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青政办[2016]11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切实做好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编制,指导全省产业扶贫工作,根据农业部等九部委《关于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的通知》(农计发[2016]59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决定成立青海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相似文献   

2.
孙翔 《群众》2018,(1):28-28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这一重要指示,既抓住了当前江苏农业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的主要矛盾,也提出了特色产业富民的发展路径.要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在聚焦产业富民上抓落实,在农业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力争在全国...  相似文献   

3.
株洲市依托产业扶贫促进脱贫增收,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以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竞争力、完善扶贫投入机制、鼓励产业网联式移民搬迁、创新体制机制等扶贫方式,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为株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决议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江苏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与机构。  相似文献   

5.
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中的重点,是践行"精准扶贫"方略,建立贫困群众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贫困地区逐步培育支柱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寻甸县结合山区、农业、贫困、民族"四位一体"的实际,突出抓好畜、薯、烟、蔬、果五大特色产业,倾力打造肉牛生产、种羊繁殖、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现代烟草农业等优势农业基地,在全县形成了抓产业、促扶贫的浓厚氛围,探索出了一条通过产业培育、发展和壮大,实现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6.
吴桂英 《创造》2019,(5):41-45
近年来,开远市委、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和基本方略,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和“长短结合、项目带动、引进龙头、金融撬动、突出实效”的发展思路,针对产业扶贫,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开远市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开远市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把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首要任务,围绕抓基础设施建设、抓主导产业培植、抓经营主体培育、抓新型业态发展、抓技术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积极整合产业扶贫资金,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实现产业政策、资金扶持到村到户,着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加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和群众自我发展、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必须根据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后的新情况、新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辨症施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 (一)实施特色产业工程,通过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实现脱贫。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育、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的逐步取消,单纯依靠粮油等传统农业生产已很难获得较高的收入。要想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在扶贫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并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的资源、气候等特殊优势,扶  相似文献   

8.
关于咸宁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光志 《世纪行》2007,(4):19-19
咸宁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情况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着力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前,咸宁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态,2006年农村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同比增加近300元,增幅约为10%。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依托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经营特色产业,有效的促进了农民增收。纷纷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仅通城、通山两个县,今年就完成了2万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转移就业1.72万人,达到86%。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扶贫工作日渐深入的同时,贫困地区折射出的文化贫困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文化扶贫体制机制不完善、农村贫困主体地位缺失、贫困文化恶性循环,是农村扶贫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们应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扶贫计划,带动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以"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以"四个三"("三通三改三治三提")活动为农业农村工作总抓手,以解决群众的诉求、回应群众的期盼、化解突出矛盾为突破口,在基础设施改造、人居环境改善、社会风气改变、特定群众关爱、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高位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陈东 《人民论坛》2020,(5):88-89
农村产业扶贫要着眼于当下,更需具备战略眼光。要走绿色生态之路,在选择扶贫项目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要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农村产业扶贫的主体权责关系,让贫困户拥有脱贫致富的能力,获得持续稳定收入;要发展特色产业,使农村产业扶贫取得长远效益;要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供多方位一体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屯昌县将产业扶贫摆在首要位置,扎实推进各项产业支持扶贫工作,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加强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推动产业互助合作社规范运作,实现产业帮扶组织化全覆  相似文献   

13.
开县是刘伯承元帅的家乡,是重庆市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移民大县。自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贫困县以来,该县紧紧围绕全国和重庆市农村扶贫规划纲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以稳定减贫增收为工作目标,以整村推进、片区开发为载体,推动全县扶贫事业实现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宁都地处赣南北部,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立足当地资源,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着力培植壮大农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了果业、黄鸡、蘑菇三大主导产业和烟叶、蚕桑两大区域特色产业,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6,(5)
正一、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深刻领会党的扶贫政策,对即将奔赴扶贫一线的队员及部分机关干部开展为期五天的工作培训。为精准识别,对高桥村逐户走访,为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经第三方评估满意度98%以上。为强化精准施策,帮助制定高桥村"十三五"扶贫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二、全力推进"三万"活动扎实开展"三万"活动,积极推进"1+X"项目落实。已确定为高桥村建一座装机容量200千瓦的光  相似文献   

16.
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安稳致富是忠县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必须拿出抓移民迁建那样的劲头来抓好产业发展,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基本解决城镇移民就业,农村移民安置质量明显提高。一、抓特色壮规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对移民就业的承载力忠县农林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将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扩大农村移民就业的突破口,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345”工程。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新世纪的开端,是全面实施“十五”发展计划的第一年,对于我们十堰市来说,又是在基本解决农村温饱的基础上,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的启步年。我们要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切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争取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推进十堰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式扶贫和小城镇建设,不断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开发优势资源,发  相似文献   

18.
正青政办[2021]2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做强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构建高原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农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工作需要,经省政府研究同意,建立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亦是精准扶贫实践中的核心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借其自身优势,可以成为扶贫项目和扶贫工作开展的核心,但同时也要看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精准扶贫还存在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对扶贫项目监督,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重庆市大足区幅员143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06. 8 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良好,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作为成渝相向发展战略腹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支撑、成渝主轴特色产业集聚区、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农业农村工作正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当前,大足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稳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