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侵权及其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制度框架下,由于缺乏村委会选举权利的救济制度,导致村民选举权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此外,对行政侵权行为处罚不力,也成为当下乡镇机关频繁侵犯村民选举权的制度性因素。因此,健全村民选举权的宪法、诉讼和行政救济体系,成为控制村委会选举中行政侵权和规范村委会选举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选举制度是选举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和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它是一个国家宪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选举制度的原则、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组织、选举程序、选举诉讼等。“宪政是运用宪法合理分配和制约国家权力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在理想的状态下,宪政表现为以制定宪法为起点、建立民主政治为内容、厉行法治为原则、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和政治过程。”[1]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选举制度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选举制度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产物 ,其选举的基本原则是在长期选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些原则反映了中国选举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从 195 3年颁布第一部《选举法》至今 ,选举的基本原则在不同时期都有具体内涵 ,并逐步发展完善。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主要有 :(1)普遍选举权原则 ;(2 )平等选举权原则 ;(3)等额、差额相结合原则 ;(4)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 ;(5 )秘密投票原则。(一 )普遍选举权原则普遍选举权原则是选举制度最根本的原则。这一原则源于 18世纪美国激进主义平等派 ,他们提出了“无选举权则不纳税…  相似文献   

4.
法治博览     
<正>平等选举权与选举制度的平等原则莫纪宏在2009年12月1日《学习时报》载文《什么是选举制度的平等原则》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确立"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原则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与城乡人口的选举权不平等的观点是错误的,在理论上混淆了"平等选举权"与"选举制度的平等原则"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帅长宝 《中国民政》2007,(10):41-41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8年颁布以来,已进行了三届村委会直选。随着我国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的深入,"一法两办法"中部分规定已不适应农村实际,导致一些具体问题和环节在操作上不易把握,在选民登记环节尤为突出。一、存在的问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  相似文献   

6.
在近现代民主政治下,选举权被形容为选民"用手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和民主选举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不断发展完善。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从人大代表选举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选举,从职工代表选举到其他各种社会组织选举,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断扩大,民主选举的魅力不断凸显。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民主选举的发展可以用"小步快走"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应当明确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两个不同层面的界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参与选举和被选举国家机关的代表、公职人员、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企业负责人、事业单位负责人、社会团体负责人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因此,人大代表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人民当家作主的质量。公民成为人大代表是通过选举活动来实现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选举活动的依据和基础。各国宪法和法律一般都规定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主体和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享有和行使是有条件的,需要法律的界定和维护。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启动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将坚持八大原则:一是普遍选举原则。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村民,不受民族、性别、家庭出身、教育程度等限制,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平等选举原则。保证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男女平等,各民族平等;三是直接选举原则。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消村委会成员;四是差额选举原则。  相似文献   

10.
洪丰 《公民导刊》2004,(7):12-13
如果说选举权是村民的神圣权利,那么罢免权则是这一权利的必要延伸,没有罢免权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选举权。  相似文献   

11.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选民流动的急剧增加与户籍制度、政治运行机制、选举制度等变革滞后所形成的张力,是流动选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制度层面的主要原因。当前,要重视具体选举体制和选举程序的创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修改选民资格标准,改进选民登记制度,完善选区划分标准,确定合理的选举时间,为保障流动选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桂春丽 《今日民族》2009,(10):51-52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是国家选举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基石。随着村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本身存在的政策空白导致的选举问题越来越凸显,在一部分地方,宗族势力影响并掌控选举,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广大村民的民主权利,限制了基层民主政治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侯区一:选举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简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拥有选举权的主体空前广泛,但并令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属下列三种情况的公民没有选举权。①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③精神病患者。误区二: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领导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权利。简析我国选举法规定,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即选举人民代表的权…  相似文献   

14.
匙健 《人大研究》2007,(11):40-42
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制度是宪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民主国家,选举就是授权,因此,选举也就成为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在国际人权法体系中对如何保障公民的选举权  相似文献   

15.
《山东人大工作》2010,(5):16-18
淄博市淄川区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进行符合淄川区情的选举制度改革。在2007年11月举行的区人大换届选举中,率先在全省取消城乡选举权差别,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也为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修改《选举法》提供了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公民选举权的平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6.
民主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活动,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选举进展顺利与否,选举结果人民满意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大局。为了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地、充分地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选举,不受他人干扰和支配,体现选举的真实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必须坚决查处破坏选举的违法行为。为此,《选举法》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有下列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分:(一)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二)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  相似文献   

17.
正与选举制度的改进相比,更关键的是以制度落实捍卫选举公正,以程序正义保障公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利、真实表达选举意志。今年是基层人大换届选举年,9亿多选民将以直接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权是民主权利的源头,也是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谱系的基石。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公民选举权运用最为频繁的领域是选举各级人大代表。1979年出台的选举法,将直接选举人大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选举权保障与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大量新生代农民工人户分离,进驻城市务工,已成为城市的中间层.但是,对市场经济的过分追捧、政治文化发展的滞后以及传统户籍制度的阻隔和法律法规的缺陷使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克减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必须统筹城乡,改革户籍制度;与时俱进,改革法律制度,依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人大代表应职业化、专业化,改革"代表为官"的体制;新生代农民工应社团化,使其成为一个单独的选区,独立参加选举活动;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切实改善农民工的经济状况,从而以改革户籍制度为突破口,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益.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广大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是一种崭新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村民自治的内涵,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项基本内容,而民主选举又是这一政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中,依法搞好村委会的选举与依法维护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两项非常重要的自治任务。搞好依法选举和依法护权,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依法选举是依法护权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同处一个统一体中,彼此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没有无法…  相似文献   

20.
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实践,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实现民主的选举,确保选举的民主价值,有赖于法治的规制,有赖于与法治的互动与均衡。在选举制度的发展谱系当中,存在动员型选举、法制型选举与法治型选举等形态,其中,法治型选举是理想形态的选举。所谓法治型选举,就是用法律制度来规范选举程序,强调严密的选举程序和科学的选举技术,尽量排除人治因素的影响而确保选举之民主价值的选举模式。迈向法治型选举,有其现实逻辑及推动力量,是我国选举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