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承业 《党史博览》2012,(9):28-30
“四人帮”被捕后,上海的“四人帮”余党企图发动武装叛乱。于是。清除“四人帮”余党。解除上海“第二武装”。并进而稳定全国。成为中共中央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头等大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的海军上将苏振华临危受命.带领一班人去了上海。  相似文献   

2.
“四人帮”被拘捕后,上海的“四人帮”余党企图发动武装暴乱。于是,清除“四人帮”余孽,解除上海的“第二武装”,并进而稳定全国,成为党中央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头等大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的海军上将苏振华临危受命,带领一班人去了上海。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上海是“四人帮”起家的地方.1967年“一月夺权”以来,张春桥一直担任上海市革委会主任.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后,“四人帮”上海余党闻讯准备武装叛乱.当时,中央一方面将各省区市、各军区负责人召到北京来开会、打招呼,一方面密切关注着上海的动态.  相似文献   

4.
1976年,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毛泽东等三位伟人相继去世,“四人帮”企图篡党夺权。在这党和国家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机立断,于1976年10月6日采取果断措施,对“四人帮”一伙进行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他们的政治阴谋。“四人帮”被拘捕后,上海的“四人帮”余党企图挑起武装暴乱。于是,清除“四人帮”余孽,解除上海的“第二武装”,并进而稳定全国,成为党中央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头等大事。此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的苏振华临危受命,作为党中央派出的首席代表进驻上海,…  相似文献   

5.
十年动乱,四害横行。 十月炸惊雷。王、张、江、姚难逃法网。 华国锋,毛泽东晚年选定的接班人。“四人帮”视他为篡党夺权的绊脚石。 “四人帮”要搞掉华国锋。他们篡改毛泽东的遗嘱,利用毛泽东的威信,加快篡党夺权的步伐,国人共愤! 面对“四人帮”的挑战,华国锋依靠老一辈革命家叶剑英、李先念等,沉着应对,巧妙布阵…… 10月6日,华国锋亲自坐阵怀仁堂,与叶剑英一道从容指挥。 四害成擒,华国锋再展智谋稳住上海,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武装叛乱…… 粉碎“四人帮”,举国欢庆,华国锋功不可没。可惜,历史在前进,他却坚持“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6.
霞飞 《党史博采》2010,(5):46-50
在"四人帮"上海党羽中,黄金海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本人是工人出身,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造反起家,后来紧跟王洪文,当上了高官,成为"四人帮"在上海的重要"看家人"之一。粉碎"四人帮"后,他在上海参与搞武装叛乱,1982年被判刑。他的人生起伏,给人们以镜鉴。  相似文献   

7.
1976年10月12日上午,为了避免上海出现武装暴乱,彻底粉碎“四人帮”在上海的帮派体系,中央政治局在北京玉泉山叶剑英住宅召开会议。会客厅里,坐在沙发上的叶剑英像座岿然不动的石雕,身体挺得笔直。他慢慢扶正眼镜,用半睁半闭的眼睛瞟了华国锋一眼,然后又将目光转向李先念、汪东兴、陈锡联、苏振华、纪登奎、吴德、倪志福等  相似文献   

8.
1977年5月13日,新华社的《内部参考》发表原国家建委办公厅副主任曹大澄所写的《余党末日》时,编者按评价:这篇文章"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揭批‘四人帮’的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1977年5月13日,新华社的<内部参考>发表原国家建委办公厅副主任曹大澄所写的<余党末日>时,编者按评价:这篇文章"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揭批‘四人帮'的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涤生 《党史纵横》2004,(7):8-13
1976年的中国,巨星陨落,阴霾密布,华国锋执政危机四伏。面对“四人帮”的咄咄逼势,华国锋默默忍耐,心中却有一定之规:依靠争取党中央内部的老同志。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只有华国锋提出,才名正言顺,才合乎党法。华国锋终下决心,亲自拍板定下时间和方式,亲自坐镇怀仁堂,与叶剑英一起从容指挥,抓了“四人帮”并成功运用智谋,稳住上海的局势,为粉碎“四人帮”画上圆满的句号。本文以崭新的理论视角,再现1976年的中国政坛,对华国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起的特殊作用予以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安亭,位于上海远郊嘉定县境内的一个小火车站,由于“四人帮”的首恶分子王洪文曾于1966年11月10日鼓动数千人在此卧轨拦车,因而使其在一日之内闻名全国;而“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当年红极一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张春桥,正是通过在处理“安亭事件”中居心叵测地大耍反革命两面派手法,致使这次事件成为上海“一月风暴”和全国武斗夺权前奏的。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党史天地》2006,(3):32-35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3个主要人物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都是在上海起家的,“文革”中的上海市委与革委会的主要成员,也大多是和“四人帮”沆瀣一气的同党,马天水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是,这位被尊为“马老”的马天水,并非  相似文献   

13.
《湘潮》1989,(2)
“在粉碎‘四人帮’的关键时刻,苏振华坚决站在党中央一边……为粉碎‘四人帮’作出了重大贡献。随后,他又受党中央的委托,承担了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主任的重任,团结和带领上海广大军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带病工作,迅速摧垮了‘四人帮’在上海的帮派体系,稳定了局面……”摘自邓小平1979年2月15日在苏振华追悼大会上所致悼词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1930年10月,刘志丹在甘肃合水太白镇领导了“太白起义”并组建了农民武装。  相似文献   

15.
悼念周恩来     
林木 《党史博览》2006,(4):28-29
1976年3月5日,“四人帮”控制的上海《文汇报》在刊登新华社一篇关于纪念和学习雷锋的新闻稿时,将周恩来为雷锋的题词删掉;3月25日,《文汇报》发表了《走资派还在走,我们就要同他斗》的文章,影射攻击周恩来。这两个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的浪  相似文献   

16.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苏振华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心,出于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的责任感,积极向叶帅进言。9月14日晚,苏振华怀着难以抑制的心情,来到叶帅的住地。叶帅招呼苏振华在他身边坐下,稍事寒喧后,自然地谈到“四人帮”的新动向,特别是“四人帮”的心腹正加紧给上海民兵发放武器、毛远新有调沈阳部队进京的动向,等等,他们已清楚地意识到党和共和国的命运危在旦夕。苏振华向叶剑英建议说:要赶快下手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叶帅…  相似文献   

17.
朱通华 《党史博览》2006,(11):10-14
上海的清查为审判“四人帮”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以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为首的中央工作组于1976年10月26日正式开进上海,第二天晚上就在上海展览馆召开了区、县、局干部会议,同当时尚在上海政坛掌权的各色人物见面。半夜敲门喊起来送北京的中央候补委员的人来了,摇动笔杆子大揪  相似文献   

18.
霞飞 《党史天地》2007,(6):43-51
1975年,邓小平在领导整顿的过程中,就同“四人帮”进行了正面斗争。1976年初,邓小平处于被批判的地位,当年4月再次被打倒。但邓小平即使是在自己处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仍以巨大的勇气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了特殊作用。复出后的邓小平同“四人帮”展开了正面斗争。这种斗争把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摆到了全党面前。  相似文献   

19.
四人帮在上海的党羽中,戴立清是个重要人物。他出身临时工,靠造反起家,投靠王洪文。四人帮形成后,他成为四人帮在上海的重要党羽。他文化程度不高,却受四人帮的安排,在上海主管科技工作。他迫害知识分子,有一套独特手法。粉碎四人帮后,他参与策划叛乱,最终获刑。  相似文献   

20.
40岁以上的人大都知道王秀珍的名字。她曾是上海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是上海风云一时的人物。她头脑清楚,记忆力强,口才好,讲话时,不用拿任何稿子,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很长时间,并且逻辑清晰,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同时,大家也都知道,她是“四人帮“的亲信,在“文化大革命“中紧跟“四人帮“,犯下了许多罪行,“四人帮“垮台后,她受到了党组织的审查,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人们很少知道,王秀珍走的是怎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