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表现出求真勇气、求实精神和劳工观念,已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风素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非始于五四时期。早在二十世纪初,一些资产阶级就开始谈论社会主义,有些刊物也讲到马克思主义,但当时还只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西方各派社会主义学说中的一派,还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各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交流》2000,(2):F003-F003
中国传统服饰的变革,始于开辟新纪元的辛亥革命。在此之前流行的传统服饰,以从商周演化而来的长袍马褂为主流。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与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 ,以及威尔逊主义的影响 ,是导致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五四前后的中国民族主义具有高度自觉性 ,空前广泛性、文化民族主义高涨和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等特点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1919年5月4日我国发生的反帝爱国运动,是我国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五四运动之前,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骨干,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后,逐步发展成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列...  相似文献   

6.
五四先进分子认为,妇女发展关系着妇女解放、人的解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他们要求对女性进行德、智、体等方面的培养;要求妇女走向社会广泛地参加社会劳动和创造。先进分子还设计了理想的性别关系模式,并以其作为妇女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8.
李晓丽 《传承》2010,(30):104-105
无政府主义的传播在五四时期达到顶点,这是五四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无政府主义自身的政治主张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群众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群众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开始结合。群众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视角,是马克思主义战胜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因素,是中国先进分子实现世界观转变的实践动力。它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大众化,促使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0.
钟声 《湖湘论坛》2009,22(3):9-10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了从人格依附的传统社会向个性自由的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型。与这一社会转型相对应,政治文化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型——从臣民文化转向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李金凤 《前沿》2007,3(1):123-126
“五四”时期的先进分子,在学习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思想运动中,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厉行非妥协的阶级斗争”,建设“强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他们在思考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际问题时,闪现了若干新思想火花。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什么‘神’”,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在的情形”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用最大的加速度,发展全生产力”等。但是,他们在阐述对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见解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最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和不能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这些思想认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金如 《求索》2007,(11):133-135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就以新民学会为核心,通过领导湖南人民的革命运动以及创办报刊、成立社团、开办文化书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和工人学校等方式,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大讨论,涉及的内容虽多,但核心问题却只有一个:即当时中国是否能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说,当时是否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本文试就讨论双方对这一核心问题的论述,谈点浅见,以就教于有关学者。一五四爱国运动后,各种新思想、新学...  相似文献   

14.
《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一个人不分种族、性别、年龄、政见、社会财产、宗教等,都享有人权。不管富人、穷人还是社会身份不同的人,在享有人权上,人人平等。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取和发展人权的历史。新中国的成立是国家独立、人民当家  相似文献   

15.
徐沐熙 《理论月刊》2023,(5):146-153
五四时期,为了实现国家层面的民族独立以及个体层面的个性解放,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启了救亡图存以及思想启蒙的运动,这两项任务目标都指向或关乎对包括道教在内的旧传统、旧文化的批判。其中陈独秀以“偶像破坏论”反对道教以正人心,鲁迅以“中国文化根柢说”批判道教,胡适以“贼赃说”指认道教为伪,钱玄同以“剿灭说”主张彻底消灭道教。批判内容涉及对道教长生不老、服食丹药以延年的批判;对道教鬼神、扶乩等封建迷信的批判;对儒道共谋主导之下的民间伦理的批判等。这些批判确实起到了清除人们内心的沉疴,破除封建束缚与压迫,给心灵留白以迎接新思想入驻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道教失去政治庇护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和统治社会人心的隐形功能。但是道教并未湮灭,而是在随后的历史时期中实践着现代转型以及与时代精神同向而行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1915年一个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为起点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应运而生。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一运动很快就波及到了湖南。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以后,湖南的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在湖南的近现代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一运动加以简单的述评,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李大钊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点,在我国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享有划时代的历史地位。深入研究和阐发李大钊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 李大钊和近代中国许多革命者一样,经历了一条从爱国主义到民主主义,再到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他从少年时就有着对国家深厚的思想感情,这为他后来爱国主义思想的高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辛亥革命以后,李大钊非常敏感而及时地察觉到了新生共和国的困境和隐患,深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传入中国的,因此研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需要将其置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演进与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属性,才能全面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引入、传输、扩散和引导的历史进程,再现不同思潮之间交锋、促进、交融的传播轨迹。  相似文献   

19.
<正>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伟大转折期:中华古国的大门向西方世界敞开了,西方近现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空前剧烈的碰撞,在思想界爆发出了一阵阵电闪雷鸣,激起了一股股大波巨澜。在两大文化的碰撞中,在各种思潮的荡激中,科学主义思潮如狂飙突起,奔腾呼啸,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股巨潮,汇聚了一大批五四时代的知识精英,对20世纪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赵琛  赵炫竹 《人民论坛》2020,(12):106-107
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传入中国的,因此研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需要将其置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演进与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属性,才能全面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引入、传输、扩散和引导的历史进程,再现不同思潮之间交锋、促进、交融的传播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