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本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布告、公告、通告和公报都是公开发布的知照重要信息的公文,在写法上、文体上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因此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首先,从制发机关及公文性质看,“三告”过去都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其中,各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布告、公告,也属于司法公文.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21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未将布告列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范畴.其具体区别是布告过去多由省、市、县政府机关发布;  相似文献   

4.
报告与请示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上行公文文体,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而错用.例如单位需要上级拨款,常写《关于请拨……款的请示报告》.就连干部要求调转,职工请求困难补助等事项,某些主管领导也常说:“你先打个报告吧,我们研究后再定.”总之,在很多人看来,只有“报告”才是一个文种,而“请示”不过是个动词.有的单位领导在审核、签发文书人员或承办部门起草的公文文稿时,还特意在“请示”之后加上“报告”二字,以求“完整、准确”.因此,将请示与报告混用或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的错误,至今还常见到.其实,报告与请示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国务院办公厅1981年2月27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和1987年2月18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都明确规定,报告与请示是两种用途不同的公文.针对某些机关对此注意不够的问题,1993年11月21日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更明确地将报告与请示分为两个不同类别的公文.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及以前发布的暂行条例也都做了类似规定.强调“‘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不应当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相似文献   

5.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化、制度化迫在眉睫,2001年1月1日施行的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的改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认真学习贯彻新<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函.是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下略)的一种办公行文方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九条第十一款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其功能主要是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规范性文件的效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叶必丰规范性文件即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而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的规定所...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5号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9.
杨诚 《行政与法》2002,(10):82-83
公文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基层行政机关中不依照法律法规行文的现象却很普遍,这与行政机关领导有很大关系。本文针对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行文现象,提出了领导依法行文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了解决的基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保障行政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适用本规则。  相似文献   

11.
《司法业务文选》2013,(28):3-12
1.2013年4月3日司法部令第127号公布2.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22日建设部令第149号发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管理,提高工程造价咨询工作质量,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会议纪要"是通用的公文种类,而"审议意见"则是特定的法律文书,"会议纪要"不能替代"审议意见". 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之规定,"纪要"被明确为各级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而《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六条则直接称之为"会议纪要"作为人大机关公文种类,"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相似文献   

14.
1.2010年12月3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5号公布2.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第三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20日监察部令第10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惩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 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16.
(1997年5月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第三章监察机关的职责第四章监察机关的权限第五章监察程序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监察工作,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依照本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第三条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四…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纠正违法和不当执法行为,规范司法行政机关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执法监督检查,是指上级司法行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修订后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成为规范、指导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最具权威的规范性文件,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该《办法》的内容与现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相一致,已不适应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的时代需要,本文试从依法行政的角度对修改《办法》提几点建议。一 一、现行《办法》落后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进程,没有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以1990年《行政诉讼法》开始实施为标志,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现行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管理的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全权负责本地区的医疗事故鉴定工作。这种医疗事故鉴定体制是根据国务院1987年6月29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而建立的。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这一鉴定体制的弊端已充分显露,其结果便是直接导致鉴定结论的失真。由此而引起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与患者及其利害关系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信誉,阻碍了我国医事法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行政处罚与行政审判杨克佃今年10月1日,行政处罚法正式实施,这将有力地推动行政审判工作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行政审判工作的水平。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是一致的:行政处罚法第一条规定,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规定,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