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网瘾“,因为无数的家庭被这个东西折磨得神经兮兮,痛不欲生,死去活来。说的话够多的了,我只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这个故事能告诉我们一点什么。故事的主人翁是我的高中同学和她的儿子。我这位高中同学是重庆一所重点中学的物理教师。她有两个爱好,一是上课,二是炒股。她的物理课上得非常好,年年  相似文献   

2.
失真的面容     
面容,是一个人的社会名片。每个人只能有一张这样的名片,可是在我跟前的人却有了两张。这是发生在重庆乡下一个真实而悲惨的故事。 家住偏远石堰镇海天村的祖洪梅,是个又聋又哑的农村姑娘。人虽有残疾,可老天动恻隐之心给了她一副花容月貌,弥补了先天缺憾带来的不足。20岁那年,她便与英俊小伙子张庆喜结良缘。张庆也是聋人,家在毗邻县城的渡舟  相似文献   

3.
一位19岁的大连女孩小洁,一直在寻找她才出生3天就离家出走的父亲。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父亲狠心扔下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呢?又是怎样的原因。让这个女儿19年来历尽艰辛?本期《都市谈话》栏目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4.
历程     
《中国残疾人》2016,(2):24-26
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记得有一次,在甘肃银川采访的时候,一位肢体残疾的大姐说起了她以前考大学的事情.她成绩很好,却被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告知,你考了也没用,政策不允许残疾人上大学.后来她历经磨难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专业户,还嫁给了一位大学生,但对于考大学这件事依旧心有遗憾. 采访中,时有听到这样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恢复高考,很多残疾人反映了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残疾考生报考大学被拒收.  相似文献   

5.
沈哥:各位聊友好。转眼天就凉了,一个月不见,各位都好吧?本期的话题是聊聊谋生的苦与乐。现如今,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残疾朋友的谋生之路更是充满了坎坷。聊起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悲欢故事。大家还记得那个开军品店的女孩崔颖吧?这些日子忙活得几乎把她给忘了。前几天通了个电话,本以为她会报告点好消息,谁想到她急得差点没哭出来。她告诉我,军品店所在的那条街靠近北京市中心,原本生意挺不错的,前些日子,她还买了辆电动轮椅,行动也方便了。偏偏在这个时候,赶上了这条街要拓宽马路,改善交通环境,军品店得拆迁。对北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政治教师在给学生讲《艰苦朴素》一课时,为了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学生,给学生讲了一则《一条皮带的故事》,说的是该校有一位语文老师五十年代中期在大学读书时买了一条皮裤带,后来,他怎样断了接,接了断,一直到现在还束在身上,整整用了三十年。这位政治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这个真实的故事,本意是想借此说明艰苦朴素的精神。谁料,他的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表示异议。那位学生说:“我认为这位  相似文献   

7.
我常常想起玲子的故事。 念初一那年,班里有个女孩叫玲子。她总蜷缩在屋角,每天不说一句话。我发现原来她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那是她幼儿时病魔带给她的恶果——小儿麻痹症。她所以忧郁地把自己封闭在寂寞的阴影里,是因为她不愿让同学们看见她那残疾的躯体。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人来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对于一个乡镇来说呢?领导们一茬换一茬,爱心是有的,可怎么让爱心传承下来?在江南水乡的浙江省海盐县通元镇,机关干部们自掏腰包扶残助学的故事,传唱了19年,而且还在一直唱下去。19年来,乡镇撤合、干部调换,但扶残助学的故事始终没有中断。大家以接力的形式,使通元镇残疾、贫困家庭子女没有一个辍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毕业,一步步渡过难关,完成学业。这是江南水乡一个爱的故事,这故事的主角有残疾孩子,更有一群乡干部。  相似文献   

9.
一个就像是电影里上演的传奇故事在北京内联升鞋店普通的女营业员杨丽的身上真实地发生了,她周围的同事们亲眼目睹了这件曲折动人的人间悲喜剧的发生,演进并关注着它的结局。 一个偶然的事情发生在十年前。28岁的杨丽在上班时碰见一位陌生女士与她笑着打招呼,她以为是顾客的礼貌,于是也报以同样的微笑。后来她生病去医院,又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位女性。她所要维护的是男女平等的劳动权。请你看完这个故事后,为我们的主人公出谋划策。 (一)1994年的夏天,刚从某机械学院毕业的林小月(化名)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回到了美丽的故乡福州。由于专业对路,  相似文献   

11.
有位残疾朋友突然打电话来,情绪低落,说是不是不要低保金算了。笔者吃了一惊。这位朋友父母都已过世,她本人残疾严重,因为残疾,小学还没毕业就辍学了,现在谋生无术,就是想乞讨还出不去门呐。不要低保金?不要低保金她靠什么生活?忙问怎么回事?原来她居住的小区居委会,为配合“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残疾人》2008,(5):68-69
石哥:如何让孩子面对我们的残疾这个话题,在残疾朋友当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今天我们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大家请了。  相似文献   

13.
这个故事并不惊心动魄,却余韵悠长—— 在甘肃省武威地区民勤县三雷乡中营村,有位43岁的农民高文大,除他自己和一个大女儿是健全人外,妻子智力残疾,两儿一女听力言语残疾。原先,这个家庭一贫如洗。后来,在乡政府、乡残联实施的扶贫解困行动中,他们得到了物资、技术等方面的帮助……这个家庭振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五月中旬的一天,Z大学中文系的学生L,去广州市东风东路一家华侨商场兑换美元。 L小姐来自湖南湘西一座美丽的小城,如沈从文《边城》里所写的翠翠,她清纯如一泓山泉。来到广州这个花花世界,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她在传染病医院下了车,刚上天桥,就有个中年  相似文献   

15.
"收音机前各位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我是您的好朋友肖岚,首先问候大家每天平安、健康还有快乐!"这个美丽平和的声音来自肖岚。提起肖岚,潍坊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玻璃女孩"的故事:先天残疾的身体,从小经历的坎坷与不幸,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家里开通的爱心公益热线,以及助人为乐的种种事迹。她现在的身份,已从家庭热线走向  相似文献   

16.
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妻子说:"其实你不懂残疾人的心。"每当听到这话,她总是睁大了困惑的眼睛:结婚这么多年,难道我们相知还不深?难道我对残疾人了解得还不够?作为残疾人的妻子,她对残疾人有一份特别的爱心,我的残疾朋友都视她为挚友。每逢乡里的残疾朋友到城里来找我,妻子总是忙前忙后,安排吃饭住宿……我说她不懂残疾人的心,着实让她委屈了好一阵子。妻子是个健全人,如果说她对我的残疾朋友们所做的一切,一开  相似文献   

17.
“不幸的人生通常是一把双刃剑,它会让懦弱者意志消沉,甚至输掉整个人生,但有时也会让勇敢者变得无比强大,并从此拥有绚丽人生。徐仙琴的故事有三重升华:她先是让自己的残疾儿子拥有了正常人生,继而把这经验用在了拯救更多的聋儿身上,并且同亲友获得了成功。更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由一个家庭不幸的弱小女子,变成了受人尊敬的杰出职业女性。这种传奇经历,足以给千千万万那些同样有着人生迷茫的母亲们无限的感召力量。”——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之一徐仙琴的获奖词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朝阳区盲人协会成立几年来,紧紧围绕残联的中心工作,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符合盲人特点的活动,使广大盲人朋友的心理得到了康复。盲人朋友们都能讲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盲协,让我找到了迷失的自己——李晓霞的故事李晓霞是因为白化病导致视力残疾的。在朝阳区盲协去延庆监狱帮教残疾服刑人员的前一天晚上,她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她的妈妈告诉我们,她小时候连家人都不爱理,由于白化病导致的心理残疾,她的自卑心理特别严重。自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自从参加了区盲协组织的活动后,她的心里开朗多了。谈到参加这次帮教活动的体会,李晓霞…  相似文献   

19.
从广安来蓉靠开“火三轮”养家糊口的周兵,因脚有残疾,大家都喊他跛哥。去年12月23日上午10点,他从双桥汽车总站拉一位从江津来的老大娘到石人小区找儿子,到了石人小区后,跛哥才知道大娘身上只有一个落款为成都市石人小区的信封。她看这个“小区”比她们乡场还大就傻了眼!跛哥问她儿子在成都做啥子,大娘说是剪头的。跛哥拉着大娘接连问了几家理发店都无结果。跛哥想是不是在路边安把椅子,剪“处理脑壳”的?果然有了下落——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3日是"母亲节"。在这个温暖的日子里,让我们想起了3位女人大代表与母爱的动人故事……母爱与担当这是一个有着特定身份的母亲——全国人大代表雷金玉的温情履职故事。当她于2018年1月31日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可爱的女儿才刚刚满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20多天的履职历程对她来说颇为不易。一边是履职之初的紧张、为民代言的职责,一边需要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