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新兴国家的现代化没有政治的稳定将很难取得经济和社会的长足的发展,而政治的稳定需要合理的权威的维持。本文拟将以此为视角来对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提出的权威体系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文汇报》刊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任晓的文章说,亨廷顿在1993年的《外交》杂志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时掀起轩然大波。平心而论,与其说亨氏预见了世界政治的发  相似文献   

3.
“文明冲突论”及对它的批评美国出版的权威刊物《外交》,在1993年夏季号上,发表了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作者站在国际政治及全球文化发展的角度,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及其主要矛盾冲突作了新的概括。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在国际...  相似文献   

4.
书架     
正《复兴之路》作者: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栏目组出版:人民出版社《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作者:玛雅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滥觞与勃兴——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作者:聂锦芳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美)塞缪尔·亨廷顿出版:新华出版社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于1993年夏季号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提出了在华约垮台、苏联瓦解、两大阵营的对抗(也就是冷战)结束后,国际舞台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线展开,而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形式展开的观点。以后又发表系列文章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其理论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而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似乎有力地印证了他的观点。于是乎,亨廷顿及其理论成了学界的热点。十年过去,亨氏《再论文明的冲突》问世,不能不再次引人关注。综观《再论文明的冲突》一文,其基本内容延续…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前,美国国务院有一位女士,将中美关系定义为"文明冲突"。对此,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潘光在6月24日《文汇报》上撰文指出,"文明冲突论"已是伪命题。哈佛大学教授S·亨廷顿关于文明问题的一些著述广为人知,被称为"文明冲突论"。然而后来亨廷顿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比如当许多人将"9·11"事件和  相似文献   

7.
祝灵君 《当代贵州》2014,(12):66-66
正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P·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谈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时强调:"政治现代化的源泉在城市,而政治稳定的源泉却在农村","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城市不单是动荡的场所,而且也是政府反对派的大本营"。我对亨廷顿的这个观点印象十分深刻。2010年10月,我到非洲访问,切身感受到了一些非洲国家的"底层治理之痛"。这些国家的上层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前些时候,中国学术界批评了美国未来学家亨廷顿过分强调文化在世界秩序重构中的作用,从而导致不少人走到另一极端,认为中国的文化冲突并不严重。邓伟志教授在《上海大学学报》撰文说,严重不严重难以量化。即使不十分严重,也应该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钟玲 《学习导报》2011,(20):14-15
惟妙惟肖的糖画、细腻的黄杨木雕、典雅的叶脉画,来自中国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精彩绝伦的川剧变脸,成为美国亨廷顿图书馆2011年春节庆祝活动的重头戏。以该馆的中国园林——“流芳园”内的亭榭为舞台,歌剧《诗人李白》让观众若梦如幻,心醉神迷。这只是亨廷顿图书馆近年来开展的中华文化艺术活动的缩影之一,通过文化纽带,拉近与社区民众的距离,获得捐助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已成为这个集图书馆、博物馆和园林为一体的公益文化机构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政治学基本原理,特别是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执政不仅是历史抉择的结果,而且是现实的要求,具有内在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化改革与发展,反对腐败、维护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求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巩固执政之基。  相似文献   

11.
于璐 《理论研究》2009,(4):44-45
二十世纪最后几十年是一个文化激荡的时期。伴随着经济和政治冲突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愈发夺目。本文通过对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论文《文明的冲突》的回应,论证了在后现代主义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关系的主流是对话而非对峙,因而赋予多元文化主义以合理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玫 《党课》2012,(18):106-108
在美国很多城市,都有用亨廷顿命名的街道。于是很喜欢亨延顿这几个字,无论字形还是发音。自从来到帕萨迪纳,亨廷顿这几个字就更是萦绕耳边。  相似文献   

13.
早在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学者亨廷顿就提出了"文明冲突"这一著名观点,并认为这种冲突将会成为冷战后时代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愈演愈烈的矛盾,无疑印证了亨廷顿的预言,这也是我们观察美伊关系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正>事实证明,美式民主并非"普世价值",对其强制输入或盲目推崇均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这种后果有多方面表现,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混乱。制造文化断层。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美国采取精心包装的、隐蔽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亨廷顿的现代化与腐化理论进行了系统评述。亨廷顿认为,现代化会在价值观的变革、财富积累以及政府权威扩大三个方面带来腐化。本文对这三个观点进行深入地剖析,肯定了其合理成份,否定其偏颇部分,最后得出结论:实现全面现代化,是消除一切腐化的根本出路,并提出了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浅探余红胜起始于本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政治发展理论是比较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是美国现代化理论思潮的厂个支流。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适应国际政治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美国政治学学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独树一帜,有...  相似文献   

17.
陈晋 《新湘评论》2024,(5):50-52
<正>能摆脱困扰吗?问:似乎有必要专门谈谈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基辛格讲的“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常常被中国人引用。这大概是中美两国面对百年变局的一个困扰。当前的中美关系,应该如何描述?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文版序言中说过这样的话:“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和多元化的。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上,任何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那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处于深刻的调整之中。在展望未来世界走向时,西方一些人士盛倡“文明冲突论”。其中,美国人塞缪尔·亨廷顿著书演讲,鼓吹这种观点最为起劲。亨廷顿声称,在新的世界中,冲突的根源主要将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的。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上发生的地区冲突,最有可能升级为大规模战争。如果说还会有一场世界大战的话,那将是一场文明间的战争。亨廷顿还将文明冲突具体化。他认为,西方与那些文明的挑战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尤其困难和对立的。潜在的、最危险的冲突是在中美…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宏 《新视野》2000,3(2):45-47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但是 ,很多人对于什么是现代化 ,并不甚了解。认识清楚这个问题 ,对于明确怎样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 ,以及向哪些方向努力 ,是很有必要的。一、外国学者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国外关于现代化的研究 ,虽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开始 ,但比较集中的研究 ,还是60年代从美国兴起的。丹尼尔·勒纳在1958年出版的《传统社会的消失》一书中 ,就提出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普及教育和新闻参与等 ,都是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层面。塞缪尔·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  相似文献   

20.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政治家塞缪尔·亨廷顿首先提出的。他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形势下提出这个理论的?理论内核是什么?理论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