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固有的在国内的最高权力和在国际上的独立权利,即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目前,国家主权正受到全球化、新干涉主义和民族自决三个方面的强有力挑战,并受到侵蚀。全球化和新干涉主义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权构成威胁的外部性强制力量,民族自决则是对一个多民族主权国家的主权发起强大冲击的内部性挑战力量。在这种新形势下,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原则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建立符合世界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一、全球化:传统国…  相似文献   

2.
国家主权理论产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重要基础,是国际体系以及国家间关系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随着国际关系的深化,传统国家主权理论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在全球化深入、科技进步、国家间关系深化的今天,如何辩证认识国家主权,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最大化地实现自身利益,是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刘小川 《学理论》2011,(18):50-51
主权理论是现代国家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在全球化时代,主权理论的困境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工具性,更是因为主权理论正面临着来自经济一体化、超国家组织、跨国公司等的挑战。要使主权理论走出困境,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主权观念,充分认识到国家主权的工具性,合理的运用国家主权来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赵中杰 《理论导刊》2001,(10):46-47
当代世界波涛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国内政治、经济国际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国家主权理论和国家主权观点受到强烈的冲击。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挑战国家主权。准确理解和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代世界政治现实并把握国际关系的本质。一主权sovereignty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标志。是国家的基本属性之一。所谓国家主权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  相似文献   

5.
聂波  陈兴丽 《学理论》2014,(4):55-57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国家主权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全球化赋予了国家主权新的特点,国家主权的范围和表现形式有了新变化。同时,国家主权的发展变化对全球化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全球化必须以主权国家为依托,以国家主权为基础。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存在着辩证性。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国家主权问题的争论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新思潮的一种突出表现。特别是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高于主权”,抛出“新干涉主义”。中国理论界与西方学者在国家主权上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在引介西方传统主权理论及其当代表现的同时,国内许多学者就国家主权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许多建设性的成果。现综述如下:一、关于国家主权的内涵(一)基本内涵说。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国家主权仍是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国家主权具有对内和对外双重属性。在对内方面,国家主权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伊战争撼动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钢 《瞭望》2003,(12)
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准则。 目前的国际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国家主权基础上的,国家只有在遭到武装侵略时才能发动战争。二战前,各国维护自身安全的主要做法除了自助和均势外,还有赖于维护该体系稳定的一些基本行为准则,包括主权、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等。二战后,国家主权原则曾一度受到苏联勃列日涅夫时代“有限主权论”的挑战。冷战结束后,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8.
陈晓榕 《学理论》2013,(17):126-128
ICSID是国际仲裁的重要机构,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心管辖权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造成对东道国国家主权的侵犯。现今"国家主权危机"的概念便由此而来。虽然"危机"一词略有夸张之嫌,但也说明了在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与投资者利益的失衡,国际仲裁对国家主权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张成豪 《学理论》2012,(5):13-14
全球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争论中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在这些争论中,关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问题是一个焦点。全球化正日益从国家主权、国家认同等方面对民族国家发起巨大的挑战,一些学者认为民族国家将最终退出世界舞台,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世界政府、世界公民社会。尽管如此,认为民族国家将会终结的说法仍然显得为时过早,而"世界公民社会"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是否具有正当性,是一个存在着激烈争论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事实上,不管在物理空间还是在网络空间,只要在一个国家内部作为政治统治工具的国家职能没有消亡,国家主权就不会消亡;而在国家外部,只要仍然存在着利益纷争和分歧,作为争取国家根本利益最高权威的国家主权就不会消失。这应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见,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具有历史性、客观性、必然性和正当性。从网络治理角度来说,只有确认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的正当性,国家主权和政治权威对网络虚拟社群进行规范、约束、纠治等的权威性治理才具备合法性和正当性。而在当前,影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正当性的主要因素是网络虚拟社群的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其结果是对国家主权产生了剥蚀和聚合的双重作用。对其积极的聚合作用,应充分加以引导和利用;但对其消极的剥蚀作用,应采取合宜策略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1.
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和传统文化的权威受到很多挑战国家主权的有限化、意识形态上的多样化、人才教育的国际化、网络的平面化、生活方式的潮流化。使我们的青年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出现了弱化的趋势。通过实际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将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有机结合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问题,近些年来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主张,无论国家主权在现实中发生怎样的变化,但其作为"国家的属性"这一本质并没有变化。西方国家否定国家主权的理论,包括"9·11"之后提出的"新帝国主义论"都是为其本国利益服务的。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国家主权的弱化,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3.
主权理论自布丹在16世纪提出以来,几经变迁。当今世界,全球化挑战主权国家的现实,必然地引起人们对传统主权国家观念的重新思考,许多新的国家观和国家主权观也因此应运而生,科科申的主权观强调的是主权的强化,而不是弱化或终结。  相似文献   

14.
陈泓卉 《学理论》2012,(17):102-103
专属经济区这一新生的制度赋予了沿海国新的权利,同时也限制了其他国家在这一区域的自由.至此,非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域中的科研活动与沿海国的管辖权成了引发争端的焦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尊重国家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国家主权权利.我们应充分利用公约的规定,积极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主权随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而发展,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国家把部分主权让渡给某种组织,国家主权让渡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权利、权力和权能。国家主权仍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是在日益紧密的全球化进程中,权能的运用以及权能的分离是主权功能的强化,权能的分离反而使国家主权得到了延伸,这种权能分离使得国家主权在面对全球化问题时可以更好地做出"让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角度 ,论证了国家主权与人权、民族自决权的关系 ,认为国家主权是一国国内人权得以真正实现的前提 ;民族自决权是一种相对权利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以后 ,它的实施必须考虑其他相关国家与民族的利益 ,必须以尊重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为前提。所以 ,无论是人权的实现、保护 ,还是民族自决权的行使 ,都要首先尊重国家主权 ,坚持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主权原则是世界各国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准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础。人权是人类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尊严和价值不断提升的结果,是国家主权的最后来源。人权与主权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国家主权原则没有过时,国际人权没有否定国家主权原则。不能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  相似文献   

18.
略论我国人大制度的理论基础──对“主权在民”的探索王先勇一、国家权力源于国家主权国家这个凌驾于一定地域的整个社会之上的最高也最权威的组织形式,不仅拥有国家主权,而且能行使或运转由国家主权所体现的国家权力(即国家公权力,下同)。就是说,国家权力源于国家...  相似文献   

19.
陈安国  杨阳 《理论探讨》2006,(1):121-123
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面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新挑战,各种主权学说也随之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坚持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主权正义”学说,才是世界各国处理有关国家主权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刘子靖 《理论导刊》2003,3(8):56-57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国家的主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销蚀和冲击。但经济全球化产生于民族主权国家时代,其发展又必须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前提。损害国家主权,必然会破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出现了一股借经济全球化否定国家主权的新干涉主义思潮。对其实质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