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繁荣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相互支撑,文化自信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以高度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伟大战略。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努力把握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凝聚各方智慧力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全会的战略部署。探索和寻找一定内容的文化产品引导机制是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科学选择,是保证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付作的前提,是响应党和国家切实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多出精品力作号召的具体举措。一定的文化产品生产与创作的引导机制方案,可以为文化产品的管理或创作主体提供发展战略策略指导,从而进一步强化文化产品的精品意识,提升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落实大众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3.
陆明 《今日海南》2021,(1):40-4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部署.海南建设自贸港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迫切需要先进文化制度的保障与引领,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打牢共同思想基础,凝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4.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是新时代赋予文化发展的新使命。大连正处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创新是新时代城市文化发展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报的改革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岚 《今日浙江》2003,(12):34-35
(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高校校报,作为新闻媒体的  相似文献   

6.
陈刚 《传承》2012,(3):37-3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结合柳州市实际落实全会部署,就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把柳州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实力雄厚的广西文化强市,使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为增强文化自信奠定物质基础。发展文化产业,要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态度,从传承过去、对接当下和发展未来的高度增强文化自信,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进一步繁荣洛阳市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洛阳市政协于2006年2月中下旬组织委员分6个专题调研小组,就洛阳市文化产业中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出、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委员们欣喜地看到,洛阳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文艺]出和文化艺术行业自觉参与市场竞争,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网络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委员们也提出了思…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我国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当前,要通过立足传统民族精神价值体系、提升人民群众在实践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抵制错误文化信息等措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沈爱武 《传承》2011,(31):10-11,14
中国共产党是以高度文化自觉的特质登上历史舞台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彰显了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党的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将感染每一个人,并发挥巨大的文化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迫切需要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新时期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增强理论自觉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增强理论自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前提,具有良好科技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并坚持躬身践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田东县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路子,引导、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文化建设,构建大合力、"大合唱"的格局,文化事业的园子里春意盎然,百花绽放,文化精品异彩纷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业长足发展,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让更多群众共享一道道"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对发展文化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繁荣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中国自信的根本,也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然而,文化自信毕竟不会凭空而至。中国文化深刻的文化自觉、成功的伟大实践及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构成了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对推进文化浙江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这一重要文件的出台,必将推动全省上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促进我省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坚定的政治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政治文化冲击、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文化自信与人们文化认同正相关,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培育政治文化自信对提升公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和实现政治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执政党内的政治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培育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对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坚定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玉标  马静 《长白学刊》2012,(6):145-148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自觉首先在于主体的自觉,人民群众是文化自觉最为深厚的主体力量,大学要引领文化传承创新,党员领导干部应在文化自觉上起到表率作用。文化自觉的关键在于价值观的自觉,要划清不同文化之间的原则界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文化自觉的落脚点在于文化实践层面的自觉,要承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借鉴西方文化之优长,按照文化属性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丹增 《今日民族》2004,(6):4-5,Z006,Z007,8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