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大量简洁、富有创造性的鲜活内容。这些特点正好满足了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使得网络受众向着年轻化方向扩展。但是由于一些青年缺乏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也使得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未来我们需要对互联网的使用善加引导,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格莱姆是一个童子军成员,这个群体大概有30个16至20岁的青少年。尽管格莱姆的年纪较小,但是他相当聪明,他的幽默感使他被公认为群体内的滑稽人物。加入童子军不久,他参加了当地的青年艺术节,并且获得了“青少年收藏家”的称号,因为他从初中就始开大量收集钱币了。可是不久以后,他要求退出该群体,理由是他没有什么事可干,而且大家对他并不太严肃。他不怕被视为滑稽,但他担心大家仅仅把他看作滑稽人物。该群体的领导听后很吃惊,他答应今后大家不再对格莱姆太随便,并且组织了两项活动,其中一项就是收集钱币,还让格菜姆当负责人,结果,这群体的关系缓和了,格莱姆再也没有要求退出组织。  相似文献   

3.
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量。进入新时代,我国青年一代的思想状况、精神风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深刻认识和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特征并加以正确引导,对于凝聚全社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青年总体呈现出积极进取、欣欣向荣的气象。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当代青年对外部世界的  相似文献   

4.
2000年5—6月,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在成都市半边桥农贸市场、草堂农贸市场等地,对一外来亲族网经商群体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调查。此次调查采用经营地观察、入户访谈,个案专访及PRA参与式研究、群体讨论等方式,对该亲族网在群体领袖、群体成员、群体目标及群体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该亲族网群体原籍四川资阳、资中农村,以唐氏家族为核心,由唐、吴、樊、郑4个家庭网构成,含3代14个家庭。即唐氏五兄妹第一代构成的5个家庭,唐氏兄妹子女及孙子女第二、三代构成的7个家庭。此外,在第一代与第二代中  相似文献   

5.
一、几种微妙现象的反思在我国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中,有一个措施是让人们自由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一些被“刷”出来的青年不甘受此“辱”,他们自己组织了一个“蒸汽”(争气)小组,团结奋战,很快就从“下游”追了上来,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后来还成为先进班组。而某纺织厂为了促进青年女工学技术,把十来个技术尖子组成了一个新的生产班,希望他们能成为“标兵”班。没想到,在一年后的全厂技术考核中,这个“尖子”班令厂长们大为失望。我们知道,群体的工作效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群体成员的目标是否  相似文献   

6.
现在每年都有一部分青年找不到工作,成为待业人员。青年就业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人才供求市场持续“火爆”4月1日举办的全疆春季人才交流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年中非正式群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且在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中日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这些青年非正式群体到底怎样看待,应持什么态度?我觉得对于当代青年中方兴未艾的非正式群体不能用传统的二值逻辑思维方式去给予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是应该进行唯物的、历史的、辩证的、具体的分析之后再下结论。一、第四次崛起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规模的青年非正式群体热潮:第一次是“五·四”时期,中国青年中间的非正式群体比较活跃,其群体形式大多存在于青  相似文献   

8.
《人民论坛》2022,(8):12-13
“危”与“机”并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给青年群体带来巨大挑战与考验的同时,也将为他们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多可能的选择。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努力拼搏,绽放青春光彩,当每一份青春的力量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我们必能将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让青春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相似文献   

9.
(一)青年非正式群体是与青年正式群体不同的一种群体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群体的组成没有明文规定,不经过正式审批也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而是由青年根据各自需要,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自发自愿组成的.维持非正式群体的重要纽带是情感因素,一旦群体成员因某种原因产生了情感矛盾,这种非正式群体就会自然解体.  相似文献   

10.
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的发展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是人群中最活跃的群体,其生理、心理都处于迅速变化之中;青年期是一个人人格发展定型定向的关键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喜欢结群,他们常为实现某一目标和实现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成行种类型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青年工作者往往只强调对青年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忽视了对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关心和指导,甚至简单地把非正式群体一概斥之为无组织、无纪律的小团体。事实上青年非正式群体是广泛存在、异常活跃的青年群体。它对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对青年的社会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索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  相似文献   

11.
(一) 组织现象如同社会的各种现象一样,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程。社会组织的出现,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也是为了解决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而聚集起来相互合作的需要。它是人类理性行动的结构表现。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活动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12.
说话、做事得体,是情商高的表现。做事得体,是否就是能力强呢?答案并非如此。工作能力强,固然容易把事情办得出色,但只有能力,而缺乏动机、缺乏热情,也常常一事无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能力一般的人,有时却比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出成果,一些智商一般的人却比智商高的人提升得更快。这是为什么呢?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自我激励的问题。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就会使你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年轻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谈到自己的成功史时,他…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邀请了几位在国内读大学的香港青年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香港青少年的情况以及对生活方式、传统观念等方面的看法。通过座谈,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多地了解当代的香港青少年,这对增进国内与香港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无疑是有益的。以下为几位香港青年的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化的程度来看,在青年时期,成人对青年行为的控制显著缩小,也就是随着青年心理趋于成熟,他们的社会化转移为主体自进,对社会逐渐形成独自的看法,并且迫切需要与别人交换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代青年往往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他们渴望有发表自己见解的场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青年沙龙",为青年探讨人生,憧憬未来,发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改革之前,中国广大的青年农民被“三级所育、队为基础”的政治经济体制,牢牢束缚在人民公社的土地上,在劳动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方面没有任何自主权,在同一地面、同一基本核算单位内部,他们之问的收入来源及大小都差不多,此时的青年农民的地位与身份,用“社员”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无遗。随着田地重新分到户经营,青年农民的身份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也就是说,他们成了土地的主人,可以自由支配土地及自有的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可以自主支配自身  相似文献   

16.
论青年群体的社会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青年群体的社会学特征陆建华把青年作为一个人生过渡阶段,是一种普遍看法,但它的视角是青年个体,重点又是指个体从童年到成年这两个时期之间的过渡。青年社会学视角中的青年,由于首先涉及到的是各种各样的非个体性过程、非个体性因素,主要是作为社会群体的青年,它凿力研究和解释在社会结构过程中青年这一群体的地位、特征、活动方式。这样,我们对青年的科学认识就确定了两个基本点:第一,它是社会群体,而不是过渡阶段;是一种具有清晰的结构特征的,可以具体把握的社会实体,而不是时间段;第二,它是社会群体,而不是个个分散的个体;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广泛社会关联性后果的社会群体。相比之下,青年个体的活动与行为对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无法构成显著的影响,其关联性后果简直是微不足道的。比如,某个年轻人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就读上学,这一现象的影响所涉的范围是以这位年轻人及其家庭为中心的,后果对其个人来说具有百分之百的重要性,但对整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影响是微小的。但是,当一大批年轻人都有如此境遇的时候,其社会后果就极其巨大,影响这一境遇的社会因素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必定更多,更复杂。人们往往用“结构性震荡”一词来表示某一群体的活动与行为的广  相似文献   

17.
由于年龄和思维方面的特点,青年群体表现出与成年群体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有下述方面:一、群体内聚力:青年群体中情感的相互作用极为重要,它能使成员间的关系密切,并使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种使成员在群体内部积极活动的吸引力叫群体内聚力.一个内聚力较强的青年群体通常具有下列特征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造成了"个人之无意义感",人们难以为生活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同时,生产过程中外在力量控制着劳动者的身心,消费过程中人们又受到各种欲望的摆布,一种失控感也充满了日常生活。"一个人该如何生活"这一问题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对极简生活实践者的心路历程分析发现,极简生活构成了都市青年群体摆脱无意义感和失控感的自救之道。人们通过一系列"自我技术"将日常生活赋予一种审美风格,在日常琐事中发现意义,进而重新掌控生活。这种生活的审美化帮助人们培养了一种节制的生活态度,实现了一种平静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学消费观念的转变,饱受争议的"打工文学"逐渐被社会及主流文坛认可乃至肯定。从称谓的改变、成立产业工人作家组织、城乡二元体制下外来青年产业工人的写作探索与尝试、精神引领到主流文坛关注,都凸显出"打工文学"和"打工文学"作家的更新换代。新产业工人文学新潮,也诞生了新文学群体。本文从全国的视野框架中去思考,从文学庞大人群的文学消费基数去考量青年产业工人这一新文学群体,探寻这一新文学群体的来源、身份特征及其草根写作,以证其生命力、社会影响力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是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随着外来负面文化的"入侵",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是十分必要的。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需要从三方面着手:强化他们的文化认知;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打造优质的文化产品;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