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建》2011,(9):I0006-I0006
晋城市委、市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看作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内生力和支撑力,精神文明建设步履坚实。两次荣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四次蝉联省级文明和谐城市。相继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等一系列重大荣誉。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1,(11):1-F0002
湖北省宜昌市始终坚持全民创建,致力创建为民,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和新成效,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在湖北省率先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行列,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0,(10):38-39
<正>近年来,海林市紧紧围绕"滨水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和谐、宜居宜业"的目标,以创建"三优"文明城和"五城同创"为载体,突出抓好规划定位、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改善四个重点,加快打造活力宜居和谐幸福的北方生态文明城。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城市计划试点市。2008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9年荣获省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1,(8):2-F0002
临沂市是革命老区,人口1072万。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5,(3):2+65
<正>近期,乌兰察布市上下形成合力,全面推动"中国自驾旅游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乌兰察布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全市公路密度、绝对里程、气候指标、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优势指标及"中国草原避暑之都""中国薯都""风电之都""草原皮都""全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神舟家园"等众多文化旅游品牌都对创建工作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揭阳城市建设发展状况及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市区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存在着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如果不及早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加以解决,将会危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从而妨碍了城市建设沿着快速,协调,健康方向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建设管理要做到科学化,要进一步提高揭阳城市建设管理的能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那样,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必须注重加强对薄弱环节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要求市政管理者要正确掌握好市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以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寻找对策,正确解决揭阳城市建设管理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开创揭阳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郴州市苏仙区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南延东进”战略,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依托郴资桂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工业兴区战略,努力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使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一、依托城市产业聚集优势,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我们积极实施了城市经营战略,强化管理创优意识,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日益明显。一是全力抓好城市建设。依托城市产业聚集优势,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全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近三年新上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陈三新 《学习导报》2013,(16):25-26
湘潭市以打造“伟人故里、文明湘潭”为主题,以“一创”带“六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书法名城等称号,综合实力、发展后劲日益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带动力日益提高,知名度、影响力日益彰显。特别是去年来,湘潭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呈现出可喜面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平罗县以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特色县为目标,依托自身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宣传推介,提升管理水平,为推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面对平罗旅游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线路培育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平罗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6)
<正>鄂尔多斯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特色鲜明的新兴旅游目的地。鄂尔多斯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天朗气清,自在养生"是鄂尔多斯旅游的总体形象,现已形成"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和休闲避暑旅游文化名城"四大类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将旅游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强化政府推动,突出融合互动,优化发展环境,打造鄂尔多斯旅游品牌,建设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4)
<正>2015年,乌兰察布市旅游工作以传播"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品牌、创建全国自驾旅游示范城市为抓手,以凉城县旅游创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项目和创建全区品牌旅游景区为契机,突出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抓好重点景区建设,提升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促销和行业管理,深化行业、产业和区域旅游合作,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建设京津冀、呼包旅游度假基地,全年接待游客力争突破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亿元。  相似文献   

12.
陈敏 《新湘评论》2002,(9):27-27
郴州市苏仙区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南延东进”战略,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依托郴资桂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工业兴区战略,努力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使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赤壁市城区以陆水河为界,大体上可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河南为老城区,隶属蒲圻、陆水湖和凤凰山等三个办事处;河北为新城区,隶属赤马港办事处。整个城区范围内有居委会(村)20多个,主要街道8条,小街小巷40多条,城区人口约14万。老城区为全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以居民、企业职工和个体经营者为主,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基础设施重在改造。新城区是全市的政治中心,人口以公务员和当地居民为主、管理难度相对较小,基础设施重在建设和完善。作为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名城的赤壁市,如何抓好城区的建设和管理呢?笔者就此略陈管见。一、强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的发挥,必须依靠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作保证。根据赤壁市城区的实际,新城区要以建设为重,老城区则以改造管理为主。  相似文献   

14.
《学习月刊》2010,(18):120-120
近年来,在麻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龟峰山风景区管理处紧紧围绕麻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别山绝版景区和全省重点景区的目标,奋力打拼,开创龟峰山旅游发展新局面,加速了麻城旅游走向火爆。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为迎接省旅发大会召开,我市多举措高标准打造茅台酒镇旅游区。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茅台酒镇旅游总体规划》、5A级景区创建规划方案为指导,完善城镇功能,高标准推进景区景点、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智慧旅游等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景区观光体验接待服务功能。深入挖掘茅台文化。打造以茅台酒文化为主题的演艺剧目、提升四渡赤水纪念园、完善酒庄酱酒文化展示体验;全面推进国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1月17日,通辽市喜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继荣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后,通辽市获得的又一殊荣。据了解,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共89个,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通辽市面临的是基础设施薄弱、市民文明意识淡薄、历史顽疾难清除等问题。如何推进创城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通辽市创新提出"四个必须":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初,镇远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审时度势,明确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大县,实施旅游开发带动战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旅游兴县、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而确立了一个通过“反弹琵琶”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区域形象定位。 用现代眼光审视历史文化资源 镇远是贵州东南部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4.8万,其中少数民族占48.96%。  相似文献   

18.
建设文明河南,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安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三千多年的文明为现代城市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我们理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在文明河南建设中走在前列。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安阳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安阳先后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中国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09,(2):I0002-I0003
新疆石河子市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行政区域面积400平方公里。全市辖1镇、1乡、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3万。以其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先后荣膺“联合国人类居住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以绿色、生态、环保定位,发挥军垦文化优势,弘扬石河子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1,(10):F0003-F0003
梧州市将文明城市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城市精神、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结合起来,使人民群众在共创全国文明城市中同享文明幸福生活。近年来,梧州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自治区卫生城市、自治区平安市、广西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