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领导干部要做学法用法的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学法的自觉性,做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模范。要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本领。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完善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能力考试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南通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市将在苏中率先快速建成文明法治城市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时俱进,加大普法力度,实现“两个转变”。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司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这4种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其中领导干部是重中之重。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决策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在“四五”普法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制理论素养、宪法观念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他们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才有助于…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02,(6):1-1
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且还包括或涉及法律问题。这其中当然也会涉及我们司法行政系统的多项职能和业务。面对加入WTO的挑战,我们的对策如下:首先,要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我们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制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组织各级领导、公务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法制统一、依法管理、透明公证、公平竞争等观念,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这对于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具体落实“四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培养和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弘扬法治、运用法律管理国家,既是一种现代思维,也是一种现代管理手段,是对法治的性质、作用和认识的重大发展。太原市杏花岭区委、区政府充分适应依法治国新形势的需要,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当做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部署,大力落实,逐步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纳入基本的工作制度,推动全区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带头用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水平和能力。 杏花岭区委、区政府联系实际依法治理,大力推进依法治区,做到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科学决策。 (一)严格按照中共中央的有关精…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指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依法行为能力(包括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等)与水平的总和,是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政治素质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否应对加入WTO后的国际法律规则、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能否正确推行依法治国方  相似文献   

7.
姜涛 《行政与法》2012,(5):23-25
依法治体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本方略和现实需要,本文在分析现阶段依法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体育强国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体的理念,选择正确的路径,即加快体育立法,完善配套法规,加强体育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体育执法的能力,强化体育法治意识和普法宣传,完善体育法律和执法监督体系,寻求多种体育法律服务和救济途径等依法治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实行学分制领导干部学法取得好成效为认真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指示,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努力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进程,“三五”普法以来,吉林省始终把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9.
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所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依法行政总体现状的客观需要。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包括依法决策能力、依法协调能力、依法执行能力、依法指导能力。必须从人事考核制度、法律培训制度、监督机制、行政诉讼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体制上强化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重在提高法律意识和树立法制观念,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能力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建立一个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考核评价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在近日召开的启东市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上,启东市委副书记徐仁祥指出:部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依法治市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有些干部,过去当老百姓时,主张多一些民主,要求多一些民主渠道,做了干部特别是当了领导干部,就嫌民主麻烦,这种变化值得我们注意。徐副书记强调,作为领导干部,强化依法行政,首先要确立两个观念:一是法大于权的观念。官权民授,手中的权力不得乱用。对于人民,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就不应受到法律的追究;对于国家干  相似文献   

12.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首次被写进十八大报告,成为全党上下的共识,特别是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时代要求之下。法治日益受到重视的进程,体现着我们党对执政理念的深刻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于担当,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意味着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宪法法律至上。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核心是要推动理念法治化,关键是要推动权力法治化,根本是要推动市场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决策能力,是领导干部遵照法律进行决策的素养和水平,是衡量领导干部决策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和标志,是依法决策和决策合法的重要保障,更是影响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领导因素。中国已加入WTO组织成为正式  相似文献   

14.
“三五”普法以来,北京市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领导干部学法要形成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将学习和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本领,作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和基本要求,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几年来,北京市围绕明确1个目标,抓住3个环节,落实4项措施,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使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工作伴随着全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不断得到加强,进一步促进了依法治市工作的开展。一、明确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标“三五”普法以来,…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就是对法律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乃至行动上的孜孜以求。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了法律信仰,才会自觉控权、依法行政,同时给整个公务员队伍做好表率。领导干部带头树立法律信仰,需要主观上努力学习和实践法律,也需要从客观条件上加强法制教育,在选人用人上突出法治素质。  相似文献   

16.
李鸿渊 《行政与法》2005,25(1):18-20
依法执政是新时期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能否具备依法执政能力是实现依法执政的关键因素。依法执政能力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执政党依法把党的意志和行为法律化的能力直接体现,就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二是行政机关依法办事能力,就是要求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三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思考问题和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7.
依法执政是执政党把握执政规律的重要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客观需要。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关键是依法授权,核心是依法用权,保证是依法监督。依法执政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从事执政行为的依据是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而不只是或主要是执政党自己的政策;要求执政党通过法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执政,而不是直接通过执政党的组织形式执政;要求执政党应依据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国家权力运作方式来执政,而不能打乱国家政权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滦南县委围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提出了依法从严管理社会的理念,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依法治县。2012年滦南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以来,始终紧紧围绕依法治县这一工作主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面监督和配合了依法治县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五五”普法以来,我省始终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以制度为保障,以学法为关键,以用法为目的,以考核为手段,多措并举,统筹兼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有效提升了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省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1997年以来,山西省晋中市交通局在市委、市人大、市政 府的领导和监督下,有效地提高了市、县两级交通管理部门依法 行政、依法办交的能力,交通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对照法律法规,明确执法任务范围 为了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我们将涉及交通行 政管理部门法律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交通部的规 章、省政府有关交通的规章,以及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