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现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将地球上的各个国家连成一个整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即便如此,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以及法规的现状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任何一部专门的国际公约来对这些非政府组织予以规制,对其是否具备了国际法律人格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基于此,本文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规制现状,并探讨它的现状、利弊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论食品安全国际法律规制中的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国际法律规制中的软法主要表现为跨政府治理网络中的国际软法和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软法。前者是指不同国家的食品安全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以双边备忘录等形式达成的非条约性协议。后者是指专业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制定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导建议、行动计划、原则宣言和标准等国际文件。这些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具有实际效力的国际软法在食品安全国际法律规制中发挥着独特的补充和辅助功能,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汪玮敏 《行政与法》2008,(4):114-116
在追究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种规制方式:国家对跨国公司的管制;来自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监督以及跨国公司的自律。但这些途径尚不足以成为跨国公司承担人权责任的有效保障.因而必须采取措施强化跨国公司国际人权责任的规制。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 《法制与社会》2012,(12):129-130
全球化和全球问题的显现催生了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的主体既包括主权国家、联合国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当今国际体系中处于"超级第三体系"的地位。在主权国家不能涉及和市场经济失灵的领域,国际非政府组织逐渐显现了自身优势并且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于此同时全球化打破国际社会的疆土观念、带来通讯技术的革新、普及民主制度等,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在国际法律法规制定、国际事务的监督、国际和平安全的维护方面,国际非政府组织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信息社会,个人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商业化应用不断加速的今天,如何有效规制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本文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有四种规制模式比较分析后,就未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制模式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国际环境法中的国际环境保护是一种全球性责任,保护目标的实现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当前,国际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已初步形成体系,国际公约的遵约机制也在逐步建立中,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进一步努力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信息社会,个人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商业化应用不断加速的今天,如何有效规制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法律问题。本文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现有四种规制模式比较分析后,就未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制模式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丽洁 《法学评论》2006,24(4):64-69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调节既要通过国际规制的手段,又要借助全球治理的手段。在此过程中,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和平发展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关乎和谐的国内和国际秩序的构建,因而中国不仅要在国内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而且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执行。  相似文献   

9.
论航空排放的国际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航空排放具有移动性、全球性、行业性的特点,因此航空排放的国际法律规制主要依托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进行。航空排放国际法律规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规制航空器发动机排放引起的当地空气质量问题到更为关注航空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相关政策和应对措施的转变。航空排放国际法律规制受一些关键因素影响目前主要以“软法”呈现,但将来效力会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0.
陈雷 《犯罪研究》2008,(2):20-2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项全球性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专门法律文书;国际腐败犯罪是该公约确立的一种新类型的国际犯罪,构成了公约的基本内容.本文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对国际腐败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提出了国际腐败犯罪的概念,提出了“国际腐败犯罪属于国际犯罪的范畴,具有国际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观点并进行具体论证,进而从犯罪构成要件的角度综合分析和论述了国际犯罪的构成特点.并且认为,这种新型的国际犯罪还必须转化为各缔约国国内法的犯罪形式,成为各国国内法律规制的一部分,才能有效地制裁腐败犯罪。  相似文献   

11.
翟继光 《时代法学》2004,2(3):31-39
国际税法体系与国际税法学体系是国际税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税收协调关系.国际税法的渊源包括三个部分.国际税法的主体包括缔结或参加国际税收协定的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国际税法的客体是国际税收利益和国际税收协作行为.广义国际税法论的论据难以成立.广义国际税法论的矛盾与不协调之处主要表现在国际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的地位难以确立;传统法学分科的窠臼难以跳出;对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法律规范、客体等问题的论述存在不协调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古祖雪 《法学研究》2007,29(1):135-147
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方面,国际立法活动日益活跃,法律规范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各种规范之间的冲突加剧,国际法的体系结构越来越碎片化。这种现象损害了国际法的权威性和可预见性,也给国际关系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有必要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框架内,通过国际组织间的合作和国家间的协调来寻求解决规范冲突的办法,提高国际法的有序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Using the case of education, we consider how glob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forces affect national education spending policies. Our analysis includes both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about education at the global level and a statistical assess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flicting approaches to state education funding within countries. In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we show how the idea of free education, although institutionalized in international law, was subject to powerful challenges from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ich advocated user fees for public services, including education. Ultimately, the principle of free education prevailed despite the financial clout behind the opposing view. Using data from poor‐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from 1983 to 2004, we also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GOs) advocating child rights was link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levels of state funding for educ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embeddedness in global discourses, as evidenced by country‐specific linkages to INGOs, is critical in making governments more accountable for supporting institutionalized ideas concerning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行政”类型界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泰 《河北法学》2012,30(11):2-18
国际行政法概念的前提是所谓“国际行政”的存在.通过对全球治理中不同类型的规制主体进行理论界分可以对国际行政做出适当的阐释,划分的标准为主体的固有特征及其权力行使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把国际行政划分为国际组织的内部行政、正式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政、私人机制国际组织的行政、公私混合型国际组织之行政、基于国内官员之间合作安排的跨国网络实施的行政、一国国内当局实施的涉外行政等六种.事实上每一种形态都包含众多的跨国规制机构,这只是选取其中最为典型的跨国规制机构重点进行阐述.当然,这种界分是一种为便于研究的相对理想化的做法,在实践中,许多形态的规制机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或者是相互重合的.这仅仅是试图对国际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关系类型化的一种尝试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国际犯罪分为"国际核心罪行"与"一般国际犯罪",它们源于习惯国际法或者条约国际法,但都被国际公约明确规定.我国缔结、加入了大量规定有国际犯罪的国际公约,而这些公约都要求缔约国通过国内立法对国际犯罪加以规定.因此,在我国全面或者大部分地规定国际犯罪,既是作为条约缔约国的义务,也是防止、有效惩治国际犯罪所必需的措施.鉴于我国的刑事立法特点,我们宜在刑法典中统一规定国际犯罪.即在修改刑法第9条、增加其对国际公约适用灵活性的同时,我们可以将一般国际犯罪根据其侵犯的客体规定于现有各章中,并新增一章"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罪"来规定战争罪、种族灭绝和危害人类罪这些国际核心罪行.  相似文献   

16.
卢有学 《现代法学》2012,34(1):125-134
国际犯罪是指由国际法创设或者推动因而被国际社会普遍确定为犯罪、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跨国性、涉外性、违反公约性都不是国际犯罪的基本特征。国际犯罪不是从国内犯罪发展而来的,它们是两个互不隶属的并列范畴,是"犯罪"这一共同上位概念之下的子概念,从渊源上讲,两者基本上分属国内法与国际法两大法律体系。国际犯罪与国内犯罪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主要体现在犯罪危害的性质、针对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制定者不同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是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既定目标。作为法律价值的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追求代内与代际的公平。尽管现在已经存在一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律机制 ,但意图更加有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应有的法律规则、执行与监督以及争端解决制度 ,关键在于立足于现有的组织机构进行发展与强化 ,而不应试图建构一个新的世界环境组织。在国家之间充分合作、严格遵守有关国际法律机制的基础上 ,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战争行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暴的行为之一,在国际犯罪种类中也属于最为严重的罪行之一。近代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仅没有达到战争发动者所欲追求的结果,反而进一步暴露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发展了涉及战争行为的国际法律文件。1949年的四个《日内瓦公约》及两个《附加议定书》确立了战争行为采用的规章和规则,并进一步确认了战争罪行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习惯国际法的基本模式。因此战争,尤其是国际性的伊拉克战争不可避免地涉及国际法和国际刑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蔡从燕 《法学研究》2012,(6):188-206
大国问题是国际法实践中的一个老问题。近年来,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国际法治成为日益重要的国际议程,一批新兴大国也正在崛起,这些新发展既为处理大国问题提供了历史机遇,也使得处理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大国问题涉及大国拥有与作为国际法基础的主权平等原则相冲突的法律特权,但法律特权并非是导致大国问题的惟一原因;被赋予法律特权的大国应当承担特殊的法律义务,但获得法律特权并非是大国承担特殊义务,包括特殊法律义务的惟一依据。为了有效约束大国的行动,国际社会一方面应当限制大国可以获得的特权、强化大国应当承担的特殊义务尤其法律义务,另一方面应当寻求建立监督大国依法善意行使特权、履行义务的程序法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杨泽伟 《法学研究》2010,(3):175-185
在人类面临新挑战与国际社会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国际法全球化与碎片化共存的现象明显,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趋势更加凸显, 国际法的调整范围不断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与此同时,当代国际法所肩负的期望和使命也越来越多。发展、安全、人权等国际法价值目标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国际宪政思潮已经成为国际法学界不能回避的课题,国际社会的民主和法治已成为时代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理念已渗透到国际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