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行》2007,(11):17-17
我省近年来对外文化交流的现状和成绩 目前基本形成以官方交流为主导,民间文化交流为主体,对外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相似文献   

2.
18问为何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精彩语录: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郭建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民族的复兴需要以民族文化的复兴为支撑。中国改革开放持续30多年的快速  相似文献   

3.
张玉华  刘晓东 《前沿》2012,(18):18-20
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是我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已有了较好的基础,实现了官方和民间的“两路并举”,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交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但在双方的交流合作中也遇到观念、体制、基础设施等层面的问题.要推进广西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必须激发文化产业活力、拓展广西与东盟文化产业多领域的合作、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氛围,切实加强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4.
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国青年的影响邵涡阳青年对外交往的实质是青年的对外文化交流,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交流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经过人为加工并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指社会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又称精神文化。我国自1979年实...  相似文献   

5.
杨海云 《人民论坛》2012,(20):244-245
加强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是苏联文化与外交改革的重要内容。迅速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是赫鲁晓夫时期外交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对外"文化进攻"是苏联国际战略的重要方针。在改革的背景下,苏联的对外文化交流为树立苏联的国际形象、促进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同时,苏联对外文化交流也存在着某些障碍。  相似文献   

6.
余熙 《长江论坛》2004,(5):13-16
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运用科学发展观,使得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对外文化交流的国际背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我们能走出"以人为本"的文化困境,自觉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6)
正文化传播赢得文化认同,文化交流贵在文化融合。近年来,江苏以深化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为引领,以展示江苏改革发展成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介江苏特色文化、塑造美好江苏形象为基本任务,着力讲好江苏故事,致力推动江苏文化"走出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成效斐然文化品牌引领文化交流,文化名片助力文化推广。着力打造传统  相似文献   

8.
唐朝通过对外部世界主要是西域与中亚地区的涵育式拓展,在多渠道的中外交往过程中,物质贸易与文化交流都双向展开,构建起了一个以长安、洛阳两京为中心的具有良好国际秩序的世界性帝国,树立了前近代国家对外交往的典范。唐朝对外交往世界格局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富足强大的综合国力、开放进取的社会心态以及多元包容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9.
如何求同存异,建立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合作机制,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面临的重大课题。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要建立利益高度相关、文化彼此融合的伙伴关系,促进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带动沿线国家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丰富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传播弘扬浙江特色历史文化,既打响了浙汀文化品牌,又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为树立浙江良好的对外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7)
<正>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江苏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以深化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为引领,着力推动江苏文化走出去,讲好江苏故事,传播好江苏声音,在创新对外宣传方式、丰富对外文化交流内容、提升江苏外宣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良好的反响。用活外宣品牌,"最特色"文化活动走向世界。在省委宣传部的重点打造下,"感知江苏"文化交流品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第五,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不断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对于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具有重大意义。提高推动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3.
《时事报告》2006,(6):8-8
政协委员、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呼吁,中国要想对世界文化做出较大的贡献,国家就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中国是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之一,但几百年来,逐步落后,对外文化交流逆差严重。和对外贸易“出超”相比,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中国无意强权,但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上海》2008,(9):12-12
为进一步发挥上海重要文化窗口单位的示范、展示与对外宣传作用,在相关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近期市政府新闻办首批授予申城11家单位“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基地”称号并进行了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15.
构建新世纪中国对外文化战略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国际社会文化化的要求,是当前对外文化交流现状和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保障文化安全的要求。国家力量的不断提高、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飞速发展为构建中国对外文化战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的构建必须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中心,以坚持相互借鉴,寻求共同繁荣,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为目标,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以清醒认识中华文化在国际文化秩序中的地位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各类讲话、文章和外事活动中屡次强调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涉及对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内涵和特征等各方面。在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实践和世界和平发展潮流背景下,习近平从文运与国运、文明间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充分阐释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并就"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体现出了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既彰显了习近平对于世界局势的前瞻性认识,也对我国当今外交工作和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沉淀,展示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直至今日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和底气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构筑对外文化交流平台,还要加强文化交流体系建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史简讯     
《春秋》2014,(6)
正《亲历济南——港澳台外文化交流》面世10月初,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征编的文史专辑图书《亲历济南——港澳台外文化交流》正式出版。该书共收录文章60篇、20余万字,题材丰富,图文并茂。以"亲历、亲见、亲闻"的笔触,主要记录了建国以来,济南市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对外(含国外、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的缘起、过程,以及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难忘经历,集中反映了我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对外文化工作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指导下,文化战线的同志们努力奋斗,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发展需要,创建、开拓、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事业,历经艰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着肥沃的文化土壤,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雄厚的国力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心理基础,彰显着我国的文化自信。新时代,加强文化自信,必须要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