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宫江山进入司法行政队伍.工作伊始便是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水到头、路到头、电到头的一师十四团司法所,每天与职工群众打交道,调解东家的婆媳矛盾纠纷,解答西家的邻里法律问题,尽心尽力为职工群众办事,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任和同事的好评.职工群众亲切地说:"宫司法",就是咱老百姓身边人.  相似文献   

2.
谷文波 《奋斗》2014,(3):38-39
正农村调解工作是保证农村基层和谐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不容懈怠,责任重于泰山。鉴于农村基层调解工作战线长、涉及面广、基础差、矛盾复杂的基本现状,我们通过实践对农村基层调解工作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一、农村基层调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天航 《学习月刊》2010,(20):117-118
房县法院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以凋解为主要手段,能动司法,和谐司法,依法开展民商事审判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着力构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为促进和谐房县、平安房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以往职权主义调解的特点,即把调解仅作为与审判权并列的法院职权,忽视了调解立场的“居中”原则及当事人在调解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从分析我国的调解制度存在的中立缺陷入手,提出司法中立的理念下实现法官的“居中调解”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白沙县七坊镇纪委按照“信访调解工作只宜加强,不能削弱”的指导思想和“方便群众,有利工作”的原则,全镇设立信访调解组10个,配备调解员53人,设制调解登记表,统一规定月底上报和制定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主任(调解员)信访调解工作责任制等制度,2000年会同乡属机关调解处理各种信访民事纠纷74宗,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5.5%。  相似文献   

6.
司法调解是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不同时期司法调解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7.
司法ADR制度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以附设在法院的调解和仲裁为基本类型,是国家司法行为与当事人合意行为的有机结合。2004年9月16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初步形成了我国司法ADR制度的雏形。文章分析了与我国司法ADR制度构建相关的协助调解人制度、独立调解人制度、和解协调人制度和协议确认制度。并指出司法ADR制度中的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环节还有待于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整合司法力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和司法诟』解的作用,探索构建交通事故联动调解工作体系,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妥善处理交通事故、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仲裁调解“四位一体”的联动调解机制,已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海东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开展“公正司法”与“一心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司法调解作为审理商事案件的主要方式。截至目前,民事二庭共受理一、二审理商事案件16件.其中调解结案的有12件.调解结案率达80%,比去年同期翻了3倍。通过耐心的调解,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争端,以双方满意的结案方式缓解了因诉讼受损的人际关系,维护了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冯静 《党建》2011,(3):40-40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其"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经验,曾在1963年11月得到毛泽东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新时期,诸暨市坚持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理念,逐步构建起一个以人民调解为基础,整合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联合调解为一体,吸纳政府力量、专业力量、  相似文献   

11.
施惠芳 《学习月刊》2011,(18):44-45
调解,是指当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权益纠纷,由第三方居中主持,依据一定规范,对纠纷当事人进行疏通劝导、从中斡旋,促使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以达到息事宁人、和睦相处、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的目的。目前我国调解主要有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仲  相似文献   

12.
苍溪县人民法院始终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审判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挥调解功能,大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有效实现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良性互动。今年以来,该院案件调撤率保持在66%以上,位居全市法院前列,案件整体呈现出结案率高、调解率高、信访率低的“两高一低”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3.
正职工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农场党委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职工群众工作历来也是我们党工作的优势,是实现工作目标任务的重要法宝。深入职工群众是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前提。提高深入职工群众的能力,就是要解决真正深入的问题,而不能把下基层作为一种例行公事,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掌握党的职工群  相似文献   

14.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应该成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工会必须牢记党的重托、不忘工会职责,增强对职工群众的感情,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为他们排忧解难,始终同职工群众心连心。要积极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努力把工作做到所有职工群众中去,使工会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更符合职工群众意愿。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多到职工群众中去,依靠职工群众开展工作,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相似文献   

15.
章立 《党风建设》2001,(11):8-9
在贺兰县有一个深受当地回汉群众拥护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这就是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的习岗镇习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几年来,该村调解委员会紧扣新时期农村民事纠纷的新特点,抓苗头,找规律,将桩桩件件民间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民事调解率达100%,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维护了一方安宁,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香河县人民法院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公正与效率”主题,全面落实司法为民宗旨,以作风教育为切入点,以思想政治工作为纽带,以领导班子表率为凝聚力,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抓调解,促稳定,抓规范,创一流,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该院特有的“摆正两个关系”、“实现办案四统一标准”、《七段式调解法》工作模式,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因调解工作突出,2004  相似文献   

17.
正在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期,"调解"尊重历史传统,符合社情民意和社会管理的客观规律。它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方式;是维护稳定的积极探索;尤其是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有重视调解的历史传统。"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话至今为人乐道。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厌讼的传统,民间纠纷,居间调解,无伤和气;对簿公堂,打官司,一向被认为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一师电力公司以加强工会经费管理力度、提高经费使用质量为抓手,确保工会经费正确的使用方向,保证工会资产的安全、完整,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为基层工会服务。一是切实抓好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确保收缴率达100%。二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坚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将有限的经费用于为职工群众服务;强化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当前,通过对我国法院在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中建立调解制度的分析,以审判制度为参照,提出加强和完善法院调解制度对于促进我国民事司法制度改革、倡导和谐诉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切为了群众”。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职工群众,工会干部要理直气壮地当好职工群众的代言人。一要把职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工作方式上,形成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