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月13日,上海社联"十二五规划'大讨论"活动召开"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专题讨论会.来自上海多所高校、社科机构的多学科专家,从社会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十二五"上海发展规划,深入探讨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政策导向、现实目标、治理方式、矛盾调处等议题.  相似文献   

2.
渐进中的社会建设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政工作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建设领域。"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是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两个重大的理论贡献之一。在推进民政工作科学发展中,只有深刻正确认识社会建设的理论,才能全面准确把握社会建设的实践。为此,本期求是论衡辑发了一组探讨社会建设的学术文章,以期民政工作者加深对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认知与把握。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概念和"社会建设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其中的“社会”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要求确立新的社会建设理念:整体性理念、结构性理念、功能性理念和人本理念。这些理念又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初级和谐社会和高级和谐社会的关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一切社会管理者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主要体现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由来,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及水权理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内容、试点的选择、节水重点、效益评价等。同时对节水意识道德培养,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融资渠道,节水型社会是法治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与南水北调,人民群众受益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到基本形成,再到经济学的进一步论证,最后到理论的补充,都与人的解放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出发点是完整的人,包含了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人类三者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就是人的建设,包含了个人、群体和人类解放的彻底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最高价值追求,需要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实在实际的政治解放等条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活的有机体,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方式、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与五大要素相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社会整体文明应该是这五大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以五大文明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整体文明.切实推进当代中国的整体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弘扬和落实整体文明观念,促进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建构整体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民生幸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彰显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对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承诺.狡义的社会建设重在改善民生、推进城乡社区自治,以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实现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的三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取得了不少共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关于社会建设中"社会"一词的理解;关于社会建设的具体内涵;关于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需要正确理解社会建设中"社会"的含义,全面把握社会建设的具体内涵,明确区分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萍 《传承》2013,(6):106-107
通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考察,指出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不仅应当以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以加强经济建设为基础推进社会建设;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积极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形成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萍 《传承》2013,(8):106-107
通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考察,指出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不仅应当以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以加强经济建设为基础推进社会建设;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积极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形成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陆学艺 《传承》2012,(21):80-80
搞好社会建设,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新领域,还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这也是我们今后5年、10年、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而且要实现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社会建设解决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失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39.8万亿元(约合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实的社会建设理论支撑,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理论需要系统化、体系化。厘清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中国传统社会建设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建设理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当代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11月12日南上海市民政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非营利组织发展与社会建设"研讨会,在浦东新区三林世博家园市民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4.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具备推进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发展包括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事业、促进包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就业在内的社会公正、加强包括促进社会安全在内的社会管理是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设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社会建设的背景、内涵、目标、内容、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对近年来社会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略,到"四位一体"学说,无不彰显着社会建设思想的光辉。总结中国历史上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制度,对于丰富和推进我国"四位一体"框架下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重化工城市的固有特点,"两型社会"的建设对重化工城市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以重化工城市的荆门为例,分析了荆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产生原因,进而分析了荆门建设"两型社会"的现实压力,提出了重化工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原则等方向性思路.  相似文献   

18.
吴楠 《大连干部学刊》2021,37(10):20-25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资本批判和现代化强国建设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基于科学的实践观开创了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范式,奠定了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马克思解蔽了笼罩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强国身上物的外衣,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强调国家必然被"自由人联合体"所取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建设的影响力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更是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推到一个更为重要的关口。正是在应对现今众多的实际挑战中,曾经作为历史概念的社会建设,如今成为与十三亿人命运息息相关的现实概念。结合十八大报告,解读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时代内容,在把握当前社会现实背景下,探索如何进一步深化,推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发展进程。这即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与社会治理在现阶段亟须探讨的重点。本刊就当前中国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有关问题专访中国社会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郑杭生先生。  相似文献   

20.
袁琳 《求索》2012,(11):142-144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与构建中,提出了自成体系的社会建设理论,该理论的形成路径如下:(1)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进行批判,构建科学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确立社会建设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2)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构建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确立社会建设理论的经济学基础;(3)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批判,构建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确立社会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4)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批判,在革命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确立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特征。该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启示如下:(1)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2)不断实现人民的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3)建立多样性社会建设模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