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文 《求索》2015,(2):130-133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探讨边塞诗中乡愁意象的构建,未尝不是一种有趣的思维方式。通过词义和话语的概念整合,领略诗人在想象的世界中,运用明月意象来烘托闭塞枯燥的自然环境,如霜的月光使得诗人和征人强烈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地的孤寂,因而思乡情愫油然而生。在这一愁苦意象的概念整合过程中,征人所处的地域环境是信息输入的动因,触发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腔的哀愁。  相似文献   

2.
马伶  赵炎秋 《湖湘论坛》2009,22(6):68-71
国内学者对于安徒生童话的研究已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但对经典童话进行多重解读的丰富性似乎使人们疏于对其本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安徒生童话对于儿童的永恒存在的经典魅力到底何在?传统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只不过是拎起了经典作品的“外壳”,而没有真正把握其精髓。突破这一思维定势的局限,应深入考察创作主体的精神意识、思维特征,把握接受主体的接受心理及审美机制。在此过程中便会发现:原始思维的浸润及原型意象的释放为我们找到了解读安徒生童话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对话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会意字是汉字表意特征的典型代表和集中体现,会意字的形义关系是汉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前,关于会意字的研究多集中在构形研究上,构义研究是薄弱环节。通过借鉴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会意字的构义进行考察,发现会意字意义的生成建构过程是概念整合的过程。会意字概念整合有三种类型:糅合型、截搭型和叠加型;该整合在概念表征形式、概念表征方式、概念整合类型及概念整合的认知指向四个方面具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4.
周丽芳  吕英军 《求索》2010,(12):99-100
投射性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概念,它对于理解分析师在临床治疗中的独特作用具有深刻意义。这个概念经历了名称不断变化,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孕育了投射性认同思想的萌芽,克莱因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而拜昂则把一种系统的观点带进了精神分析的术语体系,将投射性认同发展为一种分析师和来访者之间无意识的交流模式。发展后的投射性认同概念对于深入理解健全人格形成机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颜方明 《求索》2012,(6):97-98
意境是古诗研究的难点,原因在于意境理论停留在抽象理论层面而没有进行具体语符载体形式研究。在整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古诗意境的认知与阐释机制应充分考虑意象、意象组合、形象、风格、情感和张力结构等语符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6.
谌莉文 《理论月刊》2006,(12):118-121
从哲学和认知的观点来看,委婉语思考并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想象、一种创造。本文认为委婉语的在线理解中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同时,认知语境促使在这一整合过程中不同的概念产生关联。同时,我们提出了委婉语在线理解中多空间概念整合的认知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国内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十年(2000-2010)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意义的构建和理解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在搜集、整理过去十年国内概念整合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及其应用两方面对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全面述评:国内学者对概念整合理论的阐释和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并能及时跟进国外有关该理论的最新发展,向国人介绍新观点、新概念,但国内学者对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缺乏原创观点,基本照搬国外研究,虽然也有学者指出该理论的不足和缺陷,但对于该如何完善,缺乏细致而又可信的论证.通过对该理论在国内的研究焦点、发展趋势、优势和不足等的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8.
袁庆锋 《前沿》2012,(6):168-170
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人文主义作家,[1]其作品投射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之一即其作品中的荒原意象:消亡的伊甸园、真善美的陨落、信仰危机、空心人、没有灵魂的人、乱伦、不育、不毛地、逃亡、死亡等。作品从现实、精神层面还原了英国社会是如何从美好的伊甸园逐渐沦落为毫无生机的荒原。王尔德作品中的荒原意象标志着英国文学传统由自然荒原向精神荒原历史性转变的开始,为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精神荒原时代的到来做了有力铺垫。  相似文献   

9.
投射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心理机制,潜意识地影响着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它是人的一种固有的内在倾向,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心理机制之一。杨林肥酒案例从投射这一心理视角切入,抓住广告中红、绿、酒三个典型要素解读广告受众的心理,对其进行必要的研究,可以分析出投射对广告受众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面向震后灾区儿童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让儿童正确认知死亡概念和引导儿童正确建立对待死亡态度的教育需要,更是实施灾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重建的重要内容。在开展灾后儿童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儿童为本与避免伤害、坦诚开放与团队辅导、多元教学与文化考量以及优势视角与能力为本等原则,选择适当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整合教师、学校、家长、社区以及其它相关机构的力量,让灾区儿童对生死的态度从家庭中酝酿、在学校中学习、到社会中实践,从而真正实现震后灾区儿童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11.
李强华 《前沿》2011,(2):147-150
与西方文明源头中把海洋当成征服对象不同,中国先秦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去认知海洋,海洋的博大和神秘不仅吸引了人们对海上仙境的神往,而且成为了人们超越世俗人生的理想归宿。作为先秦道家经典的《庄子》创造性地使用一种隐喻式的寓言体散文塑造出众多不同的审美意象,以海洋意象尤为突出,《庄子》海洋意象内涵着浓厚的超越意蕴。《庄子》在宇宙论实现了海洋对陆地的空间超越、在认识论中实现了"大知"对"小知"的认知超越,在境界论中实现了"无江海而闲"的"真人"对"江海之士"的精神超越。在这一系列的超越中,随着从陆地到海洋尔后从海洋转回陆地的空间变化,完成了精神层面外在超越向内在超越的转变,海洋意象最终在形而上的层面与"道"合一。  相似文献   

12.
投射效应     
《群众》2020,(12):72-72
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这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整合思维论     
一 整合思维的性质及其表现形态本世纪以来,人们已把整合概念从哲学、艺术中抽取出来,放到人的一般认识思维活动及其各种创造过程中加以讨论。许多科学家和理论家,把整合思维看作是从事实到理论、从旧理论到新理论“跃迁”或“突变”的最  相似文献   

14.
(一)意象结构与对象结构 我们知道,无论在审美或一般的认知中,对象与我们所能知觉到的形象是有区别的。对象对我们的呈现程度只能是我的感官和思维所能达到的程度。美感主体头脑中的意象,只能是经过特殊的心理机制过程加工而成的自己的意象。这种独特的意象有什么样的特殊性呢? 第一,美的意象是对象的类似物。我们先看一般心理学的实验。认知心理学家谢泼德(C、A.Feng)在1972年有个实验,要求被试对还没有折迭的正方体的六个方形作出判断,被试需要从二维模式中决定:如果把这些方块折成正方体,那么在图形中所标志出的两个箭头是否会相碰?研究者记  相似文献   

15.
B背景"儿童福利"的狭义内涵,从开始所指的传统福利院的在册孤儿,正在因社会形势和不断增长的各类儿童的需要,发生着改变。现在,民政部门已提出"困境儿童"概念,即把整个儿童群体分为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内)儿童、普通儿童四类,使狭义儿童福利的外延从孤儿向外辐射。困境儿童是指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和流浪儿童。困境家庭儿童则分为:父母重度残疾或重病的儿童、父母长期服刑在押或强制戒毒的儿童、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因其他情况无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儿童、贫困家庭中的儿童。  相似文献   

16.
汉语熟语的形成发展及语义动态构建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语的形成、熟语意义的构建和理解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我们按照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从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和隐喻、概念整合等概念理论来分析熟语生成及熟语语义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动结式语义结构及认知域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语义结构关系,把动结式分成三大类。第一类表示显性致使关系,第三类表示隐性致使关系,第二类既包含显性致使关系,又包含隐性致使关系。三类动结式分别对应认知三域的行域、行知域、知域。第一类动结式和第三类动结式具有认知域上的投射关系,第二类动结式则处于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18.
法律语用能力包括法律主体对生活世界和法律世界相关要素进行投射、整合和建构,实现语境要素重新范畴化和结构化的能力。司法话语行为深受多种语境的影响。在语用知识表征方面,司法话语行为往往需要涉及包括法律在内的多种认知语境知识,这种选择又深深刻有实践主体认同的烙印。在语用策略方面,无论是推理的内容,还是推理的方式,司法话语会充满冲突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意象的翻译过程,实际上是译者从源语意象塔的整合到目标语意象塔重建的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可细分为整体内化,传情解意和变通创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共同决定意象传递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20.
罗屿 《小康》2012,(10):102
正云和继续坚持和提升"小县大城"核心战略,积极打造"产业名城、童话名城、@化名城、生态名城、幸福名城",推动"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转型提升《小康》:当年云和何以提出"小县大城"的发展思路?张建明:确定"小县大城"的概念是在2001年。云和是一个欠发达山区。当时已出台一些扶贫政策,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但这样扶贫不如把农民转移出大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