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中国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提供了历史新机遇.在此形势下,中国民营企业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相关地理区域和问题领域体现出重要生力军的角色.与此同时,中国民营企业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不利、国家支持力度不足、自身综合能力不强等多重挑战.随着风...  相似文献   

2.
喻辉 《传承》2011,(14):64-65,88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经历着深刻的文化"危机"。在新时期,中国文化"危机"又有了新的表现。那么,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危机"?出路在哪里?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中国文化"危机"的化解之道:批判继承,融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全球治理带来巨大挑战。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疫情背景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治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是正如"挑战与机遇并存""于危机中育新机"所言,每一次挑战背后均蕴藏着重大发展机遇。本文立足于城市"生命体"和"有机体"的复杂巨系统特征,通过对历史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回顾,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特殊时期,边疆民族地区还存在很多不足和落后的地方,比如价值取向、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介体载体、环体等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危机和挑战,严重影响着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现代化和发展现代化的实际运行。鉴于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务必要积极全力推动自身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发展,努力应战和破解这些危机和挑战,助推中国梦在边疆民族地区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进入 2 0世纪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 ,都可以视为对世界性现代化潮流挑战的反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 ,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改革 ,中国回应现代化的挑战 ,始终面临着两个问题 :一是中国超大社会规模与有限资源总量的矛盾 ,二是中国民族国家利益发展空间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矛盾。 1949年的革命解决了传统制度危机和民族存亡危机 ,为现代化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 ,但其后 3 0年 ,民主建设和经济建设由于种种原因难以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 ,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双重变奏 ,即在推进…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不少企业都在严冬中寻找各种生存之道。然而,每一次危机都酝酿一次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革命,绿色经济就是目前金融危机下的经济新引擎。  相似文献   

7.
1933年中国知识界的这场讨论,是对中国"现代化"问题比较早的认识与探索.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超过了二十年代有关中西文化的论战.在这次讨论中,众多学者赋予"现代化"以描述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内涵,解答如何挽救中国的危机和中国究竟往哪里去的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思潮演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1929年—1933年大危机打破了自由主义经济学,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再次打破了"市场经济均衡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不能再窃据"主流"地位。而中国现代化的成功,终将改写西方主流经济学  相似文献   

9.
当今全球处于资本强势的世界历史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支配地位。这一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但遭遇现代性危机而且面临严峻的现代化挑战。中国从全球普遍联系的世界历史大局出发,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倡议不但是求解发展中国家"文明病"与"落后病"双重顽疾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未来世界历史转变的积极尝试,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立松 《中国减灾》2014,(21):26-27
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重要的改革、发展和转型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了总目标,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新要求。公共危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领导者是重特大自然灾害危机治理的核心,提升领导干部对于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危机治理能力,是我们党执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21,(5)
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贯穿"十四五"规划《建议》的一条重要思想主线。新发展阶段是对当前我国所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论断,我们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们如何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的思想引领,为我国在"十四五"乃至以后更长时期指明了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着力点;新发展格局是以创造性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6,(10)
正自古以来税收都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税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既为改善民生提供了重要保障,更能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活力。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换挡,经济的"新常态"也催生了税收的"新常态"。"新常态"既给地税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更给地税部门提高站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新常态",地税部门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本着对  相似文献   

13.
顺应形势把握住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能够为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人工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同在,应当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判和预测,增强风险意识,更好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导致的失控风险、伦理挑战、就业影响,促进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处理好"善治"与"善智"的关系,走向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与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和平发展、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造福的现代化道路。一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提供了制度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5.
龙玉芝 《传承》2008,(12):102-103
伴随着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实践进程,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仅给这些国家、民族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危及人类主体生存的危机,从而引发了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激烈争论。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国情和经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和反思现代性,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正>新时代新征程的关键词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让中国充满新兴 ,量,这样的中国让美国感到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大转变,即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进行经济建设和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与现代化发生了背离,出现了反现代化的趋向和因素.两种趋向同时并存,相互交织,最终导致反现代化压倒现代化,造成了现代化进程的中断,使中国现代化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作为历史的补偿,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双重变奏孕育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创造性转换,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步入了顺利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如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是2021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实践进程,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仅给这些国家、民族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危及人类主体生存的危机,从而引发了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激烈争论.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特殊国情和经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和反思现代性,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一个加速度的发展进程,现代化的层次越来越深、速度越来越快,社会活力越来越足,发展动力越来越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对西式现代化的突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