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班途中遇车祸,交通赔付后可再享工伤待遇告诫:必要时应寻求法律援助"若不是法律援助,别说获得民事、工伤‘双项’赔偿,就是获得一项赔偿也很难哟!"近日,南漳县农民工李圣美接过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49320.71元工伤赔偿款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2.
《工友》2008,(7)
近年来,夷陵区总工会依法帮助6名工伤职工获得了赔偿,受到了职工、家属和社会的好评。目前,工伤赔偿成为维权的焦点和重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受伤职工或遇难职工亲属在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上处于弱势。  相似文献   

3.
《时代风采》2010,(18):17-17
问:今年8月,我的一个朋友受了工伤,由于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赔偿金额与受害方要求差距过大,一直没达成调解。请问,我们能不能等到2011年1月1日新的赔偿标准出台后,再请求赔偿?  相似文献   

4.
张义  郝凤香 《工友》2015,(2):23
案例回放:孙某系某纺织公司职工,公司为其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但未参加工伤保险。2013年6月,孙某操作机器时不慎挤伤右手。公司对孙某工伤赔偿数额无异议,但认为应从中扣除其已获得的人身意外伤害险赔偿3万元。孙某能否兼得人身意外伤害险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工伤保险属于法定的社会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具有强制性。  相似文献   

5.
谭立独 《工友》2012,(12):8-9
工伤的处理,理论上只需要经过工伤认定、伤残等级评定,就可以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赔偿的具体数额。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工伤案件的处理,往往要经过纷繁复杂的过程,最高可达21道程序。等所有程序走完,起  相似文献   

6.
于之俊 《工友》2009,(1):21-21
案例回放: 2008年2月,张某在某建筑公司工作时,从脚手架上摔下受伤。当年5月,张某和公司就赔偿问题签订了私了协议。协议约定:公司一次性支付张某7万元,与张某解除劳动关系,张某不得再次向公司主张工伤待遇。协议签订后,张某申请了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其为3级伤残。  相似文献   

7.
《工友》2008,(12):34-35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简单明了的规定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仍然遇到了一系列的追问:“上下班途中该如何界定?是否对上下班的时间及路线有要求?尤其是在有实际侵权人的情形下,工伤职工得到工伤赔付后,主张民事赔偿能否得到支持?这已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请看——  相似文献   

8.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4,(12):32-32
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可以兼得吗?案例:去年年底,我出差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我丧失劳动能力。我受伤后,公司为我申报了工伤并得到了社保部门的认定。在伤残鉴定作出后,肇事车主赔偿了我21万元。我认为,这些钱不足以弥补我的损失,遂要求享受工伤待遇。而公司认为,我已获得人身损害赔偿,无权再要求工伤赔偿。请问公司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9.
问:我的一个表兄在一家建筑企业工作,3年前在一个项目现场指挥时摔断了右臂。当时企业领导劝他:为了保全公司声誉,不要申报工伤了,并给他报销了医药费用,还签订了赔偿协议。如今时过境迁,企业换了新的领导,以没有工程为由想与他解除劳动合同,这时再申请工伤认定还行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外派劳务人员在境外遭受工伤损害后难以获得充分和有效赔偿的事件频繁发生。通过明确对外劳务合作的劳动关系性质、扩大我国劳动法规的域外适用、完善对外劳务合作相关合同、增加工伤损害的赔偿方式、对外缔结相关国际条约等方式,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工伤损害赔偿权益,促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赵玉荣  工友 《工友》2014,(1):27-27
正《工友》编辑部:我父亲今年62岁,从老家农村到武汉一个建筑工地打工。2013年10月,他在工地施工时,从楼上掉下来,腿摔伤骨折。我们找建筑公司要求工伤赔偿时,建筑公司说我父亲超过60岁,不能按照工伤赔偿。同时,建筑公司说将活包给了工头,工人受伤应由工头处理,公司不管。我想问一下,我们该咋办?我父亲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相似文献   

12.
谭立独 《工友》2009,(7):4-6
近年来,诸如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遭遇机动车事故伤害等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伤害被认定为工伤,获得工伤待遇后,另行起诉致害之第三人,请求民事赔偿,或者在获取了致害人的赔偿后,另行起诉要求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这样的案件中并没有统一的法律依据,甚至没有统一的认识,裁决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具体包括四种情况:一、已经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不能再获得民事赔偿;二、已经获得民事赔偿的,不能再要求工伤保险待遇;三、已经获得民事赔偿但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  相似文献   

13.
秦兴旺 《工友》2006,(11):38-39
“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受伤不能按工伤赔偿。”法院的这个认定让黄肇能怎么也想不通。为了这句话,他苦苦地走了5年的工伤索赔路。2006年7月,广西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裁决,终于让他露出了笑脸。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11,(7):28-29
在我国,劳动关系的存续是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实践中,即使存在劳动关系,但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缺乏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多少因工受伤的劳动者被挡在了工伤赔偿的门外。  相似文献   

15.
谭立独  刘艳玲 《工友》2012,(12):8-13
工伤的处理,理论上只需要经过工伤认定、伤残等级评定,就可以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赔偿的具体数额。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工伤案件的处理,往往要经过纷繁复杂的过程,最高可达21道程序。等所有程序走完,起码也要个三年五载。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很懂得“玩程序”,致使工伤职工还未等程序走完,便“被拖死”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果老板再玩个“金蝉脱壳”,则可能陷入赢了官司,输了“血本”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6.
个人家庭用工受伤算不算工伤?问:我的妻子去年经同村在外打工姐妹的介绍,到一居民小区给一位瘫痪老人当保姆,照顾老人的全部生活起居,包吃住每月四千元工资。一天我妻子在厨房给老人炸丸子时老人突然喊要大便,急忙去给老人料理,慌忙中忘了闭火,导致厨房失火,救火中她被烧伤住院。事后就赔偿问题因数额较大没有达成协议。请问我妻子算不算"工伤"?答:您的妻子不能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走工伤赔偿的途径。《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筱昭 《时代风采》2010,(1):8-10
<正>2009年底,冬至来临前,气温骤降的昆明街头。瑟瑟寒风里,肖三花通过亲戚的帮忙,找了一辆客货两用车,硬是把她重度颅脑损伤的丈夫杨荣情,从省城昆明接回到了几百里之外的富源县后所镇铁翅村181号。自此,一切围绕着工伤农民工杨荣情的纷纷扰扰总算尘埃落定,而云南省工伤农民工的最高赔偿数额83万元也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8.
李成凤 《工友》2010,(10):13-13
2007年8月,来自钟祥市丰乐镇山河村的农民沈太林到荆门市某建筑公司打工。一天,沈太林在该公司承建的住宅楼工地拆除钢管脚手架时,不小心触到了临近的高压电线,导致双下肢被电弧严重烧伤,身体也因此落下了残疾。沈太林住院期间,建筑公司只支付了部分医疗费。出院后,建筑公司没有依法给予相应的工伤赔偿。  相似文献   

19.
<正>问:我是一名选矿厂的工人,在工作中受伤,被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鉴定结果为九级。鉴定结果出来后的两个月里,我与厂方就赔偿问题一直没能达成  相似文献   

20.
工伤假     
《时代风采》2010,(7):20-20
问:我想咨询:工伤假从何时至何时止?谢谢! 答:根据《工伤保险务例》相关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