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九师一六八团有近一百名职工自愿申请退出土地,重新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多渠道增收。促进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一六八团认真抓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鼓励职工退一进二、进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此,团工会开展多层面职工培训教育,包括养殖育肥、大棚果蔬、装饰装潢、水电维修等多方面提高职工就业创新能力,促使职工多元增收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极大地推动了团场职工富余劳动力向二、三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偏大、素质偏低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如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成为当前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转移的制约因素作了粗浅分析,并提出适合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本文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青河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青河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这三个方面谈些个人不成熟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制约红河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就加快红河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转移出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本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认为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论有缺陷,提出在我国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个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长春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更多的问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要建立城乡统筹就业体系,扩展农民的就业领域,完善政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燕 《理论建设》2006,(4):26-2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培训。经费不足、体制不健全是制约农民工培训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民工培训面临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培训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分析了影响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心理因素,对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回流现象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事关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快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更好的做好回流劳动力再就业工作,事关全局。本文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回流的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着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能否长治久安.本文通过对楚雄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易博文 《新湘评论》2011,(10):12-13
企业"用工难"和"用工贵",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用工难"必然导致"用工贵"。冷静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跟不上用工需求的增长,这是"用工难"、"用工贵"产生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积累多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经过30多年的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绝对量逐步减少。"十...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目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增收难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力。因此,如何解决好富余劳力的出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青 《奋斗》2007,(2):52-53
在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信息平台的搭建、信息真伪的鉴别、信息与富余劳动力个体的衔接以及劳动力转移之后的信息反馈,始终贯穿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各个环节,做好信息工作对分布地域广阔、信息不畅的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村最大最快的富民产业来抓,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切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一、摸清底数,收集信息,建立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转移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实施。提高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效益,关键在于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和市场竞争的规范有序进行。一…  相似文献   

15.
易博文 《学习导报》2011,(10):12-13
企业"用工难"和"用工贵",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用工难"必然导致"用工贵"。冷静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跟不上用工需求的增长,这是"用工难"、"用工贵"产生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积累多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经过30多年的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绝对量逐步减少。"十五"期间,我省新增农村劳动转移就业人数是364万人,"十一五"期间大约409万人。省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北京市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富余劳动力。据统计,北京市约有20~30万富余劳动力急需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一项不容回避且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我国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从而实现城镇化目标进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转移就业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真正困难在于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转移就业,这一难题的解决,将意味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化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开县是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151万,其中农业人口136万,而全县耕地面积只有100万亩,人均不足0.8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44万。近10年来,开县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系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这一新型的用工形式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上做出了有益探索。福建劳务派遣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其特有的运作模式,通过构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有效地破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但农村劳务派遣机制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