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制度为依托,新的经济体制就无从谈起。在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下,铁路运输企业同样必须与之相适应,坚持市场取向,遵循市场规律,探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铁路运输企业改革有很大难度。其一,铁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体制的变革要求上层建筑特别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这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孙居涛 《学习论坛》2009,25(4):9-13
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市场经济内生于社会主义是"结合"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性是"结合"的基础,处理好二者的矛盾是结合的关键."结合"的制度创新,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市场经济因素.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发展市场经济,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超前或滞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日益为全社会所关注。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当今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不仅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已加快,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大思路,最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提出。经过长达8年的慎密思考和稳妥试点,在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出台,更加受到广泛关注。它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向政治体制改革延伸与扩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直采用苏联的管理模式,强调指令性计划和国家行政干预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了与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突出体现在:政府部门在对全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进行直接管理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 市场经济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市场化,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卷入竞争的旋涡。任何企业都涌入这个旋涡之中,经受着市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个有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认真抓好几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其中之一就是要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深化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问题。在构造市场经济体制宏观框架的同时,必须重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迫切要求金融体制有一套与经济体制相配套的运行机制。转换中.国银行经营管理机制,实质上就是构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 从金融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在新形势下金融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看,中国银行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还有许多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深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中央已明确提出,今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精神,提出了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把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实现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使人事工作更好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相适应,不仅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人事工作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必然趋势。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核心问题就是改革传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  相似文献   

12.
论民主政治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作用,二者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物  相似文献   

13.
房博 《实事求是》2008,(3):27-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它的提出,在于打破当前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作为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能够大大提升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本世纪内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是由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因此,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首要的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产物。社会化大生产对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和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市场的竞争与风险,都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登上世界经济舞台,建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是机遇大于挑战。我国亟需在相关的立法中进一步深化经济法制的理念,积极健全和完善与WTO经济法律制度相适应的相关法律。加快适应“法治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是保障我国加入WTO之后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不仅给干部培训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也给干部培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的干部培训运行机制,进一步搞好干部培训工作。 一、建立新型的干部培训运行机制的思路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建立在党和国家宏观调控和法律制度保障下,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以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培训主管部门、培  相似文献   

17.
罗明 《探索》2001,(1):9-11
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社会和世界,通过对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以及共产主义运动进行正确的分析比较,以鉴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经济体制,阐明它们在经济、政治、文化中运动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共同规律在中国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与作用形式,由此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8.
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的基础。乡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划清权、责、利关系,规范乡政府和企业自身的经济行为,使二者与市场经济的制度规范相吻合,从而促进乡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社会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与之相适应,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都需要有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组织建设也需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