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浩 《前进》2010,(4):56-56
今年第1期《求是》杂志刊载了河南省邓州市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的典型做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四议”指的是:一是村党支部会提议。对村内重大事项,村党支部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广东民政》2010,(1):5-6
“4+2”工作法的基本含义 所谓“4+2”工作法是指.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4+2”工作法决策、实施,其基本程序包括“四议两公开”。“四议”是指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相似文献   

3.
“4+2”工作法源于河南省邓州市近年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实践,其具体内涵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和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相似文献   

4.
正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即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条例》2018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强调了凡是农村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都要经党组织研究讨论,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加强村务监督。继2010年、2013年之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相似文献   

5.
丁耀 《中国民政》2010,(3):F0002-F0002
<正>河南省邓州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机制,创造性地推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即:党支部会提议、党支部村委会"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结果公告、实施结果公开。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工作法受到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6.
南阳市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南阳市近年来在农村大力推行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动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村级组织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9,(8):38-38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全省村级组织推广邓州市农村党支部、村委会"4+2"工作法的决定》(豫文[2009]85号,以下简称《决定》),推广了邓州市委、市政府"4+2"工作法,要求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决定》要求充分认识推广"4+2"工作法的重要意义,将此工作方法合理运用,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日从石阡县同荣乡得知,截至12月.陔乡完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16个.有力地改善了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8000多群众受益,当地群众说,这是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中实施“四议两公开”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9.
受农业税取消的影响,村级党组织传统的政治、经济、管理等各项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州市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充分考虑到党组织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和堡垒作用,完善了党的领导机制、党内民主机制,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化了制约监督机制,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受农业税取消的影响,村级党组织传统的政治、经济、管理等各项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州市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充分考虑到党组织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和堡垒作用,完善了党的领导机制、党内民主机制,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化了制约监督机制,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曾永学 《协商论坛》2011,(12):34-35
2010年7月,我被省委组织部和省政协机关选派到鹤壁市淇县庙口镇老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在省政协及办公厅和市、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认真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忠诚履职,尽心尽责,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深入调研理思路,协调关系上项目,团结队伍奔小康。1年多来,老庄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各项工...  相似文献   

12.
<正>夏日傍晚,百年大樟树下,村民们围桌而坐议事。这不是茶余饭后纳凉闲聊,而是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生动场景。2005年1月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同志来到小古城村调研,提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多年来,径山镇人大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殷殷嘱托,以小古城村为治理样本,积极探索实践“四议六步”民主议事工作法,并将该工作法在更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一线工作法”实施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一线工作法”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机制创新,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实施“一线工作法”的背景及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一线工作法”,走群众路线是现代政治的必然趋势。在现代政治中,任何一个政党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都难以维系政权。尽管不同性质的政党对群众的态度不同,但是,尽可能多地争取群众的支持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底,远安县农村开始推行政务、财务两公开制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农村“两公开”犹如清风拂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成为近几年来远安农村工作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农村“两公开”活动的深入开展,给远安县委、县政府创造性开展工作提供了灵感:何不把“两公开”由农村引向城镇,延伸到全县党政机关、工作部门、乡镇基层站所及厂矿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 廉政建设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经试点单位探索而总结出的“两公开一监督”,即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的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初步实践证明,“两公开一监督”对于增加政务透明度,防治腐败现象有积极作用,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通过“两公开一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一些重大的贪污、受贿、走私案件正逐步被揭露出来。但是,应该看到,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两公开一监督”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才有生命  相似文献   

16.
“八步工作法”是在求新时期农村工作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的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八步工作法”的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全民公决、阳光作业这“四个基本程序”,群众代表参加、群众管钱管物这“两个基本要件”,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实施“八步工作法”,必须正确处理签字难、监督难、扫尾难等等具体问题,就必须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树立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在运用“八步工作法”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过程中始终坚持求真务  相似文献   

17.
潼南县双江镇林湾村,通过推行"四议三公开"工作法,消除了群众误解,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有效提升了基层民主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化路街道地处河北省唐山市中心,下辖15个社区,6.99万人口,有党员2389名。近年来,文化路街道创造性地形成了既有工作特色又有典型推广价值的“五民”工作法,即:“想民”工作法、“爱民”工作法、“知民”工作法、“助民”工作法、“乐民”工作法,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宜城市委、市政府从农村改革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农村民主管理的新路子,在全市范围内普遍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政务和财务公开,采取公开墙的形式定期进行公布,让农民群众对村组干部和财务人员实行民主监督。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目前,全市农村政务达到了“五公开”,财务达到了“十三公开”,“两公开一监督”工作走上规范化健康发展轨道,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好评。农业部和省、市领导对宜城“两公开一监督”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建设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管理工作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务和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13,(11):29-29
一.优结构.推进“幸福社区”建设制度化。一是推进党建社区化。按照“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党员双管、活动齐抓”的要求,创新工作载体,实现“1+N”组织设置模式、社区“大党委”体制和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全覆盖。二是推行以“五议两公开”为重点的社区议事规则。健全每月一次的社区党组织会议制度,完善涉及综合协调、民主管理、服务群众和共建互助等方面的社区运行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