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说服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力的基本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有说服力的队伍和探寻科学的说服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力转化为大众化的现实途径。只有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并遵循一定的说服程序和规律,才能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张君 《传承》2013,(10):56-5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的推进必须切合农民的实际生活。找出制约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维度,认清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把握好推进工作的几点原则,丰富马克思主义传播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是党中央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卢万村 《传承》2009,(14):30-31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在农村实现大众化传播必须综合考虑农民的理论接受水平、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心理特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坚持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及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之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揭示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在多元化文化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系列启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策略,以间接手段为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整体推进,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以理论的开放性发展为保证,最终目的是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动性和自觉意识的社会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持续性的长期推进的进程,要尤其重视培养先进知识分子,发挥先进知识分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宣传马克思主义、承担农村居民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农村意识形态的作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微弱。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机制。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机制,应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机制、应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机制、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的思想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在农村实现大众化传播必须综合考虑农民的理论接受水平、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心理特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坚持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及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依据历史主题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历史进程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对应的特点和主题分别是革命与斗争、探索与发展、改革与开放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内外因互动,以及社会矛盾、生活境域和接受心理的总体性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及新的要求。当前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有信仰危机、环境驱动和理论困境等多种深层次的原因。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构建互动协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吴莎莎 《传承》2009,(20):84-85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广大的农村领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共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开拓者和推动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有必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彭湃在农村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与效果及其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薄弱环节也在农村。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把党的理论交给广大农民群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占领广大农村,武装农民群众,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广大的农村领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薄弱环节也在农村。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把党的理论交给广大农民群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占领广大农村,武装农民群众,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全球化与改革开放的内外因互动,以及社会矛盾、生活境域和接受心理的总体性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及新的要求。当前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有信仰危机、环境驱动和理论困境等多种深层次的原因。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构建互动协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马明  王燕晓 《前沿》2011,(7):46-49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点和难点的工作在农村。在当前农村的特殊情况下,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要坚持以为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原则,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宣传普及,并建立长效机制予以加强这一工作的长期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韦文华 《人民论坛》2013,(26):39-4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媒体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网络媒体通过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制作精良的专业宣传网站以及完备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有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另一方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为网络传媒的发展指明方向,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马可 《人民论坛》2012,(20):132-133
高校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因此高校应当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学术界有关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虽然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着视野狭小、涉及面窄等不足。需要从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推进的可行性途径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研究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苗瑞丹 《前沿》2011,(12):62-64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出了开创性探索和重要贡献。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宣传方式的通俗化和多样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这些探索对于当今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英 《青年论坛》2010,(1):39-41
积极探索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社会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法;互联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0.
张悦 《传承》2011,(26):38-39,41
目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虽然已取得不少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种类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