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朋友总在跟我慨叹生活的不公———她从美国回来,却没有成为风云人物,挣的工资平平,开的车一般……她说,要还想往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她已厌倦了,因为那份工作压力更大,神经会更紧张。她问我,我要不要再去争取?我笑她,你已经让我们羡慕得眼都红了,却还要慨叹,有几个女子能去美国留学?有几个人有私家车?做女人做到这个份儿上,却还抱怨命运的不公。这个社会本来就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不公和太多的挑战、选择,挣钱挣到多少算多?房子多大算大?车子多好算好?最贪是人心啊!如果我是你,我选择气定神闲地过下去,好好打理…  相似文献   

2.
珍惜     
我对澳洲有过一次倾情之旅。之所以倾情,是因为我以为此生或许只有一次,那么多的盘缠对于工薪之人还是需要紧衣缩食一两年才能成行的。因此,第一次来澳洲我就走访了悉尼、凯恩斯、黄金海岸、布里斯班、大堡礁、阿德莱德等城市,而且,我在黄金海岸的临海饭店小住了七天。记得当时我问儿子:“我们为什么在一个海边要住上七天之久?”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泰一”比作《圣经》,也许你很惊讶,你说:《圣经》我知道,而“泰一”是什么?而且.有什么能与《圣经》相提并论呢?让我告诉你,“泰一”是一种药。怎样向你讲述这种药呢?“泰一”药曾治好过许多癌症患者,但你不能说它专治癌症;它使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精神焕发如枯木逢春,但你也不能说它是一般意义上的补品;肾病、肝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服了“泰一”立见奇效,就连小孩子生口疮,含上一口“泰一”,几分钟就好。然而,你能简单地说”泰一”是消炎药吗?我想到《圣经》,它真是一部奇书,它奇就奇在各种类型、各行各业的人都…  相似文献   

4.
尼加拉瓜的民族和民族自治汤小棣尼加拉瓜人由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构成。由于外部势力干涉和统治阶级的歧视政策,居住在大西洋沿岸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及中部高原的主体民族之间数百年不和。这一不同于拉美其他国家的民族矛盾贯穿整个尼加拉瓜历史,直到1987...  相似文献   

5.
1978年,越南当局掀起了反华浪潮,一百多万越南难民被驱赶离开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到中国的二十七万难民,被安置到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在广西北海市,则安置了一万三千多名越南难民,居住在离北海市十六华里的新港镇。如今,它已成了世界上有名的难民安置点,很多国际友人常涉足于此。 (一) 安置在北海市新港镇的难民,绝大多数是从越南吉婆岛、姑苏群岛、青仑山岛(即姑苏群岛中较大的岛)上回来的渔民,他们世代在这些岛屿上居住谋生。尤其是姑苏群岛的渔民,几百年以前,他们的祖先就已在越南定居。难民们世代在吉婆、姑苏等地居住,他们的先人或是他们自己,出国的原因是什么?现  相似文献   

6.
问:我丈夫于两年前出国留学。有一次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出外郊游,在乘坐渡船时,遭遇沉船事故而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请问,在法律上,我与丈夫的婚姻关系现在还存在吗?我能不能另行结婚?—读者答:公民的死亡分为自然死亡和法院宣告死亡两种。对于下落不明的人的婚姻关系,在不能认定其自然死亡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办理离婚手续,又没有通过法律程序由法院宣告其死亡,那么,就不能认定其婚姻关系已经终止。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两年,或者因…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节拍     
7年前,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蒙大拿州的一个小镇。那时我刚满18岁,而且觉得自己是个百分之百的城里人。虽然说在镇边的小河里游泳,在路边的小卖店里买牛奶冰激凌都是很有趣的事,但我却不想在这里久留。城里人在我们这个只有7600人的小镇里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他们也许是到附近的农场度假的。有一些人能留下来多住一阵子,但他们四处看看,问候几句你好,就又都打包回城里去了。有很长一  相似文献   

8.
茶余     
喂!明明是“茶余饭后”嘛,怎么回事?为何将其“腰斩”,只写个半截?此地的标题曰“茶余”,仅想说说“喝茶之余”的闲事,记下在故乡与友人喝茶的琐碎。回到老家,因住的旅馆离L君的公司只数街之遥。平目得闲,常去他的办公室闲聊。在红木的几上摆着一套精美的茶具:那装备挺专业的。  相似文献   

9.
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已经屹立了半个多世纪了,每天都有无数人前来瞻仰。但是,纪念碑的碑文是怎么刻上去的?在刻碑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都是怎样克服的?这些纪念碑背后的故事知道的人怕是不多了。  相似文献   

10.
马来人在泰国与新加坡民族关系中地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南亚的马来人系指至今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是东南亚较大的一个跨界民族其中在马来西亚有900余万人,在印度尼西亚有1000多万人,在泰国有180万人,在新加坡有40万人,在文莱有14万人,共约2100多万人(1994年)。东南亚马来人的祖先为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中的新马来人,约在公元前1000年开始从亚洲内陆逐渐南下,迁至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经长期发展和融合,形成今天东南亚的马来民族。虽然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但在种族、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基本一致。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和文莱是主体民族,在新加…  相似文献   

11.
居住在名古屋的菲律宾妇女A于1998年53岁时赴日,不久签证便超期了。她在名古屋市内众多菲律宾人居住的中区荣东地区的一家菲律宾餐馆当厨师,还为菲律宾人家庭照看孩子,以此度日,并一直给菲律宾的家汇款。其后邂逅日本人丈夫并结婚,取得居留资格,但还得边照顾生病的丈夫,边打工维持生计。可依靠的人只有日本人丈夫,在这种情况下,现在62岁的她今后如何在日本生活下去?这就是本文想要探究的单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下班回来,才跨入门,爸爸就喜眉笑眼地告诉我,大伯又要回来了。大伯在台湾,前几年,虽然回来过几次,但海天阻隔,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他能回来,对我们家来说,当然是个喜讯。大伯每次回来,亲友们总是殷殷叮嘱,现在交通便利,常回来看看。一句话触动了大伯的愁肠,眼睛立刻湿润了,便强忍着溢出的眼泪说:我也是这么想,争取两年回来一趟吧,就怕身体不行。乍一看,大伯身体还很硬朗,腰不弯,背不佝,走起路来我都跟不上他。但毕竟是快80岁的人了,哪能没有点后顾之忧呢?果然,前年回去以后,他就小病不断,还住了两次医院,也就…  相似文献   

13.
上大学期间,我住北大32楼334室。在当时,宿舍,难免肃然起敬:李春是谁?准是大人物。他不在?是以身殉职了,还是轰轰烈烈去干大事了?哈哈,李春就是我。并非大人物,倒是绝对的小人物。小怎么了?看看整个文学史,靠伟大活着的角色不多,又渺小又有趣的倒不少。何况,在那不平凡的年代,在那所最牛的大学,在当时最火的专业,连小人物也会生动起来。就说那块牌子吧,只要一提起,我的同学都会想起牌子后头的故事,以及挂牌时的喜剧气氛。说一句套话吧:“李春不在”这四个字,让我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4.
雨中的金边     
令我惊奇的是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在雨中穿行。她们没一个打伞戴帽,雨水早已把她们的头发衣服淋湿透了。她们就是喜欢这漫天大雨,不需躲避,不需遮挡,一任雨浇淋…… 雨季的金边就是雨多。 雨季从哪月划分的,似乎没有统一标准,一些资料说是从五月到十一月,然而某日看一华文报,上载:柬国气象部门说是七月中旬才进入雨季。标界有些混乱,使人莫衷一是。但当雨开始一场又一场地降临,甚至日降几次时,是一点也不遵照人们的安排的。 五月,我住在离皇宫不远的下子市一间四层的顶楼上,站在开阔的阳台能看到远处景物,可远眺洞里萨河,…  相似文献   

15.
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其实一般人自己也不清楚,因为平时不具备展示的条件,所以心中没数。通过在东北农场的劳动,我才知道自己的饭量有多大,自己能承受的重量极限是多少。  相似文献   

16.
国内首次全面展示华侨华人百年沧桑历史的大型图片展览《二十世纪的华侨华人》,3月1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出席了开幕式,并为《二十世纪的华侨华人》图片展剪彩;出席今天开幕式的还有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国务院侨办、致公党中央、中国侨联等单位的负责人及在京的海内外侨界人士500多人。近代以来,有大量中国人因各种原因、通过各种途径移居到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地区。目前海外的华人华侨人数已达数千万人。华侨华人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积极、活跃并极富创造力的群体。百年…  相似文献   

17.
缅甸华人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缅山水相连,两国边界线长达2000多公里,有1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很早以前就有侨民互为侨居,在血缘上有通婚之谊。几百年来越界移居缅甸的中国侨民,同当地土著居民通婚,抚儿育女,后代生聚渐繁,并同当地的社会融为一体。因此,缅甸人称中国人为“胞波”(意即同胞兄弟)。  相似文献   

18.
笔者:上世纪末就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为什么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19.
何平 《东南亚纵横》2010,(12):23-26
随着学术界研究的不断深入,壮泰同源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但是,这两个群体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分开的?分开以后,他们特别是今天操傣泰语的这些群体又是在什么时候迁徙到他们的后裔今天居住的这些地区的?又是怎样演变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民族群体的?对这些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更多的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自己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谈一点简单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阿育吠陀是印度传统医学的主要部分。它起源于印度圣者的静坐冥想;它的医学理念是保持人体内部的平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它的健康概念是人不仅能远离病痛疾苦,而且还要保持心灵与精神的幸福与充实;它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发人体自身的自然治愈能力,独处和饮食调理,以及利用天然草药;阿育吠陀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被印度民间及广大民众所使用,而且在欧美国家越来越成为一种健康时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