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纲领性的人权原则入宪,显示了党和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也预示着我国人权促进和保护工作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状态,无疑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宪政的主题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因此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属于宪政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而保障人权必然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
人权是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价值基础。人权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人之为人的基本尊严。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是这一核心价值的必然体现。弱势群体保护是由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推导出的必然结果。保护弱势群体,首要的任务是将弱势群体的人权实证化为法律权利。因此,完善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机制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权角度探讨了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在总结我国现行法律对弱势群体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在“人权入宪”这一原则性的指导下构建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弱势群体的问题逐渐暴露并日益引起政府和人民的关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不仅是基本人权的要求,更是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和平衡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只有对弱势群体提供足够的权利保护,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于对弱势群体权利法律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本文以弱势群体法律保护为选题,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以期对实现我国弱势群体权利全面的法律保护、促进我国社会的平稳转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社会弱势群体是一群需要社会和国家给予帮助和支持的群体.而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具有正当性、有效性特点的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有效救济的根本途径之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制定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援助制度,才能实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目的,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主要对社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法律援助制度完善措施的提出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诉讼保护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对弱势群体如何进行更好的保护,则是需要人们思考的问题。近年来,ADR在世界各国获得蓬勃发展,在解决纠纷,保护当事人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ADR引入我国弱势群体保护体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ADR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存在的价值,以及ADR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存在哪些优势性,则是本文所要论述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弱势群体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但当前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规范(立法)不够完善,司法救济体系尚未形成,法律对弱势群体保护力度远远不够.如何采取有力的法律措施来保护弱势群体将是一个严峻的法律课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制的过程中,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严重。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入研究此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现阶段对弱势群体保护问题,只有在当前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上进行有效调整,才能在根本上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同时也能促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在经济法与其他法律立法中将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纳入其中,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本文就经济法角度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胡晓坚 《法制与社会》2011,(14):75+78-75,7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我国国情复杂,社会保障机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等原因。国家对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法律缺位、或保护不到位。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进一拉大、户籍管理的放松等原因,改革前一度在城市几近绝迹的乞丐又死灰复燃,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当前乞讨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乞丐是我国弱势群体中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人身权等保护正是我国人权保护的最薄弱环节,是我国人权保护的盲点。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问题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本文指出了现行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乏力的现象,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遗产税以及慈善捐款的税收抵免等角度,阐释了改革、完善税法,从而更有力地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社会和谐,我国对弱势群体进行特殊保护已形成制度。在我国民事司法活动中,人民法院应正确认定弱势群体并对其进行程序、实体保护以及司法救助,同时应争取社会公众对对弱势群体的上述保护的认同并尽可能将该保护规则化、适度化,反对个别人利用弱势身份谋取超额利益。  相似文献   

12.
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哲学诠释——以社会连带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迅  严颂 《法学杂志》2006,27(5):127-129
学界对弱势群体保护制度建构探讨较多,但对弱势群体保护法理依据研究明显薄弱。而对事物之“为什么”不清楚,对事物之“怎么办”就不可能真正清楚。社会连带理论蕴涵了弱势群体保护的价值精髓社会团结;廓清了弱势群体保护的道义前提社会平等;明析了弱势群体保护的有效路径社会规范;标示了弱势群体保护的发力源泉社会责任。社会连带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的实质是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弱势群体保护需要树立科学的社会哲学与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归因于弱势群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弱势群体维权意识的增强。目前,我国在给予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其中,弱势群体的就业不平等性就是其表现之一。落实现有法律,制定配套法规,完善保障体系是改善弱势群体就业现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天 《法制与社会》2012,(35):33-34
如何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项社会难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破解这一难题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本文初步探讨了通过全面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来破解这一难题的可能性及其现实意义,以期探索出一种能有效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纲领性的人权原则入宪,显示了党和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也预示着我国人权促进和保护工作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状态,无疑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宪政的主题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因此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属于宪政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而保障人权必然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在宪法领域具有特定的涵义,其宪法地位体现在具体的宪法原则和制度中;从历史的角度看,弱势群体的宪法地位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我国宪法对弱势群体作出了保护,但存在不足,应修改宪法给弱势群体予以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弱势群体保护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解决弱势群体问题需要依靠政府支持、社会援助以及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其中,政府应当发挥主要作用,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法律体系、增强弱势群体自身素质等措施来保护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8.
依法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作为我国法律监督机关,正确行使职权、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是其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9.
李军 《法制与社会》2014,(26):29-30
公证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对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健全我国法律体系与结构、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就成为目前法律研究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来划分弱势群体,给实际的公证法律援助工作带来了较大程度上的难度,需要相关部门在制定法律标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完善,以保证援助工作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20.
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和救济机制的构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蕾 《山东审判》2006,22(4):67-70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急剧转型,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弱势群体”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出现了。而弱势群体的增多和利益受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现实,也成为公平和公正的焦点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亟需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给予保护和救济机制,使社会各阶层或群体的利益平衡发展,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涵义及其特征(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涵义“弱势群体”一词首次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出现是2002年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