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维度看,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是由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的整体。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对当今时代主题、时代特征、时代潮流做了精准判断,并认为时代具有相对性、变化性和层次性。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时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观察时代、把握时代的理论方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通过实践活动引领时代潮流,促进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前行都与时代同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也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实事求是地面对时代变革,根据时代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总体安排,在回应时代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积累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宝贵经验。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准确研判时局变化、紧跟世界潮流、引领时代发展,才能尽显其时代性风采。尽管在不同阶段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认识角度多有不同,但是"回应重大时代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本共识。习近平关于如何使经典马克思主义彰显价值和魅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使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等论述,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实践和基本前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有利于培育民族的文化底蕴,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实践和基本前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有利于培育民族的文化底蕴,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6.
赵士发 《求索》2022,(6):38-45
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首先要解决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这两个前提性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构建的可能性不仅在于中国乃至世界人类数字化生存的现实前提,而且在于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的跨学科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都具有开放性与批判性,且二者的结合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构建的必要性在于其重大的时代意义。在理论上,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构建对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上,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的构建对改造符号世界,解决人类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和现实都无可争议地表明,从科学性和实践性来看,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体系能够与马克思主义同日而语。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仍具有无比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真理,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现实科学,是我们立党立国和治党治国的指导思想。当今时代境遇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历史进程和规律性研究,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时代引领。  相似文献   

8.
于英 《人民论坛》2010,(2):44-4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实践和基本前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有利于培育民族的文化底蕴,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9.
张国宏 《今日浙江》2011,(11):82-8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回应时代问题、引领时代前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重大论断,成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的重要文献和典型样本。本文拟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框架,从“时代化”和“化时代”统一角度入手,着力从学理上探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涵义。首先,我们需要理清相关范畴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时代化和化时代的关系?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不断与中国具体实践、中国文化传统、中国历史时代相结合,带上越来越浓厚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时间域、空间域和问题域,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推进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催生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经过中国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与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逐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与价值范畴,一直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前行,也见证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祥、发展与时代命运起伏。在文化自觉视阈下,通过审视当代中国从文化启蒙、文化自立、文化错位到文化自信的基本脉络,我们可以纵览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雏形的奠定、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经曲折与反复、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创新发展的演绎图景和艰难历程。厘清这一脉络,不仅是从理论上探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诉求,更是站在文化自觉的高度,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多种理论思潮的比较、筛选中接受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起点。十月革命根本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态势与路径,使我国革命的国际参照与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具备了或然性条件。伴随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演进发展,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或然性逐步向必然性转变。历史启示我们,必须认清时代潮流,开展时代斗争,履行时代使命,顺应时代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的历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正是在不断定位每个时代的历史方位,解决时代突出矛盾,破解时代痼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围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课题,不断探索和解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大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完美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命题的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姚亮 《传承》2013,(5):51-5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研究,推动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使我们党能够永远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永远与时代发展同步,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姚亮 《传承》2013,(7):51-5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研究,推动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使我们党能够永远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永远与时代发展同步,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命题,直接影响无产阶级政党认识时代主题、判断国际形势、应对时代问题。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观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深入拓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实践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观在时代主旨上全面拓展内涵、在目标规划上科学设定时代任务、在解决方案上彰显中国特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观紧扣时代主题,不仅成为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焕发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从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主旨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在实践意义上的逻辑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