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保证国家的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的权力配置和运行体制.改革我国国家权力运行体制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原则、统一和协调的原则、制约和监督的原则.与此同时,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要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减化国家行政机关,充实和改革国家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2.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权力来源学说的必然逻辑。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代表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因而共产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权力源自人民,因而必然受制于人民,受人民监督。当前,中国的权力群众监督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应当建立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畅通权力群众监督的渠道,让群众能够监督;建立权力群众监督的保障机制,让群众敢于监督;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群众监督中的作用,让群众有组织地监督。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作为整体来说是国家权力原所有者。但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却是人民委托的国家机关及基公职人员。国家权力的先例不当或滥用,是产生腐败和损害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现代民主政治在确立“人民主权”原则的同时,也确立了法治原则。法治原则不只是限定公民不得有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求国家权力必须置于法制的规范之下,其整个运行过程(包括权力的配置、获取、行使、监督等环节)都必须严格依法,从而使国家权力既有合法的权威,又不致损害公民的权利。所以,以法来严格规范国家权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45-4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也不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党处于执政地位条件下,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前途、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党的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5.
国家权力的存在和正确有效的行使是国家统治阶级利益强有力的保障,对于维护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反,国家权力的滥用则会践踏人们的正当权利,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导致整个国家政权的倾覆。因此,要保证国家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有效运行必须对其予以限制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使廉政建设法制化。”可以看出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是一个带有主导性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体制中虽然体系比较完整,但实效不大,特别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各权力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提高法律监督的实效,抑制腐败的滋生与蔓延,就必须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以保证人民对国家权力的充分行使,推进依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存在各种腐败现象,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权力制约机制不完善。其主要表现是:一、制权机构的从属性。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权力机关又是监督机关,由它产生的各级政府机关都必须向它负责,受它监督。这是我国实行保证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的根本政治制度。但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在现实中往往没有全面到位,监督、检察等权力约束机构的职能也未能充分地发挥。二、权力制约的单一性和单向性。目前对于各级机关和干部的监督,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善执法监督,尤其是国家权力机关对执法的监督,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而且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迫切希望解决的现实“热点”问题。为此,记者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走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请他们对加强和完善国家权力机关执法监督的问题,谈了各自的体会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权力的运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活动。它起源于人类实现自身基本权利的需要 ,其实际运用是对各种社会利益的整合、分配、传输和调整的过程。权力的腐败导源于领导干部对各种社会利益的误解和曲解 ,也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损害和侵犯。在权力腐败错综复杂的原因中 ,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缺失是一重要根源。因此 ,根除权力腐败 ,保持执政党的纯洁性 ,德治的途径极其重要。这就有必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对党政干部进行制度层面的监督 ,要求他们恪守个人道德修养 ,真正用权力维护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蔡克文 《理论研究》2013,(3):36-39,59
毛泽东在执政权力资源建设方面不仅善于开源,而且善于节流。他坚持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权力资源的源泉,权力资源的使用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要为人民服务,这样我们党才可能会有取之不尽的执政权力资源。同时,必须坚持正确的权力资源运作机制,强化对权力资源的监督,建立健全维护权利资源的规章制度,这样我们党才可能会有用之不竭的执政权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权力特性和人性特点双重因素所决定的,它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腐败,另一方面也是预防国家重大决策失误所必须的。西方国家在长期政治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实践道路,逐步形成了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理论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国人对权力监督、制衡体制的理想境界,通过辨析西方国家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基本框架,从民主选举、权力制衡、法治建构和市民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宏观梳理,探讨西方国家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特点及局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理解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通过各级人大选举决定国家公职人员,并赋予各种权力。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必须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人大行使监督权是人民监督公仆的重要形式。人大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是一种横向的监督形式,这种监督形式能够有效地监督当权者,以权力制约权力,铲除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土壤。目前,人大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全制度化、法律化,这是行政、司法腐败及官僚主义等滥用权力现象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权力制约包括对权力的管理、控制和对权力行使的监督、约束,其目的并非消极地限制权力,而是对权力进行科学管理,以实现权力的健康运行,遏制权力腐败。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一是执政权超脱,通过党要管党实行权力制约。执政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不是国家一级政权组织,其意志不具有国家意志。因此,党权要超脱,主要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方面实行领导,并向国家  相似文献   

14.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是我国宪法所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文章探讨和研究了人大监督权的内容和范围、人大监督权实现的重要性以及从哪些方面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真正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监督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5.
陈党 《学习论坛》2001,(3):38-40
行政法制监督是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越权 ,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 ,行政法制监督主要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人民群众 (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 ) ,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行使行政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督。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多元的 ,因而行政法制监督也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要更好地发挥行政法制监督的作用 ,保障行政权的正确行使 ,就必须认真分析我国当前的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对不同层次的行政法制监督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使各种监督在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在权力运行监控上还存在人民监督权利泛化、弱化的缺陷,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对代行权力的官员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路径还不畅通。因此,要从创新和完善群众对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入手,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滋生与扩大。  相似文献   

17.
马利  周文龙 《求实》2000,(1):18-19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的运行同样蕴含着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用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种是成为某些人用来谋取特殊利益的工具,即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行为。古今中外的历史变化也充分说明,在掌握和运用权力方面,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腐败的权力必将被人民反对而走向消亡。因此,对权力实施有效制约,保证权力以正…  相似文献   

18.
任剑涛 《探索》2015,(2):96-105,193
现代国家与古代国家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能否有效驾驭国家权力。现代国家有效驾驭国家权力,就是指:依赖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分权性总体结构,仰仗对国家权力的分权制衡机制,依托于国家权力的外部力量对之的持久限定。对一个现代国家来讲,国家权力机制一旦建立起来,就有了一个自主运作的机制,这是国家权力得以自律的理由。但驾驭国家权力,必须同时确立权力自律与社会他律的效用,否则,便不足以保证国家权力服膺法律并忠实地为公民服务。这也是现代国家独特性的一个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有"制度笼子"。事实上,用来关权力的笼子一直都有,但或许是笼子本身不够完善,或许是看管笼子之人  相似文献   

20.
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首先 ,腐败是公共权力的滥用 ,而权力主体的本质 ,决定了参与反腐败斗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权力的人民性要求掌权者掌权为民 ,执政为民。而现实的权力嬗变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人民的利益 ,实质上是对人民权力的剥夺。因此 ,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 ,在权力和利益受到侵害 ,掌权者信任度下降的情况下 ,有权而且必须对委托出去的权力实施监督检验 ,义不容辞地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去 ,运用检举、揭发、举报、举证等合法手段 ,同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作斗争。其次 ,反腐败作为权力的特殊运作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