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乡规民约何以实现现代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磊 《人民论坛》2020,(14):140-141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乡规民约的某些方面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面临现代化转型问题。传统乡规民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传统乡规民约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效资源。传统乡规民约的现代化转型需要秉承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在取其精华的同时,创新其转型路径,拓展新内涵,完善新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现代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方刘 《前沿》2009,(8):41-43
与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和西方思维方式相比,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悟性特征。只有在超验性与实证性、直观性与逻辑性、综合性与分析性等特征方面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各国思维方式的优点,才能构建出一种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11日《深圳特区报》发表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鲍宗豪的文章《现代化城市人文精神不可缺失》。文章认为,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打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镜 《求索》2011,(2):135-136,85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一国的文化传统又不一定能保证现代化的成功实现。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化转型要准确把握历史向度,把握住社会现代化这一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始终保持一种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使命感,也要关注人文精神的承传。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止步于形式上的热闹,而是要触及民众的精神世界,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使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步入健康轨道,在当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  相似文献   

7.
吴鹍 《前沿》2010,(16):143-147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以"和谐意识""德性人格""故土情结"的不同面貌投影于余光中的文学创作之中,成为作家所崇尚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向往。而余光中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再现,不是被动的、重复的、守恒的,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重新"发生"。  相似文献   

8.
外部世界逼迫农民走出传统社会,但却不高兴痛快地接纳他们。农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陷入了某种困境——一、农民历史问题这些年来,中国农村问题持续成为社会观察和评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可追溯至鸦片战争时期。彼时,近代知识分子在彷徨中探寻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出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创造了重要政治前提,从而逐渐将"文化"从微观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等上升为具有文明意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0.
孙津 《中国发展》2011,11(1):56-59
中国现代化的真实实施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从政治理念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当下农村土地制度的转型应该是创制一种单一代理的选择型公共制。在这个转型中,身份资格只是农民与土地关系的逻辑起点,经济活动的依据是由市场机制保证的选择性权利,制度和政策所要保证的,主要是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与各种统筹的道义性之间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复杂曲折历程催生了不同的理论框架。作为反映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过程的我国司法现代化转型,其最高价值目标在于彰显司法"定纷止争、权利救济、制约公权、保障人权、维护公平、守卫正义、促进和谐、增进人民福祉"的功能。当代中国司法现代化转型面临着传统法律文化的制约,外发式、激进式改革思路的误导与司法权威缺失等困境。司法现代化转型既有当下现实的必要性,又有法治理论与实践上的正当性。我国司法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价值目标转型、职权模式转型、保障机制转型、人事管理机制职业化转型和司法应用技术手段革新。  相似文献   

12.
金牛宾馆始建于1957年,至今已度过42个春秋。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一代伟人邓小平,亲笔为金牛宾馆题写馆名。长期以来,金牛宾馆这颗镶嵌在成都平原上璀璨的明珠,在全省乃至全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尤其是近年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逐步从封闭接待型宾馆,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表现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生活意义的关怀,这应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执政党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需要具备较强的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资源能够为执政党在价值取向、执政理念、执政方法、执政境界等方面提供一定借鉴,有助于提升执政党的人文精神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行程中,权力机制的转型无疑应是一关键性环节。因为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长的利益冲突、利益聚合,必然要涉及权力对资源的分配问题。而权力对资源的分配程式又要受制于大众文化——心理结构,其中伦理结构是最深层的制约因素。所以,关于权力机制转型与伦理结构演进的相关性分析,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层变动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一个传统的转轨过程,充满着变异新生。现代生活好比一台巨大的过滤器,对往昔的文化传统或放行,或阻遏,于弃取之间行扬抑之道。鲁迅在“五四”前夕指出,我有一位朋友说得好:“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国粹。鲁迅在这里以激昂的语调道  相似文献   

16.
论儒家传统与现代化陈光金一马克斯·韦伯(MaxWeber)是德国的一位著名的经典社会学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既享大名又多争论的社会学经典著作里,他发现,新教伦理,尤其是加尔文派的教义,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密切相关。因为他看到,这种新教伦理强...  相似文献   

17.
传统行政文化及其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1987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在欧洲召开了一次名为“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研讨会。联邦德国的普里克先生提交了题为《西方现代化与第三世界传统》的论文,对我们如何认识西方模式和现代化等问题.颇具借鉴意义。现将此文节译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从中共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那一刻起,历史就向党提出了一个现代化的要求。现代政党的一个根本标志或者特点是民主和开放。民主主要是就党内选举和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而言;开放则主要是指党的权力结构要向全体党员和向社会成员开放,以及执政方式要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20.
刘佳 《青年探索》2014,(3):88-92
政党青年工作现代化,是指政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使其实现社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同时,加强对其所领导的青年组织的思想政治、组织人事、青年活动阵地建设和青年权益保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使政党的青年工作,与政党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变革步伐相一致。从根本上讲,实现党的青年工作现代化转型,关键在于实现党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青年组织功能的现代化转型、组织动员青年渠道的现代化转型和青年政治能力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