈演员;曾经考入中国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曾经获得过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大赛两项三等奖、全国第二届桃李杯舞蹈大赛民族舞十佳选手称号;曾经在亚运会的“亚运村之夜”晚会上表演了独舞《筷子舞》,并因此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曾经自编、自导、自演过“凝眸草原独舞晚会”……  相似文献   

13.
正气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14.
脊梁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935年,当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他兴奋地给党中央拍去电报,他说:“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希望。”是的,60多年前,在湖南长沙一所监狱里,一位年仅23岁的母亲,中国共产党党员赵云霄给女儿留下过这么一封信:宝宝,你是在牢中出生的,在你才1个多月的时候,你的父母便与你永别了,就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将来你…  相似文献   

15.
算得上是《党史文汇》的一个忠实读者,从她1985年诞生的第一期起,我就与其结伴.期期爱不释手,数读不厌。从去年开始,刊物在“新中国的脊梁”专栏中,连续推出了一批五六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对全国人民有深远影响和教育意义的重大典型,他们身上辉映着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使经历过这个时期的人温故而知新,使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能知道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这些项天立地的普通入,是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我们党的一页页光辉的历史,编识了时代的花环。“新中国的脊梁”专栏把凝固不变…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学唱的第一首歌曲,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时候,我对党还没有意识,也不知道党是什么。我只记得跟在上了学的堂哥身后大声学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记得跑了调的歌声被我一遍又一遍地灌输到村庄的角角落落;只记得妈妈每次听到我唱这首歌,都不厌其烦而又自豪地教导我们兄妹:“咱们家,你们的爸爸是共产党员、伯父是共产党员,你们长大了也要争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12,(12):54-54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的一个概念。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治国战略的重大创新。“美丽中国”的概念,十分动听、十分诱人,让人发自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自豪感。同时,也使人们对“美丽中国”充满了期待,对“建设美丽中国”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8.
<正>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2019年7月10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多云转雨。1947年5月,一份来自陕北的贺电到了草原。发电人:毛泽东、朱德——"曾经饱受困难的内蒙同胞,在你们领导之下,正在开始创造自由光明的新历史。我们相信:蒙古民族将与汉族和国内其他民族亲密团结,为着扫除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建设新蒙古与新中国而奋斗。庆祝你们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瑞士前驻中国大使曾经说过我的脑子像COMPUTER(电脑),我的脑子里确实装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有使我高兴的,也有使我忧虑的。” 温家宝说了一连串的数字,在说到农村税费改革时说:“有一个县十二三万人口,吃财政饭的多达5700人,如果不精简机构,不减少人员,农民的负担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在说这个数字时,他用了一个古语:“食之者众,生之者寡”。  相似文献   

20.
戴着一副冷冰冰的手铐,面对四壁水泥高墙,王善武怎么也难以相信眼前这个真实的自我:身为人民的“父母官”,竟然是一个落入法网的囚犯,一个受贿巨额钱财的赃官! 王善武曾经使简阳人骄傲过。从历史上的民国到1993年的八十多年中,他是第一个当选为简阳县县长的简阳人。1994年5月简阳撤县建市,他又当上了第一任市长。曾几何时,“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等一连串桂冠都那么荣耀地戴在他的头上.他成了全市140万人民寄予希望的“父母官”,然而,谁会想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