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赵氏孤儿》在元代有“不绝赵祀”的特别意义,该剧反映了在元代那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抗金存宋爱国者的怀念、信赖和崇敬之情;对南宋王朝无可挽回的灭亡下场的哀悼;以及驱除元统治者、光复大宋河山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元朝的刑事审判制度的结构及它运作机制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研究。第一 ,元代对刑事案件的分类 ;第二 ,元代“有司”对刑事案件审理程序和不同“有司”审理中权限 ;第三 ,元代刑事管辖从学理上可以分为 :审决权管辖 ;属人管辖 ;事类管辖 ;第四 ,元代刑事审判制度的演变 ;第五 ,元代刑事审判制度的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元代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独特的光辉,她们社会地位低下,其平等的意识、豪爽泼辣的性格、反传统的思想构成了她们的平民化性格,她们本色的语言也只能属于平民。元杂剧中女性形象平民化的原因有三个:元代文人思想及生活状况的改变,元代统治者纵容了异端思想的增长以及市民思想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元代美学     
元代美学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创新性成就。元代社会、文化对美学产生了深广影响,从而整合出众多的审美特征、审美理念、艺术事实和艺术精神。元代出现了多民族的文化美学融合,蒙族给中原带来强劲美学之风,同时,又吸收了汉族的精英性文化、美学。蒙、汉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元代美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元代的宗教颇为兴盛,曾对当时社会产生很大影响。而这种影响,益害兼有。究其原因,乃分别与元代宗教政策之得失有直接关系。(一)元代宗教政策之得及其社 会影响 元代的宗教政策,是由无初统治者奠定其基础的。不可讳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元代的宗教政策是含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的。  相似文献   

6.
与一些理性社会的构筑者相似,元代水浒戏同样包含着作者的政治理想:"替天行道"。在现存的元代水浒戏中,我们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对"替天行道"的表述。综合看来,"替天行道"的内涵是:在梁山周围势力可及的地区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保障生民权利,即:"除暴安良"、"救生民"。具体实施包括:一是反强权、反豪霸,铲除衙内之类的地痞流氓,使生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二是整肃夫纲妻纲,维持正常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7.
《青楼集》写于元末明初,共71篇,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录元代歌舞艺妓的专著,记述了元代一百一十余个艺妓的生平事迹与艺术功绩。文章从艺妓的表演、创作及对文人创作的影响、表演艺术的传承等几个方面来阐释艺妓对元曲做出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广泛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其中肃政廉访使也多次出现在剧本中。剧中的监察制度是仅仅反映元代的现实还是杂糅有唐宋时期的监察制度?本论文拟从监察制度入手,分析出这些杂糅的信息,使我们对这些剧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对剧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由于统治者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元代官办、民办书院均得到较快发展,书院藏书随之呈现新气象;书院藏书源于继承、自行刻印、购置与私人捐赠;书院藏书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特有现象,如书院官学化造成的影响、联合刊刻大型图书等;其发展得益于一系列开明政策与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从元代特殊的妇女问题出发,结合关汉卿进步的妇女观,说明其剧作中的妇女形象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意义,揭示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精神、道德以及婚姻各方面对妇女的沉重压迫,重审其剧作中妇女形象所具有的觉醒意识和强烈鲜明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1.
1982年出土于山东滕州市的李元、塔喇海父子墓志,记录了该父子在元朝出仕从政以及重要社会关系等情况,不仅填补了<元史>人物传记的缺失,而且也为研究蒙古史和元代的官制、政治制度提供了新的佐证,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汉卿是元代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勇敢的斗士,他以戏剧作战斗武器,抨击社会,鞭挞丑恶,歌颂美好。关汉卿杂剧以现实主义的写实性,运用戏曲假定性,塑造了一批妇女形象,丑恶形象,英雄形象,反映阶级压迫和社会黑暗,揭露了元代社会的丑恶腐败;用深切的情,为社会底层的人们、不幸的人们,向社会倾诉、呐喊。  相似文献   

13.
吴镇是元代中后期文人画的代表性画家,与黄公望、王蒙、倪瓒被称为"元四家"。元四家在艺术上的努力,创作出了具有整体风貌的元代新画风,而作为个人,吴镇在绘画美学史上的贡献与影响有自己的特色,其原因一是作品表现了内在的理气,二是人品、诗品、画品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1982年出土于山东滕州市的李元、塔喇海父子墓志,记录了该父子在元朝出仕从政以及重要社会关系等情况,不仅填补了《元史》人物传记的缺失,而且也为研究蒙古史和元代的官制、政治制度提供了新的佐证,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后人对元代医家罗谦甫学术成就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阐发脾胃理论、重视三焦辨治诸方面.重新审视罗氏留存于世的大量医案,对于展示罗氏经验并藉以拓展其临床应用颇具裨益.笔者试以录载于<名医类案>[1]的罗谦甫60余则资料完整的验案,探析其临证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中游地区的饮食文化史可分为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原始社会的萌芽期,夏商周三代的发展期;秦至北宋的繁荣期;元代以后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元大都的粮食供应,元代南北之间的海运航线从南北统一之初就得以开辟。元末,陆路交通受阻,海洋交通的优势更加凸显。南、北士人在双向的流动过程中写作了不少海上纪行诗,从海洋自然空间、活动空间和情感空间等多个层面记录了海上航行的见闻与感受。由于这些海上纪行诗的生成是建立在亲身体验之上,呈现了一个迥异于陆地空间、可以认识和把握的自然海洋空间和人的海洋活动空间,具有明显的纪实性。元代海上纪行诗体现了元代士人体验、认识甚至热爱海洋的过程,充满了乐观、开朗、进取的情调,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妈祖文化在中国北方的传播中心,要算是渤海湾的明珠天津了,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漕运兴盛的元代至元年间,泰定三年又由朝廷下令重新敕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妈祖庙,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  相似文献   

19.
郝经是元代初年较有特色的文论家,他的文论具有儒学的特色:主张宗经、征圣,重视文学的思想表达;重视作文之"法",又反对墨守陈规;重视秦汉之文,主张向秦汉作家学习,具有复古主义特征。郝经的文论观念受到了具体时代环境的影响,因而在许多方面与理学家文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国家图书馆馆藏公文纸本《魏书》纸背元代文献是元代第一手文献资料。该文献中编号为GT[W:68·39]、GT[W:68·40]的两件文书实为一件,其性质为江浙行省某平准行用库或行用库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或之后的倒换昏钞账簿文书。文书既反映了中统钞与至元钞的兑换比例规律、倒换昏钞的实际操作程序等内容,又为复原元代平准行用库或行用库登造倒换昏钞的账簿书式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