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垄断问题主要集中于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一种严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反对行政垄断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我国加入 WTO适应国际经济规则的需要。应制定一部完善的反垄断法 ,明确规定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责任 ,设立反垄断法执行机构 ,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反垄断法,现有的一些反行政垄断规定散见于众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够,没有构建一个有机联系的反行政垄断法律体系。为了完善我国反行政垄断的法律制度,必须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行政垄断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行政垄断是政府滥用行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排他性的控制,排斥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对市场经济体制有着较为严重的破坏性.从法律上规制行政垄断,要建立和完善反垄断法体系.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明确行政垄断的各种表现形式,行政垄断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为受害方提供较完善的法律救济手段.同时保证反垄断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垄断是中国经济生活的“特色”。反行政垄断则是中国反垄断法的“特色”。随着热议多时的反垄断法于8月底最终问世,立法过程中最大的争议——行政垄断是否入律——已有最后定局。不过。期望一部反垄断法全面遏制乃至消除富于“中国特色”的行政垄断,未免过于天真。  相似文献   

5.
中外反行政垄断立法规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 ,还是处于“转型期”的国家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垄断现象 ,为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反行政垄断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执法机构。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反垄断法 ,对行政垄断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对行政垄断的责任主体规定全面的法律责任 ,并设立反垄断执法机构以保证反垄断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在中国有很强的经济转型色彩,主要是体制性原因、法律制度的立改废及政策滞后和通谋滋生腐败造成的.行政垄断加剧了市场运行的不平等性、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的蔓延.反行政垄断就是要清理、废止现行法律远规章中的垄断性条款,尽快出台反垄断法,政企彻底分开、放松政府管制、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走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系统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反垄断法》第5l条对行政垄断法律责任追究方面的规定尚有两个重大缺陷,即法律责任形式单一和执法主体悖论。行政垄断能否得到有效规制,很关键和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责任制度。健全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制度具体包括建立有效的民事责任制度、完善行政垄断的行政责任制度、设置明确的刑事责任制度和完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法律对行政垄断的综合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规制行政垄断不能单靠某一部法律 ,须运用多种法律手段 ,综合治理。反垄断法、行政程序法、财税法、宪法等法律制度都可在规制行政垄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规制行政垄断的各项法律制度难以同时建立、同时完善 ,因此 ,不必拘泥于治标也治本的原则 ,可采取标本兼治、甚至先治标后治本、由标及本的方式 ,抓住机会 ,成熟一个 ,制定一个。  相似文献   

9.
浅议行政垄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垄断是行政权力滥用的结果和体现,是一种超经济性垄断,它严重危害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运行的重大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行政垄断形成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以及危害,提出解决行政垄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一部没有明确界定、充分规制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不是一部成功的法律,是配不上“经济宪法”、“市场经济的基石”、“自由企业大宪章”这些赞誉之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