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非洲各国文化源远流长。理解非洲文化、深化中非国际发展合作,需要意识到非洲国家众多、文化多样,以及中非合作交流的多样性,构建中非文化交流方略的整体规划设计,将文化交流融入对非合作的具体工作中,让非洲文化走进中国的寻常百姓家。只有这样,才能深化新时代中非国际合作,营造"民心相通"的国际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对话、进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中非合作的最大特点是互利共赢。中国在与非洲的合作中实现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非洲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在减债、人力资源开发、中非经贸合作等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在非洲搞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尽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但中非友好关系经历了时间考验,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合作始终保持着稳定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从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的中国人民,向正在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非洲人民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帮助。非洲也对中国争取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几十年来,中非双方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论坛上就国际和地区重大事务始终相互支持,紧密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本着真诚…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于9月1日在北京举行《非洲文选》首发式。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江绍高、中非友协会长杨福昌,以及外交部、中联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等有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学术机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80多人出席。对外友协副会长王运泽主持了首发式。《非洲文选》收录的100多篇作品为作者黄泽全发表的1400多篇介绍非洲的报刊文章之精选,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反映了中非关系的整体面貌,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友好关系发…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非农业合作的叙事范式偏向于单向的中国对非洲狭义的技术转移和广义的利益互惠,而缺乏非洲社区与中国农耕互动的叙述。在政府层面,中非农业合作多为制度性的农耕互动,其可持续性及深入程度的争议一直存在;而在民间层面,农耕合作不仅能够嵌入到本土农耕社区和民众日常生活,而且能够激发当地民众的主体参与,实现从农业技术到农耕文化的互动。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层面,互惠互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利益相关者对中国农耕文化的接纳程度和主体行动力。可见,中国农耕文化只有通过被本土农耕社区接受,并激发民众的主体参与,从文化互动走向文化互惠,方能深化中非农业合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非经贸投资合作呈现出广阔空间与全新性质.中非合作在给非洲带来新的希望与机会的同时,也让历来视非洲为其后院的西方深感不适.一些西方势力视中国为其在非洲传统利益的严重威胁而对中国横加指责,用意识形态的冷战思维无限夸大中国个别企业在非洲的不当行为并将其政治化.这些带有明显偏见与双重标准的指责在国际上形成一定规模,虽然不会从根本上左右中非关系的总体走势,但对中非关系的干扰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视,中国政府应坦然面对、充分关注,与非洲国家开展更积极有效的合作,推动非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与西方开展对非政策的对话,为中非关系长远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7.
《友声》2009,(4):41-45
<正>"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中非友好贡献奖是中非友协于2006年设立的,旨在奖励长期致力于中非友好事业,成就突出,在中国和非洲均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2006年适逢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贸易也走过了50年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非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规模逐渐增大,质量不断提高,内涵日益丰富,关系愈加密切,成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全面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明证。1950年,中非贸易额仅为1200万美元,1955年上升为3474万美元,1965年达到2.5亿美元,这是20世纪60年代中非贸易最好成绩。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十分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中非贸易额取得年均增长3.6%的好成绩。90年代,中非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其中不少年度的增幅在40%以上。2000年中非贸易…  相似文献   

9.
刘宏敏 《友声》2011,(2):35
2010年12月21日下午,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的"中非友好贡献奖—感动非洲的十大中国企业"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非友好协会会长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非洲非政府组织开始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在非洲的政策和行为上,并对中非合作关系评头论足,给中国造成一定压力,成为影响中非关系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中国必须对非洲非政府组织加强研究,并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陶短房 《小康》2008,(3):96-96
近日,一则关于非洲的神话在众多大小媒体铺天盖地,传得沸沸扬扬,说的是"中非商会保定直属分会"会长刘建军在非洲各国奇迹般发达,并获封"西非六部大酋长"的神话。  相似文献   

12.
浙商在非洲     
随着2006年初《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和日前《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的公布,中非合作的新号角也随之吹响。非洲,在浙江商圈内掀起了一股更大的热潮。这在对市场天性敏锐的浙商看来,既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又是一个新的发展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由公安部主办、公安大学承办的非洲国家高级警官研修班2007年9月在公安大学举办。本次研修班是公安部首次与非洲国家警方合作组织研修培训活动。该班的举办,对于增进中非友好关系、坚强中非执法合作,维护各国与国际社会的和平,促进非洲警方为中国投资继续提供更加优良环境和优惠待遇,维护在非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生活安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援助,这些援助在推动相关国家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以及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的高度称赞,为中非之间发展成为真诚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逐鹿非洲     
<正>11月4日,来自非洲48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携领90多名部长以及1700多名代表聚集北京,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非确定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由此,古老遥远而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再次引起了世人的惊奇。翻阅一下非洲的历史,十六世纪以来或许正是因为非洲有着如此巨大的魅力,因而亦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大国间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16.
目前,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明显提升,世界主要力量加大了在非角逐和对非投入。自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非交往和合作大幅攀升,如何提高对非交往水平这一问题已摆到我们面前。笔者愿意从对非交往的实践角度,谈一谈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忌用有色镜看非洲,把非洲看扁了提到非洲,一些国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热"、"穷"、"病",这并不准确。戴着这种有  相似文献   

17.
继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对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舌尔等八个非洲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近年来,中非关系不断加强,反映了中非间相互需求的现实和各自深刻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中非友好贡献奖是中非友协第四届理事会新设立的,旨在奖励长期致力于中非友好事业,成就突出,在中国与非洲均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非人士,希望借此宣传中非友谊、增进中非人民的了解,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巩固与发展。自今年起每3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获奖者10名,颁奖仪式在每次“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前后举办。首届中非友好贡献奖定名为“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本届评比自今年2月起,由中非友协理事单位内部征集评比和推荐。8月,外交部、国防部、教育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垦(集团)公司等13家单位推…  相似文献   

19.
中非全面加强反腐败合作,契合时代发展需要,掀起了中非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新篇章。非洲是中国海外反腐败的重要战场,中国为非洲提供了打击腐败的中国方案。中非双方将在制度、政策、文化三个层面进一步破除腐败的束缚,使"一带一路"在风清气正的外部环境保障下,真正成为服务于中非两国人民福祉的绿色廉洁之路。  相似文献   

20.
去年8月,我率"中非民间商会"代表团访问了非洲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四国。现将访问的一点思考做一汇报。一、非洲的社会主义莫桑比克是个四季如春的美丽国家。在首都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